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兒,此番出征樓蘭,皇上雖沒明說,可到底是希望我們父子倆能在匈奴察覺前一舉成功,你可明白?”邏盛看著和自己齊肩高的兒子正專心地看著營帳裏的地圖,話裏雖是擔憂,可是神色中卻滿是自豪。
誰家少年初長成,年少有為似炎郎!承國最為年少有為的將軍——邏炎,此刻卻是端著燭台,看著掛在營帳中央的地圖。
聽到父親的話,邏炎回過頭來,笑著說道:“大將軍豈是怕了這小小的樓蘭國?若是讓匈奴的那些手下敗將知道,豈不是羞得撞了牆去?”
邏盛官拜承國大將軍,鎮國公府更是承國天子龍宸睿親自題寫的匾額,這可是獨一份兒的殊榮。邏盛見兒子難得的跟自己玩笑,也不責怪,隻是指著地圖上的朱筆標記的“樓蘭”二字,沉聲問道:“可想到了什麼攻城良策?”
邏炎自幼飽讀兵書,見父親問道,張口即答道:“上兵伐謀,攻心為上。樓蘭雖是彈丸小國,可是卻富饒無比,近些年來匈奴屢屢派兵征伐,隻可惜不得其法,這才會功敗垂成的……”邏炎語氣無不有惋惜之意,不過聽他話中意思,似乎對這攻城之事已是謀算在心了。邏盛想到此處,不免多看了一眼那幅地圖。
三年前承國適逢百年難遇的旱災,不得已暫停了對於漠北匈奴的用兵,而匈奴此時則派出三萬鐵騎,準備一舉攻克樓蘭國。可不知何故,一向驍勇善戰的匈奴人在樓蘭的城池前卻束手無策,一個月竟也沒能攻克!恰逢此時匈奴單於冒頓病逝,率軍出征的左右賢王紛紛趕回王庭試圖爭奪單於王座,也就把一場戰事耽擱了。
而樓蘭國這個彈丸小國之所以被承國和匈奴如此看重,不過是因為這數年來樓蘭國突然富饒的緣故。邏炎也不禁奇怪了起來,他曾經也聽到過各種傳聞,可是卻不過是市井流言罷了,哪裏有什麼那麼玄乎其玄的事?
“父親,你可知樓蘭國這富饒的緣故?”邏炎雖是少年有為,可如今也不過才十五歲而已,心中有不解之處,便問起了自己一向崇拜的父親。
邏盛聽到愛子這話臉色頓時一沉,可是旋即又恢複平靜,說道:“為父亦不知曉,隻是皇上此番令我出征,主要的目的也正是因為此。”
邏盛思慮再三,還是不準備隱瞞,兒子的少年老成他看在眼裏,自是放心。何況,若是不告訴邏炎這目的,怕是這孩子心裏也不舒服。畢竟作為三軍副帥的他,也該知道這些的。
邏炎聽到這話若有所思。絲綢之路的開通的確富裕了西域各國,可是樓蘭不過數萬人,城池也隻有三座,王都所在樓蘭城不過才相當於承國的一個十裏之郭罷了。
而此時的樓蘭城,卻因為承國的三萬大軍即將兵臨城下而陷入了另一番境地。往返西域與承國的商旅聞聽戰訊早就連夜撤出了樓蘭城,甚至連販運的珠寶貨物都留在了樓蘭城中,畢竟相對於性命來說,錢財不過是身外之物罷了。
樓蘭王站在城樓上看著巡城的軍士,心裏還是止不住的黯然。三年前匈奴大軍的撤去純屬於意外,如今承國又是三萬大軍,可天神可還會保佑樓蘭國的三萬子民嗎?
“父王,你怎麼又不開心了?”說話的是一個甲胄在身的小女孩,因為沒戴頭盔的緣故,安靜地披散在腦後的黑發散發出耀眼的光澤。
樓蘭王看著自己的獨生愛女手裏拿著尋常士卒常用的強弓,背後的箭囊似乎要把這小小身軀壓扁了一般,他神色幾番轉換,卻到底悲喜莫辨。
“娉溯,父王不是告訴你呆在王宮裏就好了,怎麼又偷偷溜了出來了?”對於這個獨生愛女,樓蘭王可謂是疼到了骨子裏。可是偏偏他視若珍寶的女兒倔強得很,立誌要當一個大將軍保家衛國,保護她的子民一生安樂。
樓蘭王與王後少年夫妻,恩愛情深,奈何卻不曾生育子女,直到樓蘭王四十歲這年王後這才身懷有孕,舉國為之慶祝。隻可惜王後到底是高齡產女,在生下小公主之後因為偶感風寒而一病不起,在小公主百日之後便闔然長逝。
樓蘭王思妻情切,就為愛女取名娉溯,正是取“娉婷嫋娜,溯洄情切”之意。又因為小公主本是出生在朔日,可那日卻有隱隱的月色,樓蘭王賜封“朦月”。
樓蘭國中,月雖為王族姓氏,可是卻隻有繼承王位的男子方能沿用姓氏。因為樓蘭王月軒黎並未有男嗣的緣故,娉溯承繼父姓。也就是說如今年方七歲的月娉溯,就是將來的樓蘭女王!
月娉溯仰頭看著父王,信心滿滿地朗聲道:“父王,如今樓蘭國有危難,娉溯乃是樓蘭國的公主,豈能躲藏在深宮之中,棄父王,棄臣民於不顧?”
樓蘭城內,老弱婦孺都手持兵戈,齊刷刷地看著城樓上的樓蘭王和朦月公主。那是他們的信任所在,也是他們一世安寧的依托所在。
樓蘭王想起去歲月氏國的一萬大軍侵襲,自己和朦月率領三千樓蘭勇士奮勇殺敵,朦月更是使出圍魏救趙之計,智退月氏國。
自己的掌上明珠從來都是自己的驕傲!想到此處,樓蘭王臉上流露出淡淡的笑意,不禁笑問道:“那娉溯你可有什麼計策能退兵?”
樓蘭王知道自己不過是玩笑般的問一句罷了,雖然娉溯自幼就喜歡那些兵書陣法之類的,可是如今大軍即將兵臨城下,她一個七歲大的女娃娃又能奈若何?
何況,前方的探子來報說此番領兵出戰的正是承國大將軍邏盛!
承國大將軍,這些年來一直與匈奴作戰,此番三萬精兵兵臨城下,豈不是勢在必得?
想到此處,樓蘭王不由得一陣頭疼,卻聽到月娉溯笑著說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算來者是承國大將軍又如何?”
孩子氣的話,卻透著幾分張揚,帶著本身的稚嫩童音讓樓蘭王一時間不知是悲是喜。
邏炎看著近在眼前的樓蘭城,倒覺得之前自己竟是小覷了這彈丸之國。樓蘭國三座城池互為依托,竟是呈一倒“品”字的構造……於城和滇城護衛者國都樓蘭城,這倒是互為犄角,易守難攻,難怪匈奴騎兵也會铩羽而歸。
邏炎想起父親那日若有所思的神色,心中卻更是鬥誌昂揚,如此的機會,當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呢!
是日,承國的三萬大軍在距離樓蘭國十裏的雲幽綠洲安營紮寨。
西域多沙漠,這雲幽綠洲是絲綢之路上的休憩之地,來往商旅多在此補充物質以及清水…而如今因為兩國交兵,聞聽戰訊的商旅紛紛離開,放眼望去盡是身著甲胄的承國士卒。
“少將軍,大將軍已經等候多時了。”參軍尤時看邏炎馳馬歸來,忙走向前去接過邏炎手中的韁繩。
此番戰事雖然緊迫,可邏盛卻還是將大軍指揮權交付與邏炎,這其中也是聖上的意思。
邏炎進入營帳後看到父親站在幾案後凝眉苦思,他走向前去才看到父親竟是滿紙都是一個“密”字。
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邏炎驟然想起這句話,心中微微一擰。父親一向忠於聖上,是不會有此想法的,那麼這就是說大軍內部有細作?
“可有什麼攻城良策?”邏盛抬起頭來,將那寫滿了字的宣紙放到了燭火之上,很快就化作多多墨蝶,零落在地上。
邏炎嘴角微微一動,笑道:“還沒想出什麼好法子,不過聽說樓蘭國王驍勇善戰,倒也是個難得的敵手,我想先看看他有什麼手筆,再做出應敵之策。”
兵法有雲:謀定而後動。如今樓蘭國有山河之險,再加上舉國抗敵,這士氣大作,避其鋒芒倒也是應當的。邏盛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讚許的點點頭道:“也好,明日裏我調與你五千先鋒,可以先做一番試探。”
邏炎知道父親行兵作戰曆來謹慎,對這番安排自是沒什麼異議,看著營帳外天色漸暗,他想起雲幽綠洲外圍的那一片胡楊林,心中不免一動。
“大將軍,末將請求今夜巡守。”
邏盛濃眉一挑,看向兒子似乎有些不解,可是順著那堅定的眼光看到熏風拂過胡楊林造成的疏影零落,不由得拍了拍兒子的肩膀,說道:“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