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下課回家後,彭耀華把今天考試得全班第一的事跟媽媽說了,媽媽高興的合不攏嘴,說晚餐要買個白切雞犒勞犒勞彭耀華,並對彭耀華說道:“經委有些人經常說在二中讀書沒有出息,阿華我們就讀出給他們看看。”
彭耀華看著媽媽開心,也感到由衷的高興,想不到這個小成績媽媽都會這麼開心,心裏暗暗的下決心高考一定要考個好成績讓她高興高興,就對她說道:“媽媽,我以後要考北京大學,讓哪些看小我們的人嚇一跳!”
媽媽笑咪咪地看著彭耀華:“好!我們阿華有誌氣,媽媽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大學!隻要努力了,不管你考不考得上,媽媽都會開心的,你不要有壓力。”
彭耀華的母親是個農村婦女,沒有多少文化,見識也不廣,從來沒有在學習上給彭耀華壓力,有時談起也都是鼓勵為主,當然她在工廠上班工作很忙,每天下班回家還要買菜做飯洗衣服,也沒有什麼時間來關心彭耀華的學習情況。而彭耀華也一直很懂事,學習雖然一直普通,但從來不給父母添麻煩。母親對彭耀華也並沒有多大期望,隻是覺得他高中畢業後年紀還小(高二畢業16歲),不想他這麼早就去外麵打工,才讓他去複習,至於考不考得上倒沒有放在心上。
彭耀華當然並不是僅僅為了安慰母親才下心願要考北京大學,在前世他已經讀過一次大學,現在對讀什麼名牌大學並不覺得有多榮耀,因為個人的未來事業成就與你是什麼大學畢業關係不大,況且事業成功未必就意味著一定會幸福。他想考北京大學是因為它是在北京,而北京一直都是中國娛樂和傳媒的中心,想在未來的歌唱事業上獲得實現自己的理想,來北京發展更方便一些。當然考個好學校也能讓家裏人更開心,何樂而不為呢?
期中考試後,彭耀華還是和以前一樣,每天上學,放學,練琴,練歌,並抽空把一些還記得的未來的優秀歌曲記錄下來,作為自己將來的秘密武器。另外,除了電子琴,鋼琴,手提琴,手風琴,琵琶,古琴等還沒有條件練習,其他的一些本地有賣的便宜的樂器如口琴,葫蘆絲,三弦等都進行了練習,熟練的掌握了很多演奏技法,還有值得一提的是一口口哨吹得出神入化,吹口哨在彭耀華前世可是不太會的,現在吹出來讓他自己度感到陶醉,聲音宏亮華麗,即使高音區也遊刃有餘,有幾次在去學校的山路上,後麵有幾個女孩一路跟著聽,讓彭耀華不由得飄飄然了一下子。
轉眼間,第二學期也快結束了,又到了地區高考統一預考的時候。自彭耀華在班上第一次在月考中考得第一名後,隨後的幾次考試都名列前茅,但老師已經沒有嚴格的進行排名了,多數是分科各自測驗。彭耀華在這段時間的複習裏,基本把所有的內容都複習了幾遍,把以前的狀態又找了回來,在幾次模擬考試裏(自評,不用交卷),都取得大約630多分的總成績,當然這個別人都不知道。
預考是由地區統一出題進行統考的,通常題目比高考要深、偏,這一關往往會淘汰掉大部分的考生,甚至有的考生複習4、5年都過不了這一關,連真正高考的邊都沒粘到,所以很多人對預考比高考還要緊張。而學校老師對預考也很重視,因為預考過關人數也是內部考核的一部分。
彭耀華並沒有特地針對預考做任何準備,仍然保持同樣的節奏和生活規律,在考試的時候還有意識的保留了一定的實力,再加上預考確實很偏很深,隻考了517分,在全校隻排第4,落後第一名的謝曉東563分有40多分。
在知道成績的當天晚上,媽媽告訴彭耀華,她在下班的路上碰到了六叔,六叔告訴彭耀華媽媽,說他問過彭耀華的班主任鄧老師,根據彭耀華的平時成績來看,今年高考如果不失手,應該很有機會可以考個中專。六叔以前是老家公社中學的校長(二年製高中,全縣最差的中學之一,從來沒有人通過預考),鄧老師曾在那裏教過書。媽媽說六叔很高興,說到我們村終於有機會出個大學生了(這裏習慣高考錄取的都統稱叫大學生),還遺憾的說如果當初可以讀一中的話成績就會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