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傳有九十九條龍在此集結,山勢如龍盤虎踞,有仙靈之韻。故創下五鬥米教的張道陵,其後裔遷居至此。築十大道宮,八十一座道觀。第一代天師於此地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現,龍虎山成為道教之祖庭。
崔雲舒等人一路南下,最終目的地是林邑的雙季稻。但因為梨花體弱多病,長期被奴役,營養嚴重不良,醫家診斷她活不過十六歲。所以崔雲舒一路尋醫問藥,她曾到過衢城藥王山,她記得後世有傳聞藥王孫思邈在此隱居過。可惜一無所獲,想來此時孫思邈還沒有名成天下。然後他們一行入江西,道家煉丹必有精通藥理之人,崔雲舒就帶著梨花來碰碰運氣。
此時離入夜尚早,城門口有人陸續走過。這時一輛牛車經過,並不寬闊的城門口頓時有些擁堵,路人讓過兩旁。崔雲舒看到牛車上躺著一個婦人,挺著大肚子,蓋著被子,身邊擱著個包袱,還有一個腳盆。再看那趕牛車的漢子哭喪著臉,牛車後跟著一個老漢和一個老婦人,老婦人嚶嚶地哭著。牛車旁還有一個婦人,身上圍著紅裙,應是個穩婆,她也一臉愁容,不時地歎氣。崔雲舒一看就明白這孕婦定是難產了。在現代可以剖腹產,在這古代怕是要一屍兩命了。可自己並不懂醫,否則至少能救下這孩子。這時,一個道士裝扮的中年人走上前去,“我略懂醫術,讓我瞧瞧。”
他切了下脈,又摸了下婦人的肚子,對那漢子道:“或許有救,可否讓我一試?”
那漢子納頭便拜,泣不成聲。路人一聽,都圍過來觀看,看那婦人一動不動,象是已死了,難道還能救活不成。崔雲舒一看這推推搡搡的人群,就讓青鬆把閑人趕走,叫自己人背對著圍成一圈,阻止路人再闖入。
那道人從他的小毛驢背上取下藥箱,施以金針刺穴之法,然後雙手按揉以正胎位。可是這一番施救,那婦人並沒有醒轉。那道人吩咐去買些百年人參來吊命。
“我車上有,怎麼用法?”崔雲舒聞聲問道。
“取二兩切碎,以一小碗水大火煮沸,取湯過來,要快!”那道人手下不停,吩咐道。
崔雲舒趕忙跑去取參,城門口守衛值夜處有燒水的地,煮了參湯過來給那婦人灌下,那婦人睫毛輕顫,卻還是沒有睜開眼睛,仍一動不動地躺著。那穩婆撩起被角,伸手進去檢查一下,大喜:“開了,開了三指,頭朝下。”
那道人看看那婦人的臉色,眉頭反而皺了起來,“她若還不醒轉,怕是危險了。”
崔雲舒站在他身旁,聽得分明,著急之下脫口而出,“剖腹吧,至少可以保住孩子。”
那道人手一抖,驚詫地看了她一眼,“您會華佗神術?”
崔雲舒忙搖搖頭,“我不懂醫術,曾看人做過,隻要避開大的血管,就是大的經脈,若是處理得當,母子都可保平安。”
那道人又取出金針,問那穩婆,得知這小娘子送到城裏,沒人敢接治,他反而舒了口氣,連下幾針,對那小娘子寬慰道:“你的孩子還活著,你聽我囑咐,向下使勁,一定能順利生下娃兒。”
崔雲舒一聽明了,這產婦怕是早折騰得死去活來,再被醫館拒收,頓時絕望。她上前抓住那小娘子的手,在她耳邊鼓勵道:“這位神醫來自京城,救人無數,無一失手。為了你的寶寶,你快點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