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一萬裏的逃避(3)(1 / 3)

水燒開後,將咖啡泡上,加以攪拌,然後我又在背包裏翻出了幾個容器,擺在每個人麵前,為他們一一滿上。

“你們是要往哪個方向走?”絡腮胡男人首先問道。

“管它呢,明天再說,或許是邊境,或許倒回去。”我微笑著回答。

“我們準備騎車去拉薩,然後再計劃下一步。”

“好啊,我們也去拉薩,不過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說不定以後我們還能遇見呢 !”我依舊沒正經地笑著回答道。

拉薩這片淨土就是這麼充滿魅力,無數個隻聽過而沒有去過的人以及無數去過的人,都被它深深地吸引著。一顆顆千裏旅行的心被它牽引著,那裏有無數個成為希望和目的地的理由。

我們五個人,就這樣圍著火爐,開著手電,聊到淩晨兩點,最後才道別睡去。明天都還得趕路呢。

清晨,一群小孩在帳篷外麵大聲吵鬧著,說著他們的語言,我聽不懂。

我打著哈欠拉開帳篷門,四周彌漫著濃霧。此時,昨晚那兩個騎車的男女已經準備出發了。

“嘿,哥們兒,希望你能夠順利到達拉薩。”

“嗯,我們也希望能夠再次在路上與你們相遇。”

就這樣,他們騎著車走了。

之後,我們又送走了石大哥。

“黑娃啊,你要什麼時候才回來啊?都出去那麼久了。”成都的朋友發來信息。

“不知道啊,啥時候想回了就回吧,也許十天,也許十年。”

此時,距我離家走上旅途已經二十來天了。在路上我和多多總會探討出門行走的意義,卻一直得不出結果。

其實“意義”一詞挺具有特殊性的,就看你怎樣去定義,或者它本身就是一種沒有答案的東西。

離開元陽之後,我們又搭車經過西雙版納,又在景洪逗留了兩天。那時候的我們已是身無分文。和當地人聊天中得知,現在正是采茶的季節,說我們可以去茶山上幫忙采茶葉,一人一天能賺50元錢。當時50元錢對我們是相當有誘惑力的,畢竟我們不趕時間,所以也就當玩一樣,能夠賺一些錢當然更好。

中途我們還撿了一個大學生,他是單個旅行的,由此,我們的隊伍變成了3個人。

經過問路,我們搭車到了南糯山,一個離景洪大概30公裏的小山寨。順著盤山公路往上走,四周皆是茶園。中途在一戶人家討了幾壺水,這裏的水都是可以直接飲用的。

走得累了便躺在路邊休息。沒錯,是躺的。在路上走得累的時候,你甚至會幻想著那條大馬路就是你家裏的大床,隻有躺下休息才是最舒服的。

一輛微型貨車朝我們駛來,我們無力地招了招手,其實心裏並沒有抱太大希望,畢竟這荒郊野嶺的,也難得見幾個人。

車經過我們繼續往前開,我們更加沒抱幻想了。

再往前行了大概10米的樣子,車子找了塊相對安全的空地停了下來。

開門走下來一個看起來四十來歲的男人,身著軍裝短褲和迷彩T恤,麵相和藹,帶著笑容。

“小夥子們,你們要幹嗎去啊?”

“我們是搭車旅行的,現在我們要去采茶賺錢。”

“賺錢?嗬嗬,賺什麼錢啊?靠采茶?采過茶嗎?”司機大哥笑著,一連向我們問出好幾個問題,但是話語當中帶有一股很強烈的親和力。

“……”我們三人麵麵相覷,羞愧難當。

“旅行是好事,拓寬視野,想靠自己的努力賺取路費也是好事,自給自足嘛。但是,凡事得量力而行,不是什麼事都可以一步登天的。”

“我們可以學……”我硬著頭皮說道。

“嗯,走吧,上車,我帶你們去體驗一下真正的山區生活。你們想玩也好,想賺錢也好,先上車再說吧。”司機大哥笑著將我們的包放入貨廂。

從那簡短的交談中,能夠看出他是一個有故事的人。於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們在車上不停地打聽著,希望能夠挖到一些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