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壓力過大會表現出的症狀(1 / 3)

◆ 經常性感冒。如果連續幾周感到筋疲力盡、咽喉疼痛,很可能是因為壓力削弱了免疫係統功能,使病菌較容易侵入體內,引起呼吸道感染。

◆ 周末頭痛。周末原本是好好休息的時間,為什麼休息好了反而會頭痛呢?華盛頓大學頭痛研究中心主任托德·施韋特博士發現,人從高壓力狀態下突然放鬆下來,會誘發偏頭痛。因此,周末保持平時的睡眠和飲食模式,有助於最小化一些頭痛誘因。

◆ 失眠。失眠總是隨著壓力和負擔的加重而加重。還有的女性,最容易在生理周期當中出現失眠。通常的狀況是:一到排卵期就嗜睡,排卵期過後又怎麼也睡不著。

◆ 經常做噩夢。一般情況下,壓力過大會導致睡眠中多次驚醒,再次入睡後還可能出現不愉快的怪夢。因此,睡前應避免咖啡因及酒精的刺激,以保證充足的優質睡眠。

◆ 口腔疾病。研究發現,壓力大的人,罹患牙周病的可能性更大,而經常鍛煉和充足睡眠有助於解壓,也有助保護牙齒。你如果長期處在超負荷工作狀態,患嘴唇皰疹的可能性會加大。

◆ 痛經。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壓力較大的女性發生痛經的危險是一般女性的兩倍。在經期以外的時間堅持鍛煉身體有助於緩解痛經和壓力。

◆ 出現痤瘡。臨床試驗證明,壓力會增加患痤瘡的幾率。出現痤瘡時,可用水楊酸清洗創麵,並抹上不會加重痤瘡的保濕霜。如果經幾周治療仍無效,則應看醫生。

◆ 腹痛。除了頭痛和失眠之外,焦慮和壓力還會導致腹痛。一項涉及1953名男女參試者的研究發現,壓力水平最高的人比放鬆的人發生腹痛的幾率高3倍。

不必給自己完美的負擔

追求完美本沒錯,這樣能促使我們將工作做得更好。但是,如果過分追求完美,則會導致我們常常感到失意、失落、失敗,因為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十全十美的事情,不斷地失意與失落還有可能引起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如對他人不滿、懷有敵意;對社會不滿意,或總是處於憂鬱情緒之中。

追求完美會給人帶來沉重的精神負擔和心理負擔。而在生活中,由於女性心思細膩,她們往往更容易過分追求完美,以致給自己帶來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和負擔,因此,一些過度追求完美的女性,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做起,慢慢地擺脫完美的負擔。

⑴不要讓自己的完美主義傾向變成負擔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完美主義傾向,其實並不需要太過擔心。應該看到完美主義的你有著眾多的優點,比如意誌堅定,執著,仔細周到,嚴格自律,計劃、秩序、組織性強,這些優點隻要發揮得當,不要隻重細節而忘了主要目標,你(完美主義者)絕對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出色員工,應有足夠的信心去麵對工作上的壓力。

⑵不要對自己過分苛刻

不要對自己太苛刻,工作上不妨給自己定一個“跳一跳,能夠著”的目標,隻要對得起自己的努力和良心,不要太在意上司和同事對自己的評價。否則,一旦遇到挫折就可能導致身心疲憊。不要為了讓周圍每一個人都對你滿意而處處謹小慎微,還是要有點“我行我素”的氣魄,不然,讓所有人都滿意,唯獨自己不滿意對你又有什麼好處呢?

⑶允許自己不完美

瑕疵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是完美的一部分。要求事事都盡善盡美,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追求完美是我們進取向前的動力,但不能要求任何事情都完美無缺,像這樣的完美主義,對自己、對他人都沒有好處。

心中無壓力,社交更輕鬆

在同他人交談時,我們常常有這樣的經驗,即麵對熟悉的人時,我們通常能比較輕鬆、真實地表達自己,沒有壓力。但在麵對陌生人或者較多的人時,我們往往會因為緊張、懼怕而產生壓力,即便是很輕鬆的交際場合,我們也會因此變得緊張、恐懼。而一旦被恐懼和緊張所牽製,我們的注意力就無法全部集中到談話內容上,結果導致無法融洽地與他人交談,嚴重的還會嚴重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

因恐懼產生的壓力而導致無法正常社交的現象,在女性中較為普遍。因為女性在麵對他人時更容易產生自卑和壓力感,無法在人多的場合輕鬆地談笑自如。麵對這種情況,女性朋友不妨試試以下幾種減輕社交恐懼的方式:

首先,在麵對讓你產生壓力的人之前,先做一次有助於消除心神不安的運動,比方說,兩腳平穩站立,然後輕輕地把腳跟提起,堅持幾秒鍾後放下。反複做30次。這樣每天練習三四次,就能穩定你的情緒,對克服恐懼有很大幫助。

其次,如果你在與他人談話時感到壓力,不妨通過自我對話的方式,鼓勵自己走出恐懼的陰影。自我對話主要是提醒自己並沒有那麼糟糕,你有足夠的能力和信心去應付這個狀況。

再次,與別人在一起時,不論是正式還是非正式的社交場合,當你感到恐懼時不妨用手握住一樣東西,比如一本書,一塊手帕。有了這些物品的存在,你在交談的過程中借助玩弄這些小物品,也能緩解一些壓力。

最後,要消除恐懼,你還應該學會勇敢地去麵對他人,與他人的交流多了,你就會發現交際並沒有什麼可怕的,從而無論麵對什麼人,都能輕鬆應對。

心理壓力化解妙法

心理學專家建議,如果女性心理壓力較大,可以采取下麵一些方法進行化解:

⑴哭泣

哭泣能有效緩解壓力。心理學家曾給一些成年人測量血壓,然後按正常血壓和高血壓分成兩組,分別詢問他們是否哭泣過,結果87%的血壓正常的人都說他們偶爾會哭泣,而那些高血壓患者中,大多數回答說從不流淚。由此可見,哭泣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們內心的壓力。

⑵讀書

讀書可以使一個人在潛移默化中逐漸變得心胸豁達,氣質高雅,不懼壓力。在書的世界遨遊時,一切憂愁悲傷都會拋諸腦後,煙消雲散。

⑶觀賞寵物

一項心理學試驗顯示,當精神緊張的人觀賞自養的金魚或熱帶魚在魚缸中姿勢優雅地翩翩起舞時,往往會無意識地進入寵辱皆忘的境界,心中的壓力也會大為減輕。

⑷適當發泄

法國出現了一種新興的行業——運動消氣中心。該中心均有專業教練指導,教人們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頭、捶沙發等,做一種運動量頗大的減壓消氣操。在這些運動中心裏,房間上下左右皆鋪滿了海綿,任人摸爬滾打,盡情發泄。

⑸散步

心理學家研究證明,短短幾分鍾的散步就有明顯消除緊張的效果。女性朋友們不妨每天抽出半個小時出去走走,當你放慢腳步時,你會突然發現自己因忙碌而忽略的周圍景色是那麼美麗,生活是如此美好。

⑹聽歌

音樂療法是治療心理疾病的一種有效方法。當心情沮喪、悶悶不樂時,打開錄音機,聽聽歌曲,你不僅可以享受到一種美的藝術,而且還可以陶冶情操,激發熱情,使你從中獲得生活的力量和勇氣。

⑺幽默

笑是心理健康的潤滑劑,它有利於驅除煩惱,消除心理疲勞。因此,在心情焦慮時,不妨來點幽默,找點笑料,一笑解千愁。

⑻賞花

賞花是打開心靈之窗、進行心理“按摩”的好方法。一旦心煩意亂時,走到陽台上看看花,澆澆水,調整一下情緒;也可到公園之中漫步,以花為伴,觀其千姿爭豔,賞其萬縷馨香,舒心爽氣,心曠神怡,樂在其中。

愛心提示

隻要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可以成為你緩解壓力的方式,不一定要與他人的完全相同,你也可以尋找最適合你自己的方式。

⑼談心

人在失意或受到挫折時,最需要朋友的關心和幫助。此時,你可找自己的知心朋友談談心,一吐心中的不快,朋友善意的勸導、熱心的安慰會使你體味到友情的珍貴。

⑽浸浴

許多人喜歡在臨睡之前泡個熱水澡,放鬆一下緊張了一天的身體。這確實是個好方法。靜靜地躺在水中,讓這種放鬆的感覺慢慢地流淌到手臂、肩膀直至全身。水溫宜在38℃左右,時間在15分鍾左右。你還可以嚐試一下中草藥浴、花瓣浴等洗浴方式。

⑾旅遊

周末或者假期,可以與家人和朋友到郊外或風景區去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尤其是森林茂密的地區,負氧離子比都市裏多好幾倍,是天然的氧吧。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鮮的空氣是減輕壓力、改善情緒非常有效的手段。

⑿寫日記

寫日記是一個很好的宣泄渠道。當你有了什麼心事,又不便對他人提起,或者有什麼委屈和怨恨時,都可以記錄下來。在寫的過程中,你會感到情緒漸漸穩定下來。

⒀聊天

登錄互聯網,進入聊天室,向陌生人傾訴自己內心的各種不良情緒,將苦悶、壓抑、不安、憤怒、憂愁等,毫無約束地抒發出來,並與網友交換看法,既得到別人的安慰,又理清了自己的思緒。

通過自我暗示轉化壓力

曾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化學老師聲稱要給學生做一次氣味傳播速度和嗅覺靈敏程度的測試。站在講台上的老師打開一個瓶子,把一瓶顏色較深但其實毫無味道的溶液滴了幾滴在棉花上,並做出極厭惡的樣子趕緊離開了講台。很快,教室裏的許多學生都嗅到了難聞的氣味,最後,連遠離講台的最後一排學生也有人嗅到了,而靠近講台的前排學生,有的竟因為“嗅”到劇烈的臭味而離開了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