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娶寡婦的皇太極,也愛將老婆嫁人
1
崇德元年(天聰十年,1636)四月十一日,後金大汗皇太極改元稱帝,成了正式的大清王朝首任皇帝。清太祖高皇帝或武皇帝努爾哈赤,那是做了皇帝的皇太極給其父天命汗的追封。
第二天,皇太極為盛京皇宮定後宮宮殿之名,如清寧宮,如關雎宮,如麟趾宮,如衍慶宮,如永福宮,為他即將正式冊封五宮後妃做準備。
難道他隻有五個女人要冊封嗎?
不然。他妻妾成群,光是為他生育了皇子皇女的,就不止五人。就在半年前,即天聰九年十月,他還強令東宮福晉改嫁在勸降察哈爾林丹汗餘部中立功的表侄南褚。
當時的女真社會,尚不受儒家禮教觀念的製約,其傳統婚姻習俗和價值觀念是容許他令妻改嫁他人的做法的。他當初娶這位來自蒙古紮魯特部的東宮福晉時,也是花了一些心思的。《滿文老檔》“太宗皇帝”第四十九冊《封蒙古紮魯特部戴青貝勒之女為東宮福晉》記載,天聰六年二月十二日,“汗集諸貝勒大臣於內廷筵宴,以戴青貝勒之女冊為東宮福晉。此福晉乃蒙古紮魯特部戴青貝勒色本之女。汗已冊立中宮福晉、西宮福晉,惟東宮未立福晉。時值選賢,遂遣人往聘此福晉。轉諭其父曰:‘我召來觀之,中則留於宮內,不中則遣之還。’遂召福晉至,暫憩城外。汗命
有眼力者往觀可否留於宮中。觀者前來報於汗曰:‘無需眾多人,汗宜斟酌而行。他人觀之豈可相信乎?汗應親往觀之。若可冊為東宮福晉,宜按典禮聘之矣。’汗遂親率從者數人往觀之,迎入內廷,非好多娶,按例需備三福晉。以聘禮設宴。是宴也,殺牛一、羊六,治筵二十席。”
戴青貝勒之女,以賢德入主東宮。在接下來的日子,唯有她給皇太極生育了兩個孩子(皇六女和皇九女),其他福晉也隻有後來的孝端和孝莊各生育一女,可見此間,東宮福晉很得皇太極寵愛。皇太極將其封為東宮福晉,使原為第二夫人的西宮福晉孝莊位號下沉。
不幸的是,天聰九年十月初七日,這位受寵的東宮福晉突然“不遂汗意,改適葉赫部德勒格爾台吉之子南褚”(《天聰九年檔》)。事起突然。因為在數月前,東宮福晉的父親色本還多次進獻牛羊馬匹,也得到了皇太極豐厚的賞賜,然而就在東宮福晉生下皇九女的第十一天,卻被皇太極無情地當作一件獎品送給了一個侄輩大臣。
有人認為是頗有賢名的東宮福晉,在皇太極對皇姐兼姻親、哈達公主莽古濟進行懲罰時,恃寵發表了不合時宜的言論,固執的皇太極因而翻臉無情。
莽古濟為太祖繼福晉富察氏所生的第三女,也算是嫡女,但同樣是父親政治聯姻的祭品。她雖然沒有像姐姐東果
公主那樣,綁架住一位像何和禮般老當益壯的勇士,卻以柔情攻陷了遠比董鄂部領土寬廣、人口眾多、物產富庶的哈達部。
古勒山之戰後,九部聯軍大敗,哈達的新任貝勒、明朝的龍虎將軍孟格布祿逃回老家。努爾哈赤本想豢養孟格布祿,不意孟格布祿在建州與葉赫之間搖擺,笑臉之後磨刀霍霍。努爾哈赤索性把孟格布祿誅殺,又不想計劃失敗,於是將三女莽古濟嫁給孟格布祿之子吳爾古代(又作烏爾古岱)。吳爾古代認賊作父,卻成就了莽古濟的這一段婚姻,二人還算是幸福的。
他們的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娘家二哥、大貝勒代善的長子嶽托,一個嫁給了八弟、四貝勒皇太極的長子豪格。
親上加親。兄妹、姐弟在汗父的安排下,成了纏繞的親家,而且被指婚的女婿,都是後金大汗帳下戰功赫赫的小貝勒。
讓莽古濟沒有想到的是,她的汗父努爾哈赤去世後,繼立大汗皇太極卻對她打擊不斷。
先是天聰元年,蒙古敖漢部首領索諾木杜棱部不滿察哈爾部首領林丹汗的殘暴統治,向皇太極投誠。皇太極不情願莽古濟繼續孀居,索性把她賞賜給妻妾成群的索諾木杜棱。
既是滿蒙政治聯姻,自然賦予了其間諜使命。
莽古濟與索諾木杜棱,同床異夢,各懷不滿。
繼而,成為天聰汗的四貝勒皇太極,不甘心於與其他三大貝勒並坐聽政
的格局,先將二貝勒阿敏議罪拘禁,又瞄準了三貝勒莽古爾泰和大貝勒代善。
莽古爾泰是莽古濟的胞兄,擁立皇太極有功,但也對汗位虎視眈眈,無視皇太極意欲打造的絕對權威。
《清史稿·莽古爾泰傳》記載:天聰五年,莽古爾泰跟從大軍圍攻大淩河,向太宗上奏所率正藍旗部隊被明軍重創。太宗詰問他:“聞爾所部兵每有違誤。”莽古爾泰生氣地說:“寧有是耶?”太宗說:“若告者誣,當治告者;果實,爾所部兵豈得無罪?”說完,皇太極將要乘馬而去。莽古爾泰說:“上何獨與我為難?我固承順,乃猶欲殺我耶?”說罷,莽古爾泰手握佩刀,數次怒視皇太極。他的胞弟、貝勒德格類怒斥莽古爾泰犯了悖逆之罪,並用拳頭打他。
莽古爾泰更加憤怒,將佩刀抽出刀鞘。皇太極怒罵莽古爾泰親手弑母邀寵的事情。其後,諸貝勒商議莽古爾泰“謀上”之罪,奪去和碩貝勒爵位,降為多羅貝勒,削五牛錄,罰銀萬及甲胄、雕鞍馬十、素鞍馬二。一年後,莽古爾泰氣憤暴卒,年四十六歲。
又三年,莽古濟的胞弟德格類病逝。《清史稿·德格類傳》雲:“逾月,莽古爾泰既卒,為冷僧機所訐,以大逆削爵,德格類坐同謀,追削貝勒。”
這個告密者冷僧機,本是莽古濟的家奴,出身貧寒,但圓滑狡黠,善於鑽營取巧,在莽古爾泰、
德格類相繼死後,告發莽古爾泰、德格類和莽古濟等曾跪焚誓詞,密謀篡位,獲得了皇太極的垂青。
冷僧機本參與密謀,眾議“以自首免坐,亦無功”,但太宗卻一反常態,力排眾議,嘉獎冷僧機世襲三等梅勒章京。
太宗對莽古濟的恨,不僅在其被冷僧機告發或者杜撰的參與密謀。
天聰九年,太宗將歸順的蒙古察哈爾汗的伯奇福晉賜予兒子豪格為側福晉,引起同為豪格嶽母的莽古濟不滿:“吾女尚在,何得又與豪格貝勒一妻也?”(王先謙《東華錄·天聰十》)後來,莽古濟路過代善營帳,被代善邀入款待饋贈,兄妹禮節也惹怒了太宗。
莽古濟的質疑和反感,使皇太極恨之入骨。皇太極更擔心代善與之有可能進行政治合作,於是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將莽古濟處死。
哈達公主莽古濟就這樣成了有清一代唯一被處死的公主,而且被削了宗籍。而她那兩個嫁回娘家的女兒,也都死於非命。
皇太極的無情,嚴重違反了努爾哈赤在天命六年正月帶著包括他在內的大小貝勒的告天誓言:“吾子孫中縱有不善者,天可滅之,勿令刑傷,以開殺戮之端。如有殘忍之人,不待天誅,遽興操戈之念,天地豈不知之?若此者,亦當奪其算。昆弟中若有作亂者,明知之而不加害,俱懷禮義之心,以化導其愚頑。似此者,天地佑之,俾之孫百
世延長。所禱者此也。自此之後,伏願神祇,不咎既往,惟鑒將來。”(《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