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前行(4)(1 / 3)

在經過內心頂禮的洗滌後,又一個現實問題擺在了我的前麵:此時我早已是身無分文,要想在拉薩搭帳篷肯定是不可能的。拉薩有著“最幸福城市”的稱號但同時私下還有人稱它“全國警民比例最高的城市”。這樣,你也就能夠理解為什麼我在廣場上佇立仰望布達拉宮一刻鍾就被警察走近盤查了。

我聯係到一個朋友,告訴了他我的情況,並且羞澀地向他開口借了500塊錢。

我得在拉薩待上一段時間了。

在離大昭寺不遠處,我走進了一家國際青年旅社。它有廉價的多人間床位,不光床位便宜,而且環境還特別好,更重要的是,在這裏,你可以和來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交流,暢談旅途中的故事。

有人說,我現在沒錢旅行,再等等;也有人說,我現在沒時間旅行,再等等。可是,你什麼時候才有時間?什麼時候才算有錢?你想方設法地給自己尋找借口,而就在你糾結這些問題的時候,別人已經走了很遠。

有時候,旅行也是需要一點點衝動的。當然,它隻能作為一個“引子”,衝動不能高過你的理性,我們需要分清楚事物的大小主次,當這些你都理順之後,就隻差上路了。

這一路走來,吃過的苦不計其數,但是我很快樂,可以說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我心裏還懷揣著一個夢,一個足以支撐我的理由,這就是快樂。不是大山名川,不是曲折坎坷,隻是心裏的一個小小念想而已。

在前台辦完手續後,我住進了一個六人間。終於可以洗個澡,好好地睡上一覺了,此刻覺得,這就是幸福。

拉薩柔和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整張床上,迷迷糊糊睜開眼睛的時候已經接近中午十一點,房間裏就剩我一個人,其他人都已經出去遊玩了。

半睜著眼跌跌撞撞地走進廁所一通洗漱,感覺輕鬆了好多。“文化牆”被陽光照得發亮,牆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每一段都訴說著屬於他們的旅途故事,有艱辛,有困惑,有迷茫,有欣喜。

在試著理解這些文字背後的心境的同時,此刻它也壞壞地提醒著我,悠閑的時光來臨了。

披著柔和的陽光,我來到了大昭寺廣場。

身邊是穿梭的行人與遊客,在這兒感覺不到大都市裏的那種喧鬧與塵囂。我找了個地方坐下,靜靜地看著他們那足以震撼心靈的長身叩拜。

“您好,請問你們要這樣叩多少個啊?不累嗎?”我無知地開始了和一個暫時休息的朝拜者說話,他大約三十來歲。

“不累,不累,我們的生命都是佛祖給的,叩點頭哪裏會累啊,不累不累。”他笑著回答我。

“您看您的手還有膝蓋,都受傷了,要不要看一下醫生啊?要不然會感染的。”

“謝謝您,我們藏族人不會感染,我們心中有佛,佛能治所有的病,腦子裏的病也能治。這西藏,是佛的國,好大好大,離天近得很,沒有汙染。”

“那要怎樣才能做到心中有佛呢?”

“當你心裏想著幫助別人的時候,你就是佛。”

佛就是善,我似懂非懂地點著頭,繼續問道:“你是哪裏人啊?是專門過來拜佛的,還是拉薩本地人呢?”

“我是來磕頭的,走好幾百裏地。我是牧民,這次賣了一些羊、一些牛,然後我把賣的錢全帶來了,獻給廟裏,把佛像修得大大的。再過兩年,我還能賺更多的錢,獻給佛。五年前,我就獻過,那次,活佛為我摩了頂,那可是我最大的榮譽啊,我高興得都哭了。我妻子,騎馬傷了腿,活佛摩了我的頂後,她的腿就好了。佛祖很靈驗的,他能夠保佑我們。”

“那,你都把錢捐給寺廟了,你們怎麼生活啊?”

“除了吃的、用的和住的,財產都應該奉獻給神佛。財產多餘了,人就要產生貪心的念頭,就會作惡。您看那根柱子下的老太太,牙都沒有了,還邊笑邊吃糌粑,她比我還窮吧,可她活得高興,因為她除了佛之外,就沒多餘的東西了。你們可能不理解她為什麼高興,又髒,又無依無靠,吃東西都艱難,還高興個啥?不相信?您過去問問她,您伸手要她的糌粑和裝糌粑的那個碗,她馬上就會給您,因為您是在幫她,給她機會積德行善,這樣她就接近了佛。她不會要您的錢,如果您扔在地上,她看都不會看。”

此時,老太太剛好望向我們。我看到了她的正麵,深壑的皺紋和白發告訴我,她至少有七十歲了。令我感動的是她的那雙眼睛,像是太陽下的水,一下子就湧到我心裏麵去了,那是一種無法言喻的情感和震撼。

隔著老遠,她麵對著我合起雙掌。我手忙腳亂地也趕緊站了起來,將兩手放在胸前合上。

男子在身邊衝我點點頭,微微的笑容就像孩子一樣。不,那笑容比一般的孩子還純潔,他是天堂的孩子,那位老太太也是天堂裏的孩子。

那一幕,我突然感覺像是在做夢,夢到的那個地方,就是天堂。

因為不想耽誤他太多時間,他還得繼續朝拜,於是我不得不停止和他對話。

在西藏,人們的佛是沒有“紅塵”的。他們把財產或所得都捐獻給寺廟,有的還把家裏最聰明最有出息的孩子送去侍奉佛,物質的東西對他們沒有任何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