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2)

在聚寶莊地麵,曲長山口碑不錯。

長山有錢沒架子,當東家沒個東家樣兒,跟長工夥計也是一律哥長弟短的沒個尊卑。吃飯時,端隻碗往當院一蹲,跟下人們邊吃邊嘮嗑。別人吃甚他吃甚。西瓜上來了,叫人推一車朝當院一倒,東家夥計圍一堆兒吃;果子下來了,同樣叫人挑幾筐來一起嚐鮮。長山習慣早起。雞才叫頭遍,就起來村裏村外的四處溜達。溜達也不空手,肩上挎隻糞筐兒,邊溜達邊撿糞。走到哪兒筐滿了,順手往路邊地裏一倒,再溜達再撿糞。也不管自家的地還是人家的地。

長山當東家當得大方。不管本村外村,誰家有甚婚喪嫁娶起房蓋屋的大事,短了缺了就都來找他挪借。長山有求必應,一律借三還三借五還五的不計利息。

翌年大旱,整整一個春天滴雨未見。聚寶莊雖然有一條鬆溪流著,卻可惜水低田高,該大旱還是大旱。到秋上,田裏莊稼十家就有九家不見收成。剩下一家,那就是長山家了。長山家有紅薯山藥蛋,有二十畝果園。蘋果這東西雖不能當飯飽肚子,到底也比草根樹皮強多了。

這天,長山正躺在院子裏藤架下乘涼,兒子恒濤慌慌張張跑回來:“爹,爹!有人偷咱家園裏果子呢!”

長山好像沒聽見,躺在椅子上眼皮也不抬。

恒濤又叫:“爹,有人摘咱樹上蘋果呀!”

“快悄悄吧!”長山臉黑黑的朝兒子斜一眼,“聚寶莊千把口子千張嘴,誰不吃飯誰不活?遭了年饉,吃甚?咋活?家家田裏沒收成,不偷咱偷誰?”

這話一傳出去,那些偷的反倒不好意思了。夜裏,家家大人都朝自家孩子瞪眼睛:“實在餓狠了到外頭挖草根去。再敢動崗上一片果樹葉,操心身上那皮!”

天旱得實在太厲害。莊戶人沒了收成,就沒了飯碗,沒了活路。村村都斷不了有人跑出去逃荒要飯。

聚寶莊沒人跑出去逃荒要飯。

誰家剛動點念頭,一開門,門洞裏不是丟幾個錢就是撂半袋米。救命的錢,救命的米呀!想想闔村也就長山有這個力,就都去找長山道謝。

“沒,沒。都是一樣的水土,都是一個老天爺。闔村人都遭災,就我曲長山一個頭上有雨有雲彩?都一樣都一樣。”

長山笑吟吟地矢口否認。

越是這樣人們反倒越是感激。都說長山仁義,給子孫後代積德呢!

聽說本縣出了這樣一位大善人,縣裏就製一塊大匾,派兩名官員專程來送。見得人都說,那匾披紅掛彩,鐫了四個鬥大金字——德為福基。那字,可是縣太爺親筆寫的呢!

打發走了縣上官員,長山拖過那匾,看也沒看一眼,順手就塞進了床底下。

“不掛?”大奶奶問。

“不掛。”長山說。

大奶奶眨眨眼,不懂。

長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老祖宗這話,可真是說絕了。從古至今多少名人豪傑,又有幾個不是壞在這名利二字上?想想我這一輩子,前半生圖財謀利,差點把一條命都丟在口外!後半輩子還能再為這一點點虛名,落個身敗名裂?”

大奶奶點著頭,卻依然不懂。

大奶奶不懂。長嶺卻懂了。

長嶺認為,從表麵上看,長山這樣做好像是在行善積德,是為了村上的鄉親,其實根子上全是為他自己。

比如好多人要搶他家蘋果,他一個人硬攔著,能攔住?而恰恰用了這法兒,就攔住了。他給別人家送錢送米,真是怕鄉親們出去逃荒要飯餓肚子?不是。根子上還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家業。亂世加年饉,人為了活命,什麼事幹不出來?長山牛身上拔下一根毛,偌大家業就保住了。這叫軟刀子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