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世界是個圈(1)(3 / 3)

似乎習慣於去看紛雜的人群,時而坐在星光大道外的座椅上,時而坐在中環的馬路邊上,我當自己是在靜靜地欣賞一次車展,又自認為把這當作一種藝術。在路上走的人,總會有幾個腦子不正常的(別人總這麼認為),很多時候我就覺得自己腦子不正常,覺得跟主流群體相差的不止一點。用文藝點兒的話來說就是我有自己的思想,用不好聽的話來說就是我這人不靠譜。在這奢華的地方,盡管我隻行走於馬路,但時刻保持著警惕的神經,不敢單獨在有煙灰缸處吸煙,不敢在路邊隨便坐下休息,不敢散漫停滯,甚至不敢大聲說話,哪怕是自言自語,隻希望能讓麻煩遠離自己。

入夜,我爬上了山頂淩霄閣。香港的夜景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美最繁華的。高樓大廈競相爭豔,霓虹燈耀眼的光芒盡情地閃爍著,好似能把整個天空照亮。百層大廈直指雲霄,車流湧動的馬路如一條滾動的金色河流。整個維多利亞港灣成了最名副其實的不夜港,就連海港碼頭遠遠望去也是金碧輝煌。海麵上被倒影折射得和大地的顏色一樣。光用“震撼”二字著實不能形容此時我所見。我找了一處適合觀光的地方,坐在那兒細細地看著每一座大廈,想尋到一座我心目中最美的,可是最後居然發現,這裏的每一幢樓的夜景都是令我如此喜愛。淩晨,燈光開始逐漸變暗。也許,黯淡的時光裏,陪伴它們的將會是另一群人。我們用心做到最好,但總會有

瑕疵,這些小瑕疵在他人麵前被我們有意遮擋,別人看不到,隻有到了深夜,才會獨自體會。別人眼中所見到的你是光鮮亮麗的,而剩下的所要承受的苦痛還得自己去扛。笑,人人陪笑;哭,獨自垂淚。

晚上,我就在山頂找了一處空地紮營,那像是徒步上山途中的一個休息站,有兩把座椅和一個畫報欄。對於我來說,這是一處相當完美的營地了。帳篷拉鏈一打開,望見的就是維多利亞港全景。身處綠樹中,背靠青山,還有不知名的鳥兒一刻不停地叫著與我為伴,我就這樣坐在帳篷裏看了一整晚的夜景,直到眼皮打架實在支撐不住了,才躺下睡去。

次日清早,我在鳥兒們更歡快的叫聲中醒來。收拾帳篷的時候,那些爬山晨練的人已經一個接著一個上來了。收拾完之後,我又忍不住站在那裏繼續看了半個小時。

“你還不快走?這裏不讓搭帳篷的,被管理人員看到或者被舉報,要罰款五千元的。”一位爬山中途休息的女士善意地提醒著我。

我道謝後趕緊開溜。

後來還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當時我身上已經沒有錢了,那時又沒法去掙,在準備離開香港的時候,身上隻剩一百塊左右了。後來查了一下列車時刻表,有京九快線的火車會在深圳停留,而且票價隻需要三十幾元港幣。我心中那叫一個美啊。歡天喜地地跑去火車站買票時才被告知,在深圳會停車,但不會上下客,票是賣全程的,不存在中途下站這麼一說。天啊,這該怎麼辦?身上就剩下事先準備的三十幾塊港幣,難道離不開香港了嗎?在車站著急了半個小時後,我想起了以前工作時辦理的信用卡,從出門旅行開始就一直帶在身上沒用過,此時剛好應急,便用信用卡透支了一些車票錢,順道去超市買了兩罐啤酒和兩袋榨菜當作路上的夥食,就這樣搭著火車直接去北京了。

在我們有能力的時候要多出點兒力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即使有一天自己跌倒,世界也會因為你曾經的善舉而對你永不拋棄。——小記

有誰曾經跟我一樣,第一次到達北京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急忙前往天安門?

北京這座城市,作為祖國的心髒,無數人從各地紛至遝來,想在此一展抱負,“北漂”這個詞不知什麼時候已成了這些外地人來尋夢的標簽。年少時,我也曾幻想過從家鄉來北京發展,甚至還幻想過離家時要充滿雄心壯誌地對家鄉人說一句“混不好我就不回來了”。可是,我明白現實的困境與艱難,所以到最後,夢依舊是夢。可是還有那麼多青年,他們背著行囊,帶著夢想,坐著火車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開始漂泊,生存,立根,最後打拚了大半輩子,卻發現居然無法在這裏買上一套房子,拿上一個北京戶口本。生活終歸不會太如人所願,多少執著追夢的年輕人被歲月消蝕掉了激情,又有多少人因為生活而忘記了自己當初的夢想。到最後容顏變老,時空移換,人還是那個人,隻是額頭上多了皺紋,心中多了感歎,時不時地還會對著自己曾經的故事苦笑一番。結局,很多時候都不會太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