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打鹿茸的季節(1 / 3)

第十一章

打鹿茸的季節

古老的鄂溫克族把一年四季按照狩獵習慣分為四個屬於自己的季節:打鹿胎的季節,打鹿茸的季節,叫鹿茸的季節,打鬆鼠的季節。

打鹿胎的季節是指每年的2至3月份,野鹿每年九月間交配,次年的2到3月正是鹿胎最佳的生長期,每到這個時節鄂溫克的莫日根們拿起別力彈克槍,帶上獵犬,以山穀搜尋,圍截的辦法獲取母鹿。同樣,聰明的鄂溫克族人也確立了一個非打鹿胎的季節,確立保護性的禁忌。叫鹿的季節是指從9月開始,這個月份是野鹿發情交配的時節,每到這個季節鄂溫克族的莫日根便吹響啊來翁,誘捕野鹿。鬆鼠皮是一種珍貴的裘皮,鬆鼠肉味鮮美,到了冬季鄂溫克婦女常會用一種叫做“恰日克”的夾子,放在鬆鼠經常出現的地方,鬆鼠經過時便會被夾住小腿。這個季節也就是打鬆鼠的季節。

打鹿茸的季節是指五六月間,是鄂溫克族最重要一個季節。鹿茸在鄂溫克語中叫做“盆圖”。19世紀,鄂溫克族人獵取鹿茸同商販換取槍支彈藥、糧食、鹽、茶和布匹等生活用品。這個時節朝陽的山坡首先長出嫩綠的新草,莫日根們便在朝陽的山坡獵捕鹿,獲取鹿茸。到了六月,鹿群開始在熟悉的山穀中隱秘的“堿場”舔食堿性土,每個莫日根都有一個熟悉的堿場,他們會埋伏在堿場四周

獵取野鹿。獵取鹿茸對於莫日根極為重要,如果獵取鹿茸較少,或者獵不到鹿茸,部落裏的人會取消他的莫日根稱呼,幹脆叫他獵人。

打鹿胎的季節是鄂溫克族古老風俗的一種,現在他們過期了定居生活,不再打獵,每到這個季節他們開始幫助政府和森警部隊護林防火。

鄂溫克族始終認為他們是森林的主人,是森林的主人,不準許任何對森林的傷害,防火當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聽說無名山燃起大火,正率領反偷獵隊搜山的杜老爺子馬上帶著這群扛著別力彈克槍的鄂溫克漢子翻山來到了無名山。森警戰士缺少滅火工具時使用的是成束的樹枝,鄂溫克漢子們也是一樣,不過他們把自己穿的皮袍捆束在樹枝頂端,皮袍是由鹿皮縫製而成,鹿皮耐火,這樣大大增加了樹枝的使用效率。

“老爺子,你怎麼來了?”康凱忙著指揮撲火,和杜老爺子說了一句話,隨即轉身朝著戰士們大喊“東邊!東邊要形成火頭了,第二戰鬥小組,把火頭壓下去。”

“來打火,還能幹什麼!”杜老爺子不用康凱指揮,立即帶著鄂溫克漢子們衝向兵力缺乏的方向,和森林打了幾十年交道,老爺子知道該怎麼做。

康凱本想勸杜老爺子回去,畢竟他一把年紀了,不過他太了解杜老爺子了,他說過大火是最大的盜木賊,每年都會偷走大片的森林。

幾台風力

滅火機在前麵開路,十幾名戰士分列兩側,將火勢逐一分割,撲滅幾個小火頭後,一些戰士用油鋸放倒了已經著火的大樹,防止火勢從樹梢蔓延。前年的一場大火讓康凱記憶猶新,火場的火勢本來已經得到控製,但戰士們手裏沒有斧頭和油鋸,樹梢的火勢隨著風從一個森林頂端跳躍到另一個森林頂端,差點釀成大禍。

“小心!注意安全!”康凱的嗓子都快喊啞了。

大火給戰士們造成嚴重的視力影響,加之有些鄂溫克族的漢子不懂漢語,聽不懂康凱的指揮,幾次差點被倒下的樹木砸到。

鄂溫克族滅火有自己獨特的方式,他們用皮袍兜起土,幾個人集中起來朝燃燒的灌木叢丟去,效果和戰士們不相上下。

杜老爺子用皮袍壓滅了一處火,拎著皮袍正在微笑,沒有聽到附近戰士的警告,一棵被伐倒的大樹從遠處倒下,顫動的樹冠朝杜老爺子籠罩下去,眼看就砸在了他的頭上。

“老爺子!”

康凱朝杜老爺子跑去,距離三四米時他高高躍起,撲倒了杜老爺子,樹冠沒有砸到杜老爺子,卻刮到了康凱的脊梁。

杜老爺子摔倒在地,很快跳了起來,捋著胡子笑:“康指導員,你身手挺利索嘛,到底是當兵的。”

康凱被帶有餘火的樹冠刮了一下,軍裝被點著了,他忍著劇痛在地上來回翻滾。杜老爺子這才看清康凱身上著火了,他用同樣的動

作撲倒了康凱,把皮袍蓋在他的背後,用力拍打了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