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禍起(1 / 2)

老人目瞪口呆的看著李君生有些不知所措,常年缺乏與人交流碰到這種突發狀況實在不知道如何是好。

不僅是他,小六還有那個沉默寡言一直埋頭工作的中年人也一起抬起頭來,迷茫的眼神,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

一把刀可以砍殺猛虎卻無法殺掉一隻微生物,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微生物太小了而今天李君生犯的錯誤也正是如此,老人的刀意的確很厲害但也隻有精神強大的人才會感應到而普通雜役卻無法發現,李君生在老人口幹舌燥的解釋以及另外兩個人拍著胸口保證就差發誓的情況下才無奈的相信了這個事實,隻是仍然對老人為何沒有學習過內功卻可以散發出強烈的刀意而心存疑惑。

老人也說不出所以然來,隻是說從八歲開始劈柴劈了十年後身體可以用最省力的姿勢出刀,又是二十年漸漸的發現木頭在自己的眼中可以不斷的放大,不用比劃就知道尺寸,又是十年發現木頭也有脈絡一樣沿著它的經絡隻是需要很小的力氣就可以劈開堅硬的木頭。

解釋完後生拍李君生不相信,在他的心裏認為這個可憐的年輕的娃精神肯定有什麼問題,要不為什麼會拜他這麼一個普通老頭為師。卻不想李君生低頭沉思,對這看似敷衍的話表示認同令他生出一種知己的感覺,因為他劈柴最好常常被其他雜役詢問,他也不藏私,完全的將這些說出來卻被人恥笑甚至有些人在背後說壞話,難得碰見相信的,雖然腦子有些問題。

李君生當然相信,這也由不得不相信,在古書中早就有這樣的傳說,傳說中古代有一名神箭手,開始學習時將一個跳蚤掛在自己家的窗戶上,一看就是三年,三年後跳蚤在他的眼中有車輪那麼大,看其他事物也是大得很,再學射箭每一支都命中目標。老人也許隻是個普通人可通過一生的努力卻達到了“道”的境界。

雖然沒有學到上乘的武功,可是明白了“熟能生巧”“堅持就是勝利”的道理卻比學到秘籍還要有用,日後李君生得以堅持不懈完全得益於今天的教導。

拜師門這個烏龍就這樣悄悄的過去,雖然經常被人拿來取笑李君生卻不以為意而且在那天之後他真的拜老者武老伯為師學習砍柴的技法一時間淪為下人之中的笑柄,這件事情傳到和泰山的耳朵裏起初還不相信,知道來過幾次看到李君生專心的劈柴後才放下心,隻以為少年人雖然聰明但沒有耐心,自暴自棄。

其他人哪裏知道李君生是在努力的將砍柴這門手藝融入武學,經過三個月的學習他的刀快了許多,不得不說他的資質不強但是悟性確實是出類拔萃,現在劈柴的效率達不到武老伯那樣但和小六比起來也相差不遠而且在細節上更勝一籌,因此經常被小六嘟著嘴埋怨老伯開小灶。

在這段時間裏同樣也與這個後院的其他人混的很熟,小六的開朗,中年人藍財的沉默寡言卻不失義氣還有老伯的細心教導令他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甚至渴望可以這樣一直下去,直到永遠。

時光匆匆如同白駒過隙一去不複返,轉眼間來到這個大宅院已有五個年頭,仍然是那個院落,一個體態矯健的少年光著背脊,陽光灑落在上麵散發出健康的光澤。

這少年手持一把開山刀,雙腳微張成八字形,握刀的手青筋暴露,兩隻眼睛眯成一條縫,良久,隻聽一聲暴喝,轉眼間眼前的木頭已成為一堆碎屑,在風中吹響遠方而那持刀的手隻是晃了晃,甚至連刀光都沒有發覺,好快的刀,好詭異的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