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文彙》的三部曲
(一)
《文彙》八十年了,西南聯合大學也八十年了,我在《文彙》發表的第一篇回憶錄正是關於西南聯大的。早在八十年前,聯大就已經是世界一流的大學了。就以1938—1939年度的大一國文而論,中國文學係的教授每人授課兩星期:聞一多講《詩經》,陳夢家講《論語》,許駿齋講《左傳》,劉文典講曹丕《論文》,羅庸講《唐詩》,浦江清講《宋詞》,朱自清和魏建功講魯迅《狂人日記》等。這種百花齊放的大一國文隻開了一年,第二年就恢複一個教授教一組了。但是這樣空前絕後的教學陣容,全世界幾千年來,哪一個國家開設過這樣精彩絕倫的中國文學課程?就以聞一多講的《詩經》為例,他講到《小雅·采薇》中的千古麗句: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聞先生說:這是兩千五百年前,描寫我國人民反對戰爭,熱愛和平,被迫背井去打仗時,連門前的楊柳都依依不舍,等到被戰爭壓彎了腰肢回家的時候,楊柳也被大雪壓彎了樹枝。這種天人合一、熱愛和平的思想,比起西方歌頌特洛亞戰爭的《荷馬史詩》來,不是非常鮮明的對照嗎?而聞先生隻用一個例子就點明中西文化的異同了。
聯大外文係的學生聽了聞先生的《
詩經》,就把這八個千古麗句譯成英文、法文如下:
(1)When I left here,(我離家時,)
Willows shed lear.(楊柳依依不舍。)
I e baow,(我回家時,)
Snow bends the bough(大雪壓彎柳枝。)
Long, Long the way(,道路漫長,)
Hard, Hard the day.(煎肚熬腸。)
My grief o’er flows.(我心苦惱,)
Who knows?Who knows?(有誰知道?)
(2)A moe;part(我離家時,)
Le saule en pleurs.(楊柳流淚。)
Au retour tard,(我回家時,)
La neige en fleurs.(大雪紛飛。)
Lents, lents mes pas(,腳步緩慢,)
Lourd, Lourd mon coeur(.心情沉重,)
J’ai faim, J’ai soif.(饑寒交加,)
Quelle douleur!(多麼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