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地的鄉親們眼裏高考考上的都叫大學生,在彭耀華他們村子裏隻有幾個參加過預考的,都沒能通過,而參加過高考的還從來沒有,即使在整個公社,通過高考考上普通大學本科或大專的也是很稀罕的(重點大學的還從來沒有),當然考上中專的就沒有什麼稀奇了。
彭耀華聽了媽媽的說話,笑了笑,說道:“在他們的眼裏我隻能考個中專嗎?”
媽媽說道:“中專也不錯了,國家可以分配,以後就不用像媽媽一樣做臨時工。”
彭耀華:“媽媽你放心,等我考出來,一定會讓所有人都嚇一大跳的。”
媽媽還說六叔問報誌願了沒有,還建議像中專的鐵路,財會,郵電等學校分配都比較好,師範招生分數低好考些,讀書有補貼,但做教師沒什麼錢,沒前途。至於大專,省線本科,國線本科等,萬一發揮出色有機會上線的話,為更有保證可選外省的學校報,機會更大一些。因為在當時是預考完後,先填誌願再高考的,不像後來都是知道高考分數再填誌願,所以這時填誌願就是在賭博。
談到這裏媽媽有些擔心的說:“外省太冷了吧,我聽說在北方冬天手摸一下耳朵都會掉下來的,阿華你又沒有厚的衣服。”
彭耀華解釋道:“北方冬天室內都有暖氣的,不會冷。我打算大部分誌願都報北京的學校,那裏是首都,在那裏讀書見識更廣,對以後發展有好處些。”
媽媽說道:“北京好是好,但就怕很難考,我聽說報廣州和北京上海的學校的人是最多的了。”
媽媽說:“阿華你問一下老師,看看到時填什麼學校好一些。”彭耀華不想讓媽媽操心,自然滿口答應,心說這點小事還要問人?
過了幾天,在交誌願表的時候彭耀華根本也沒有跟媽媽或老師商量,自己直接填好就交了上去。在國線的第一誌願彭耀華填的是北京大學,其他的也都主要找北京的適合的學校填。交表的第二天,媽媽知道了還埋怨了一通彭耀華,怪他沒有跟老師商量就自己填,萬一填的不好夠分數也考不上就冤枉死了。彭耀華又是一番安慰,還是沒有打消她的擔心。
鄧老師卻不怎麼關注彭耀華填北大的問題,也許他覺得彭耀華不可能考得上重點本科線,最多上大專中專而已。他隻是問為什麼全部填北京的,要知道北京的學校還是相對難考的。彭耀華也沒有多解釋,隻是說喜歡北京。鄧老師聽了也沒有多問,畢竟這隻是補習班,並不是學校正式的班級,學校領導主要重視的是的重點班的畢業生,各方麵都會有傾斜,所以老師們也就不會對補習班那麼重視了。當然如果你的成績進入了學校的重點關注的名單,老師也會重視的,隻是彭耀華自考了一次班上第一後,之後的考試都不怎麼顯山露水,老師也認為他隻是曇花一現,也就當他普通學生一樣對待了。
不管怎麼樣,該來的還是要來,對許多的中國學生來說,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高考,終於來臨了。這可能是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的時刻,馬上就要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