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剛喝了幾口羹湯,一陣叮當響的鎧甲聲從門口傳來,不一會,一名披掛整齊的軍士急匆匆走了進來,急報道:“都統大人,有緊急軍情,梅穀堡遭到夏軍突襲。”
楊都統迅速起身向門外走去,並說了句“你們兩個隨我來”
唐君心裏不由一緊,梅穀堡,那不是自己呆的地方嗎,來不及多想,緊隨其後。他偶一回頭,看到楊淩靠在母親身邊,兩人正滿臉擔憂的望著走出門去的楊都統。
這裏和都統營隻隔了道街,幾人來到大營,唐君發現若大的校場已經擠滿了士卒,估算了一下,大約五百騎兵,一千步兵。雖然有些擁擠,但隊列井然有序,並無喧嘩。看樣這位楊將軍治軍有方啊。
見楊都統到來,一名身著精鋼鎧甲的將校快步向前,朗聲道:“都統大人,剛剛探馬來報,梅穀堡遭到突襲,卑職已集合了軍馬。”
楊都統點了點頭,又叫來信使詢問一番,得悉大約有一千西夏精騎,突然衝到梅穀堡前,四麵放箭縱火,信使抄堡後山道才得以至此。
唐君估摸著,遇襲到現在差不多已過去一個時辰了,也不知梅穀堡能否守得住。看身邊的楊勇,更是滿臉的緊張和焦慮。
楊都統從一名衛兵手裏接過馬韁和長槍,飛躍上馬,一緊韁繩,戰馬長嘶一聲。儒雅之相一掃而光,代之以威嚴簫殺,高喊道:“眾兒郎,隨我向梅穀堡進發”眾軍士轟然應諾。
唐君看這到裏,感覺宋軍也不似想象中的那麼不堪啊。看這軍容、士氣和行動效率,絕對的精兵啊。
救兵如救火。出了城門,五百餘騎縱馬向梅穀堡方向急馳,這可苦了後麵的步兵兄弟了。前麵幾百騎在狂飆,蕩起滾滾煙塵,後麵的步兵身著重甲汗流浹背跟著跑……
唐君騎術不佳,慢慢被甩在後麵,唐君幹脆慢了下來,和步兵兄弟湊在了一起。
沒有多少即將大戰的緊張感,一切都令唐君感覺新奇。他正想仔細觀察研究一番這些急行軍的步兵,發現不少軍士向他投來鄙夷的目光。
奧,他們肯定覺得自己是貪生怕死,是故意落在後麵的。誤會就誤會吧,哥也沒做好和你們打成一片的心理準備呢。
大約走到一半路程,突然前方馬蹄聲轟鳴。唐君心想,是騎兵回來了?怎麼這麼快,難道是被夏騎打敗跑回來了。
“停,列陣迎敵”一名將官大喊道。
暈啊,原來是西夏騎兵。
宋步兵果然訓練有素,麵對敵騎突至並沒慌張,迅速列了一個防禦型方陣,四周盾牌相連,長槍如林,弓箭手則分四隊居陣中。
西夏騎兵已經近在眼前,唐君傻眼了。這幫步兵兄弟也太不講了,當然也可能是人家把他給忘了,總之他一個人被孤零零的給放到陣前啦。
西夏騎步似乎也被突然出現的宋軍驚到了,停在了宋軍一箭之外。
唐君一看,夏騎不過百,可剛才衝鋒起來的勢頭,竟讓他有種千軍萬馬的感覺。可以想像,如果在平原地帶,數萬鐵騎發起集團衝鋒時是多麼恐怖的一個場景。
現在宋軍一千人,麵對不到一百人的敵騎,卻很尷尬。衝上去打肯定不現實,人家倒是想打就打,想跑就跑。冷兵器時代,騎兵的優勢不言自明。
唐君孤零零一騎立於陣前,後退也不是,前進也不是。
夏騎也肯定被搞糊塗了,宋軍唱的這是哪一出啊,一名首領模樣的夏軍指點了一下,似乎說了句什麼。一名手持長柄大砍刀、滿臉殺氣的大漢脫陣而出,催動坐騎閃電般奔向唐君。
靠,他們肯定誤以為自己擺出這架勢,是想和他們單挑了。不過說起來,人家也真有種啊,麵對黑壓壓十數倍於他們的宋軍,竟然絲毫不懼,還敢上來單挑,單就這大無畏的精神,也令人敬佩。
唐君手無寸鐵啊,總不能拔出軍匕對敵吧,稍長點的雙刀還在馬鞍上的布袋裏包著呢,現在取也晚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