經正門、午門等,穿過溫德殿,直往後宮方向而去。早有太監報與帝知。皇帝出後宮迎我於禦花園外。我見皇上跪曰:“廣厶陵郡守唐漢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摯我手道:“別萬歲了,愛卿若能治愈母後,朕願以半壁江山來換。”
“皇上言重了,請帶路與我好救治皇太後。”(信你是傻子,我早看過徐州加急情報了,這董太後一直與朝野中何進、皇甫嵩、朱催等大將軍交善,也就是朝野中多虧董太後扶持,不然反者多矣。今名為救母,實救自己江山。不然為何不布告天下,以求名醫。)一路上溜須拍馬,拍得靈帝龍顏大悅,這靈帝酒欲過度,怕離死不遠,與曆史卒於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正相仿。
至坤寧宮,隻見宮內雲霧繚繞,正燃著龍涎香,此藥有延年續命之效,且此藥生於百越荒野之地,極難采得,嚐有“一草一命”之說,沒想到皇宮內有如許之多。抬首望去見鳳床左首坐一婦人,看著眼熟,隻是記不得,以為認錯了。打開紗帳,見貴老婦,閉目躺於床上。色灰神喪,儼然快喪之軀。細察,見兩腿粗愈水桶,壓之有聲。我想起有一腐屍蟲,此蟲從傷口入人體,吸髓吃血,是冥畀六獄處罪惡鬼以用,並不聽說人間存此物,難怪禦醫束手無策。我於懷中掏出一藥丸注入生氣,喂太後服下。靈帝問太後病情,我道且慢,待太後醒轉,再說不遲。徐餘太後醒來:“孩子,我的病如何。你們說的我全知曉,隻是當時不能回你們。”
我俱言病情,並道:“太後,此蟲目前僅在腿部,可施手術以取之,晚則性命難保。”
太後為治病,也便同意了。我為太後催眠後,立刻施刀,取出十隻血紅蟲子,並以生力為其止血生肌。術後,把蟲子與皇上過目,便用火燒去,惡臭難聞。解除太後催眠,太後即醒轉。“孩子,醫術真好,我都覺著可以站起來了。”老太後高興地道。
“回太後話,明兒,您的腿消腫,再吃我幾張藥,即可下路行走。”
“太好了,孩子……別叫你孩子了,我見你與我小皇兒相像。不如我收你為義子吧!”
我細想,她得一神醫保命,我得一靠山,劃得來。便跪道:“兒臣,見過義母大人。”又於懷中拿出我路上煉製的十粒活命金丹獻道:“兒,別無所贈,這活命金丹可長百載之壽,為一仙長所贈,今轉贈於母後。”
“真可延百載之壽。”一邊靈帝急急問道。
“怎不真,哀家之母,當日便服此丹,得延今日之壽。怎麼唐神醫,不認得哀家了。不,應叫皇弟了。”我經她提醒,方知當日何夫人,實為今日何後。
“果然如此,朕怎說舞陽君歸家幾日,越發精神了。”靈帝望著金丹蹉跎不已。
“怎麼,皇上,要不要哀家轉贈於你。”太後問道。
“不,不,還是母後身體重要,若無事兒臣告退了。”
“嗯,你想想於我兒封王事宜。”董太後令道。
這時一不和諧音闖入:“不能封王,不能封王,姑媽。”
“為什麼呢?”太後疑道。
“姑媽,你要封他王,那人家,人家……”
“如何嫁他?可對。”
“姑媽,您怎知曉。”那女子呆問。
“你姑媽我隻是病了,但什麼話也還聽得到。並且還知你本欲今日戲他,反為所戲。”
“姑媽,人家,人家不來了。”便又奪門而逃。我便想起今日撞偷之事。太後於我細述,我方知:那姑娘姓劉名鳳,乃太後侄女,其父母早亡,自小與左慈處習道法,去年方回,封建平公主。其自歸來多言我事,早有愛慕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