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王廢話可真多,本王多年征戰沙場,保我大駱多少城池安寧,你以為,憑你幾句話,就能置本王於死地?若非如此,端王隻怕不會讓本王多活了這幾日。”

畢竟,駱向端此人從來謹慎,若是讓他逮住了尾巴,絕不會留人活過三更天。

駱向端神色一變。

駱玄策說的不錯,開始時,皇城百姓壓根就不相信這出鬧劇,甚至偏向於駱玄策被人陷害。更有甚者,直接聚集大批人馬,在街上敲鑼打鼓,讓當今聖上還駱玄策清白。

直到那時,駱向端才明白,駱玄策在百姓心裏的形象有多麽將不可摧。

他小看了這位戰神的影響力。

後來,他派兵鎮壓了幾起,又尋了說書人,在皇城顛倒是非,這才將風聲壓下去些許。

“之所以會將本王關押那麽久而不見處決令,想必,為這事,端王花了不少心思吧。”駱玄策淡笑,散落的餘光卻全部聚在寧祺身上。

“那又如何,罵名畢竟隻在一時,過了幾月,誰還會記得。就算你名聲再響亮,也會被史書一筆帶過,而且,隻有站在巔峰,才能決定史書該如何寫。”駱向端有些魔怔,他盯著駱玄策,笑容陰狠且毒辣,滿是得逞的意味。

“那真是恭喜端王了。”

“那倒不必。可惜皇兄是見不到了,明日午時,本殿就會在子午門送皇兄上路。對了,為防周將軍和平南將軍搗亂,本殿特意為他們準備了厚禮,隻要他們敢來,就送他們去陪皇兄,也好做個伴。”

駱玄策冷眼,“雅妃之死,你知道多少。”

這話頭轉換得有些快,令駱向端片刻沉默。

“怎麽,明日就要致本王於死地,端王還怕生事端不成?”

駱向端輕笑,走近駱玄策:“怎會?罷了,既然皇兄這般執著真相,本殿成全便是。當年雅妃之死,是因為皇兄你。那個女人真是蠢得可憐,明明不是自己親生的,卻還以命相護。”

駱玄策麵色冷沉下來,“說清楚。”

駱向端慢條斯理整理並不淩亂的衣衫,“當年我也隻是一個孩子,後麵的真相大多是自己東拚西湊起來的。當年邊關出了叛徒,這件事,皇兄想必也知道。”

駱玄策自然知道。

那時他才去軍營三年,也就十五歲上下,因為戰功顯赫,以十五稚齡擔了副將一職。那是一場陰謀之戰,當年他初出茅廬,自然不可能精明得過常年征戰沙場的老將。

他被上頭的林將軍派出城門,到大漠去埋伏邊夷軍隊,他等了三日,饑渴交加烈日炎炎,最後當然不可能等到。因為邊夷軍隊不知何故,突然改了道,直逼城門,打得肖老將軍一支猝不及防,那一戰極為慘烈,肖老將軍慘死,成了邊關久久不散的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