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再露崢嶸(3 / 3)

雕版印刷雖已大行於市,卻需要耗費不少人力,亦有幾處缺點:一來刻版費時費工費料,二來大批書版存放不便,三來有錯字不容易更正。

姬瑄想著活字印刷術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再把單字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

隻不過,用什麼材料做成活字與排字版,怎樣能夠存放長久之類的細節,依舊是個不小的問題。

因此,才讓姬瑄有了煩惱。

姬瑄一麵努力回憶著任何關於活字印刷的知識;一麵在齊則敏問及他是否有煩心事後,不禁跟齊則敏談起此事。

齊則敏大為驚訝,道:“原來清若近日在鑽研此事?”

姬瑄笑容頗含一絲無奈道:“是啊,既為臣子,總得做些對得起俸祿的事。”

活字印刷之所以優於雕版印刷,原因有:製版時間大幅減少,活字可重複使用,比雕版占有空間小,易於存放。

姬瑄還記得沈括的《夢溪筆談》中記載:“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鬆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範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範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麵,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

而同時用兩塊排字版,一塊印刷,一塊排字,交替使用,更可以提高效率。

姬瑄一一與齊則敏分說後,齊則敏忍不住讚道:“怪不得清若被先帝譽為‘聰穎機悟,資質絕人’。”

“則敏過獎,我何以敢當。”姬瑄心道自己不過是有著上一世的記憶,所以才能拾人牙慧。“則敏覺得皇兄與父親會試行此事?”

“這是好事,為何不可行?”齊則敏道,“若能使印刷書籍大為快捷,則百姓中又可多上不少人能讀書習字。日後朝廷印刷書籍,亦可省事許多。”

姬瑄猶豫著道:“可我僅知活字可以用膠泥、木製、金屬……卻不知具體步驟與火候。”

“這些不妨交予工匠去嚐試。”齊則敏含笑道,神色甚為期待,“申時我會麵聖,清若如不介意,我可以代為上奏。”

“多謝則敏好意。”姬瑄遲疑道,“不過,我還是想先回家與父親商議一下。”

“如此更好。”齊則敏毫不介意地笑道,眼中似乎閃過一絲欣慰。

姬瑄心中頗有一絲酸澀。

齊則敏倒是真心希望他與蘇煦關係緩和,隻是卻不知有沒有想過,蘇煦與蕭蒔立場貌合神離,他若是選擇親近蘇煦,那麼有朝一日,也會與齊則敏成為敵對關係。

晚間姬瑄吃過飯,拿著草稿,步行至榮靖堂書房。

屋內不僅有蘇煦、蘇清辰父子,徐如暉以及另外幾名門客也在。

姬瑄從容拜見蘇煦,又對徐如暉行了見師禮。徐如暉急忙側身稱不敢。

蘇煦問其來意後,取過草稿,讓眾人觀看。

蘇清辰首先淺笑道:“父親,小若此議,甚為可行。”

蘇煦沉吟片刻,卻目光一轉道:“青樞先生如何看法?”

徐如暉臉上笑容淡而溫雅:“徐某與二公子一般意見。三公子既有此議,君侯何妨一試。”

其餘門客也紛紛為姬瑄說好話。“三公子聰敏過人,這活字印刷術必能取得成功。”

蘇煦卻是神色依舊淡然,緩緩道:“若兒,你確信以膠泥刻字可行?”

姬瑄點頭,實話實說道:“木、銅二物應也可行,但膠泥確是可以製成活字。”

蘇煦稍作沉吟,遂道:“後日早朝,我會提出。屆時你再為陛下詳細解說。”

姬瑄微微鬆了口氣,他本來隻想讓蘇煦出人力私下試行,能讓屬於國家機器的工部嚐試是意外之喜,忙道:“是。那我便不打擾父親與諸位商議正事了。”

蘇清辰起步一笑道:“父親,我送小若回屋。”

蘇煦既然點了頭,朝中果然並無什麼異議。隻是大多數人也並不如何期待,大概隻覺得姬瑄這是小打小鬧,反正並不傷天害理,便聽之任之。

姬瑄頗為鬱悶,心想著他果然被眾人認為是來混資曆的紈絝子弟。

倒是幾位清流大臣紛紛讚譽此舉若是成功,可以造福百姓,若能大量印刷,便更易教化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