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幸福難不難(上)(2 / 2)

老太太知道了徐赫的病情以後給介紹了一位專治小兒科的老中醫,父親就瞞著醫院背著徐赫去找老中醫看病,老中醫問明白病情以後隻說了一句話:

“過了一百天再來吧,如果到了一百天還活著,我再給治。”

就這樣父親又把徐赫背回了醫院,那是一年裏最熱的季節,沒有一絲的風,徐赫至今仍然記得父親蹣跚的步履和汗水滴落的樣子,那是一輩子都難以忘懷的傷痛。路上,幾個在樹下乘涼的老頭老太太看到趴在父親背上的徐赫,很生氣的喊:

“都這麼大的孩子了還背著,讓他自己下來走啊!”

父親艱難的轉過頭,很苦澀跟幾位老人說:

“我也很想讓他自己下來走啊,可是他現在連自己動一下都動不了啊!”

又在醫院裏熬了十幾天,徐赫終於熬過了老中醫說的百日大關,仍然是渾身毫無知覺但是疼痛的感覺更加強烈的狀態下活了下來。父親忙不迭的又帶著徐赫去了老中醫家裏。

這一次那位老中醫看的很認真,然後開了三副藥,囑咐說:

“連服三天,三天後再來複診。”

部隊醫院是不允許煎中藥的,又是那位老太太主動把藥拿回家煎好了以後再給偷偷的帶到病房。如果說老中醫是救命的佛祖,老太太無疑就是引路的菩薩,至少徐赫這麼認為。

第一副藥喝完,徐赫手腳就可以動了;第二副藥喝完,徐赫就可以自己抬頭了;第三副藥喝完,徐赫已經可以緩緩地用胳膊支撐著讓上半身起來了。

經過複診,又喝了三天,徐赫可以自己下床緩緩行走;又鞏固了半個月,就辦理了出院手續回到了部隊大院,當然,老中醫又給開了半個月的藥後續鞏固。

然後就回到了農村的老家,成了一年級的小學生。

當時徐赫不知道的是,他的這一次病情給這個家庭帶來的是後續幾十年連鎖不斷地大問題。那時父親每個月當兵的津貼隻有二十幾元,母親在農村務農沒有收入,而僅僅是這一次大病就讓這個家裏欠了接近兩萬元的外債,在八十年代初,這無疑是一個比天文數字還要天文的數字。天真的徐赫繼續著他的天真學習,父親就苦苦的支撐著家,還著債務。

兩年後一家人搬到了博城市,開始了逐步適應城裏人的生活;五年後父親轉業了,分到了一個很不錯的事業單位,一家人的生活開始有了好轉;八年後父親還清了債務並且還有了一些積蓄,但是為了給徐赫籌措上大學的錢,這個家庭又欠下了更多的債務,;十二年後父親為了能盡快的還清債務依然停薪留職下海經商,可是當兵出身很容易相信人的他被騙了,結果把借來的二三十萬元都賠進去了;

同樣,在九十年代初,這又是一個想起來都會做噩夢的數字。在以後的日子裏,這一家人過著緊縮但是同心的日子,除了母親因為父親的輕易相信別人不斷地嘮叨以外,徐赫從一個男人的角度完全理解父親的出發點,更何況這個事情的起因是因為自己去上學才引起來的。

由於欠的很多錢是父親所在的單位給擔保的,所以在父親還完錢以前,單位完全停發了父親的工資用來抵賬,而母親也因為日夜的擔心這些事情並且想念遠在外地上學的徐赫,漸漸地從失眠症發展到了神經衰弱,進而又導致了神經官能失調,身體內的各個器官逐漸地產生了功能紊亂,又加深了各類病症的發作,已經辦理了病退。於是父親隻好繼續從各個親戚家借錢維持著家庭的開支和母親的醫藥費,並且負擔著徐赫和妹妹的上學費用。這個情況直到徐赫從大學畢業以後才開始好轉。

在徐赫參加工作後的幾年裏,他不停的嚐試著尋找更換收入更高的工作,隻有這樣他才能夠替父親承擔一些養家的重擔,在尋尋覓覓的變換中,徐赫終於進入了家電行業,這是一個收入高、強度大、一念成神一年入魔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