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溫差五百度(1 / 3)

第十章

溫差五百度

大興安嶺的春季夜晚還在零度左右,而森林燃燒時掀起的火浪,最低溫度也有幾百度。森警戰士白天麵對熊熊的火浪,晚上臥在零度的地麵休息,他們就是在這種極度惡劣的條件下一次次創造奇跡。

森林最大的天敵是火災。

大興安嶺地區每年春秋兩季發生的火災超過一百五十起,野火上百起,其餘的三分之一均是人為火災。在防火期政府明令禁止在外攜帶煙火,甚至出台過林業職工發現在外吸煙一律撤除公職的嚴令,但每年人為造成的火災仍在頻繁製造家破人亡、林毀山禿的悲劇。

1987年5月6日的漠河特大火災直接造成經濟損失達5億元,境內火場麵積達到101萬公頃,211人在火災中喪生,5萬餘人成為災民,這場大火的起因不過是一個小小煙頭。

在無名山故意放火的偷獵者也是用了一個煙頭,那是一隻俄國產的香煙,偷獵犯用香煙點燃了十幾處幹燥的野草,火借風勢越燒越大,很快將無名山變成了一座火頭超過十米的火焰山,沿著群山的走向迅速蔓延。

火情就是命令,火情就是敵情!

火情命令下達的第一時間,大興安嶺北部地區的四個森警大隊,十五個森警中隊立即進一級戰備狀態,距離火場較近的三中隊,四中隊,五中隊已經派出部隊前往火場。由於火場距離小鎮較近,鎮政府在派

出消防警,民警協助森警部隊撲火的同時,派出兼任防火監督員的林業工人看守油庫,儲木場等重要設施。

接到撲火命令的部隊立即攜帶撲火裝備從駐地出發,首先坐車沿著公路進發,進山後下車步行,沿著山路前進。支隊的機降大隊派出六架直升飛機,執行獲取最新火情情報,給康凱率領的森警戰士投放撲火裝備和補給的任務。

康凱率領從三個中隊抽調的森警戰士向火場進發,這支部隊由三個森警中隊的尖兵組成,原來的任務是追捕偷獵犯,現在成為了撲火的急先鋒。

他一邊帶著部隊行進一邊進行火場動員:“同誌們,咱們是離火場最近的部隊,原來想和偷獵犯狠狠幹上一場,沒想到偷獵犯一直沒出現,我知道你們憋了一肚子氣,沒關係,有個倒黴的家夥讓咱們撒氣,你們知道是誰嗎?”

“大火呀。”行進中的戰士們發出一陣哄笑。

康凱停下腳步,站在一棵馬尾鬆旁:“防火,防盜砍盜伐,防偷獵是咱森警的職責,我們三中隊在這方麵沒得說,我們打先鋒,其他中隊的同誌們,你們沒意見吧。”

三中隊和四中隊的戰士們馬上嚷了起來:

“指導員,你是偏心啊。”

“不是偏心,簡直是護犢子!”

“指導員,咱們四中隊也不差,要不咱們比比?”

“四中隊的,你們什麼意思?我們二中隊就差了?去年的5·26我們中隊可

是獲得了英雄中隊的稱號!不行,我們二中隊的做先鋒。”

三中隊的戰士們也跟著嚷嚷:“你們喊什麼,誰沒獲得過英雄中隊的稱號,我們中隊的錦旗多得沒地方掛了,這個先鋒我們二中隊打定了!”

康凱劈下幾根樹枝,用相對柔軟的柳樹條捆綁成束:“這樣吧,誰也別說誰牛,誰也別說誰是英雄,咱們比比腳力,哪個中隊的最先全部達到無名山,那個中隊就做先鋒,怎麼樣?”

“好!”戰士們應聲如雷。

“先在附近準備簡單的打火工具,都照這個樣子。”康凱舉起手裏困成束的馬尾鬆。

在森警部隊,消防警部隊,地方的防火機構經常會看到一些叫做“二類撲火工具”的撲火器材。那是形狀如同拖把的工具,廢棄的車外胎破解成手指粗的長條後在兩米左右長度木柄上就成了“二類撲火工具”,可以有效撲滅火勢較小的地表火。現在康凱率領的戰士們手頭缺乏這種最基本的撲火工具,隻好用樹枝代替,但春季樹枝沒有充足的水分,遇到地表火,很快會隨著燃燒,所以康凱提醒每個戰士最少要準備三到四把樹枝。

戰士們聽到命令,湧入樹林,開始準備成束的樹枝。

看到幾名戰士同事朝一棵小樹撲了過去,康凱氣得笑了出來“你們幾個幹什麼!那棵樹最多才五歲,你們就想給人家剃禿子了?”

戰士們準備成束的樹枝的同時,

康凱把二中隊和四中隊的兩名排長叫到眼前:“咱們商量下,從哪條路走最近,現在時間就是生命。”

兩名排長意見一致:“指導員,你說吧,誰都知道你們咱們大興安嶺北部森林的活字典,你路最熟。”

康凱皺眉說:“無名山附近是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山高林密,巡邏隊的巡邏路線離那裏比較近,但不是最近。”

一名排長說:“康指導員,你直說吧,咱們走最近的路,火情不等人,高速公路好走,可惜沒有通往火場的,現在的情況就是懸崖咱們也跟你跳,四中隊走在最前麵。”

“還是讓我們二中隊來吧,你省點力氣撲火。”另外一名排長不甘示弱。

兩個中隊從戰士到班排長徹底較上勁了。

康凱指著一方向說:“不用跳懸崖,翻過那座山就到了,不過要經過一大片樹毛叢。”

樹毛叢是大興安嶺森林最惱人的一種樹林,它不像樺樹林清清爽爽,不像長著巨樹的山頂視野開闊,那是一種由樹木和荊棘叢構成的混合樹林。這種樹林中沒有高大的樹木,平均都是碗口粗的小樹,但木質堅硬,生長密集。樹木之間密密麻麻地生長著荊棘“刺毛果”,這種灌木在秋季會結出指甲大,紅燈籠般的果實,表層果肉味道香甜,裏麵卻長著毛茸茸的果核,吃下去會讓人上吐下瀉。

密林和荊棘叢構成了特殊的生長體係,林業工人在開發采伐

區時通常會用擁有和裝甲車一樣履帶的“50”拖拉機開路,直接讓惱人的荊棘碾碎。

“樹毛叢怕什麼?你說能節省多少時間?”

“最少能節省五個小時的時間。”

兩個排長同時說:“我們覺得可行,聽你的,你是指導員。”

康凱問:“有工具嗎?”

“有把砍山刀。”

“出發!”

森警專用的砍山刀刃薄背厚,刀頭重,便於砍伐密集的灌木叢。這支設伏的部隊隻準備了一把砍山刀,目的是為了清理潛伏地點,沒想到派上了大用場。

時間不等人,康凱立即率領三個來自不同中隊的排翻過山頭,進入山下的樹毛叢。通往山頭的路上,三個中隊的戰士互不相讓,都想奪取第一個抵達,爭上打先鋒的機會,到了樹毛叢前開始通力合作,每個班派出一名臂力大的戰士,輪番在前麵開路。

“每人砍十米,快!”康凱站在最前麵指揮麵是從各班抽調的戰士,他們都憋足了勁,一個個摩拳擦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