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三國(2 / 2)

突然孫涼想起一件事,孫策不是二十六歲就死了嗎,自己都九歲了,孫策今年多大?趕忙開口問福伯,父親今年多大了,今年是哪一年,福伯說,今年是建安五年四月,討逆將軍正值壯年二十六歲。一個晴天霹靂一樣!擊到了孫涼頭上,建安五年?四月?孫策二十六歲,這不就是孫策死的那一段時間嗎?今天又是去打獵!孫涼趕緊催促福伯趕車回家。。。。。福伯雖不知是為什麼,可是畢竟孫涼是孫策的獨子,將軍府未來的掌事人,自己雖說是管家,可是自己要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也不敢違逆,領著家丁一路風塵仆仆的趕回去了。。。。。

剛剛看見門口時,便看見一群人有老有少的在哪裏焦急的等待,等看見福伯孫涼之後,都趕緊迎了上來,孫涼觀察了一下,發現大家雖然慌亂,但是看見自己之後都鬆口氣的樣子,估計是孫策還沒有事情,自己也鬆了一口氣,然後跟著福伯一起,又把一家人都認了一遍,福伯當即解釋了一番,說是公子幼小,又驟然受到驚嚇,所以有些遲鈍,估計是得了失魂之症,嚇得吳老夫人,也就是以後的吳國太,趕緊叫來郎中為孫子瞧病。。。

郎中來了之後,仔細觀察了一遍,跟老夫人解釋了應該是驚嚇導致短暫性失憶,開了幾貼安神補腦的藥,便告辭了。孫涼又經過一番折騰之後,重新安定下來,又重新一一見禮,愧疚的對老夫人說道:“都是孩兒貪玩,讓祖母擔憂了”吳國太趕忙連聲撫慰“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我孫兒若有何閃失,我百年之後如何讓麵對你祖父孫文台"吳國太又轉身對一個二十左右的少年喝道“仲謀,看看你給涼兒選的貼身護衛,當值剛剛幾天,就敢帶少主私自出去,今他兩人已葬身虎口,不再追究,但以後你要好好用人,你大哥為這家常年征戰在外,你以成人家裏之事你應多加操勞,切不可在掉以輕心”孫涼心想:原來這就是以後三分天下的吳國大帝孫權。孫權聽完吳國太之話,連忙跪地哭道“母親息怒,莫要動氣,都怪孩兒,是孩兒一時疏忽,母親。。。”吳國太道:“好了好了,知錯就行,你也是我的親子,汝父孫文台一世英雄,你怎如此懦弱,動不動就哭,比你大哥相差遠矣,下去休息吧”“孩兒告退”孫權退出大廳,回到自己庭院。

且不說孫涼與吳國太等一群尚在悉心問候孫涼,且說孫權到得大廳之上,拿起茶盞便要喝水,一文士連忙上前問道“二公子,事成否?”孫權聞言大怒,摔了手中的茶盞,“還成呐,孫涼孺子好好的歸來,反而是孫大孫二折了性命”文士又道“既然孫大孫二都死了,為何孫涼能回來?”孫權道“哎,都是大喬這婦人,片刻不見孫涼便告知老夫人,弄的全家去找,在河邊找到,再晚兩個時辰,這小子不被淹死也會被野獸吃了,又不是他親生,如此上心”孫權越說越憤然“老夫人又教訓我,說我不如大哥,這家裏都隻知道大哥,孫伯符!孫伯符!誰知道我孫仲謀?誰把我看到眼裏”文士連忙說道“公子噓聲,莫被他人聽到,孫涼回來無妨,這一黃口孺子成不了氣候,且看我之另一計策如何,那計若成,公子便可坐領江東基業了”孫權聽完大笑“對對對,還有另一計策,我若事成,定不虧待你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