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成正比的則是,對方的缺點暴露無遺,無論是丈夫還是妻子,由於共同生活了七八年,由此產生的熟稔和安心感,令兩人互相間懈怠了,相互慰藉、相互關心的舉動慢慢減少了,性愛也漸漸出現了倦怠,失去了熱戀時的新鮮感和吸引力,有些夫妻甚至幹脆沒有了性生活。
也就是說,這個時期是雙方開始對兩人的夫婦關係產生疑問的時期,是不是就這樣走下去?今後的人生究竟怎麼安排?大多數夫妻會重新直麵和考慮這個問題。
隨著這個疑問越來越深,沒有孩子的夫妻之間,妻子對丈夫的種種不滿會漸次複蘇,兩人間的感受差異也會凸顯出來,於是漸漸覺得“這樣的丈夫不值得愛”或“他絕不是值得托付一輩子的人”,進而跨出離婚這一步。
如果說,男女因為愛而結婚是符合一般道德判斷的話,那麼當愛已經消逝,離婚也就是理所應當的了。假如夫妻間沒有孩子,則矛盾的焦點就僅限於兩個人的關係,考慮離婚也是合情合理的。
當然在這背後,還有一種潛意識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即認為三十多歲重新開始人生還來得及,既然離婚那就得趁此時。在這方麵男人也一樣,如果沒有孩子的牽掛,男人相對也比較容易提出離婚,而不至於猶猶豫豫久拖不決。
擁有不菲收入的職業女性,由於經濟實力的支撐,當她們對婚姻稍稍產生一點兒疑問時便會考慮離婚。她們大都珍視自己的職業人生,會優先考慮升職等,不過這事實上對她們來說也是一個容易掉入其中的陷阱。因為結婚前後雙方的想法會有所改變,例如,丈夫結婚時支持妻子的想法,還盡量多分擔些家務,可是婚後三四年過去,多數丈夫會提出“我們是不是要個孩子啊?”或者“你把工作辭掉吧!”這樣夫妻之間難免會出現分歧,隔閡也越來越深。當妻子對夫婦關係開始產生疑問,便意味著導致離婚的黃燈已經亮起。
但是夫妻間如果有了孩子,情況則會有所不同。即使對夫婦關係產生疑問,即使對丈夫的感情已經淡漠,妻子也不見得會輕易離婚。不過,多數妻子腦海中會不止一次掠過離婚的念頭。下麵將對此再稍加深入地進行探討。
妻子對婚姻生活抱有不滿的最大原因,恐怕緣自男女雙方婚姻觀的不同。
大多數男人覺得,隻要結了婚,就等於有了一個歸宿,妻子也得歸自己支配。而戀愛關係是一種極不穩定的關係,隨時都有破裂的危險,為了使這種關係穩定下來,男人們認為結婚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因此將結婚視作戀愛的終點,一旦結婚便可以高枕無憂了。換句話說,男人認為抓住對方的過程才是勝利的關鍵,男人會為此動員起全身的能量,而一旦結婚,心中就會暗想:“反正結了婚,她跑不了的。”
與此相反,女性卻認為結婚不是戀愛的終點,而是兩人關係進一步深化的開始。男女之間認識上的微妙差異,將給日後的婚姻生活帶來種種影響。
坦率地說,“結婚是男人的最大誠意,是愛的表示”——這是男人的真實想法,而且條件越是優越的男人,這種想法越強烈。因此,男人們時常會想:“我已經同你結婚了,你還想要什麼呢?”言下之意就是:我已經向你展示了我的最大誠意,難道這樣還不夠嗎?尤其妻子是家庭主婦的話,男人覺得在外麵工作掙錢的是自己,養家糊口的是自己,因而這種意識會更加強烈。換句話說,對男人而言,結婚意味著自己將終生擔負起照顧撫養妻子和子女的重任,自己是在充分認識這一重大責任的前提下決定結婚的,這說明已經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了自己一輩子的誠意。
通過結婚這一形式,男人認為一切大功告成,所以才會有“釣到的魚兒不給食吃”這樣的想法。而對於結婚後夫婦雙方關係的實質,男人們幾乎不去加以考慮。
相形之下,女性卻常常自問自答去探尋理想的夫婦關係以及婚姻的內涵。男人隻滿足於形式上的夫婦關係,女性卻追求夫婦關係的內涵,這樣,夫妻之間就勢必要產生摩擦和裂痕。
當夫妻關係徹底冷漠、家庭瀕臨破裂的時候,下定了決心離婚的妻子們常常這樣想:“這樣糟糕的家庭環境,對孩子很不利。”而多數丈夫卻覺得:“讓孩子成為單親孩子,真是豈有此理!那樣就等於放棄做父母親的責任。”但與其說他們是重視夫婦關係,不如說隻是固執地死守一個完整的形式。在注重夫婦間實質性關係的妻子們看來,既然關係已經名存實亡,繼續維持夫妻關係除了給雙方帶來痛苦之外沒有任何意義;而在重視結婚這一形式的丈夫們看來,即使夫妻關係冷漠到極點,但依然能夠維持一個家庭。
男人如果不想成天同妻子照麵,他可以想方設法加班、與同事一起吃飯喝酒來消磨時間,挨到半夜三更再回家,即使心裏仍有些不痛快,但是有個家總比離婚的強。尤其是疼愛孩子的男人更是如此,即便同妻子的關係糟透了,也不願意因離婚而失去孩子。
結婚之際,男人總是傾向於娶個生活能力強的女性為妻,部分原因也是因為這樣的女性一旦有了孩子,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養育孩子等家務中,發生變故的可能性較低,因而對男人來說具有安全感。
此外,多數男人頭腦中還有這樣一種觀念:結婚就是將某個特定的女性占為己有,使之成為自己的掌中之物,特別是魅力十足,令眾多男人垂涎三尺的女性,通過結婚就可以使其成為自己的專利品,對之加以約束。
前麵提到過,結婚後仍不願意放棄工作、優先注重升職機會的職業女性同丈夫之間容易產生齟齬,就是因為丈夫擔心妻子過多地與社會接觸,會令自己難圓獨占妻子之夢。妻子參與社會性事務,勢必有更多機會與各色各樣的男人接觸,結果其眼界就會不再局限於家庭,而是放眼家庭之外了。這對於希望獨占妻子的男人來說,結婚的意義就失去了一半。
對男人而言,結婚也意味著同意並決心自己被某一個女性所束縛。
本性輕浮放浪的雄性動物,不論其自身有無魅力,都希望接觸更多的異性,渴求同她們發生深層次的關係。如果雄性動物甘願隻追求一個異性,發誓決不移情別戀,這便是結婚,而這一誓言則是表明對其輕浮放浪本性的徹底否定。
自然,女性在結婚之前也需要下一番決心,但由於她們本性不像男人那樣放浪,因而決定結婚並不需要特別克製自己的種種欲望。
作為這項重大決定的補償,丈夫便向妻子要求其甘心接受自己的支配,並盡可能地為了自己而奉獻一切,如果妻子積極響應的話,做丈夫的就會竭盡全力努力工作以養活她,使她幸福。這完全可以說就是出於男人本能的支配欲和獨占欲,他們期望居高臨下地對妻子實行控製和統治。由此可見,男人對妻子的支配欲不能籠統地下斷言說其不好,正因為有這種欲望,男人才會自我鞭策,“為了家人而努力工作”,成為其奮鬥進取的原動力。
戀愛時男人們為了不使對方對自己產生反感,喜歡擺出一副高姿態,唱唱高調:“結婚後你依舊可以保持自由”“為了充分發揮你的才能,我也會全力支持你的”,但是內心深處還是希望將妻子囿於家庭之中,置於自己的支配之下。於是結婚後妻子經常會抱怨說:“說好不是這樣的”,這時候,倘若丈夫坦率地告訴她:“因為我太愛你,所以不願讓你拋頭露麵”,想必妻子也會理解其初衷。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少有男人會如此開誠布公地表白心跡。
總而言之,夢想和現實之間有如雲泥,即使早已有此心理準備,但往往現實比想象的還要差之千裏。
這種差別如何填埋呢?恐怕隻有靠夫婦共同努力加深彼此間的愛情,並開動腦筋,拿出全部的智慧來。當然這裏所說的智慧不僅僅是指頭腦聰明,還包括相互關懷、忍耐以及包容,更需要對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有一個清醒的自我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