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掠影
一年一度的潑水節,素來就非常迷人,吸引了海內外許多遊客,不遠千裏來到西雙版納,一睹傣家人的潑水盛況。我是在版納部隊長大的,耳聞了許多關於潑水節的趣事,可一次都沒有參加過。耳聞不如目睹,今年的潑水節,我是一定要參加的。正好,團部的車今天要去勵擺寨,我可以借此機會親身體驗一下潑水的感受。
汽車在大道上奔馳,看到窗外一閃而過豔裝的傣家小姑娘,我心中湧出無限的興奮和新奇。
潑水節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在過節期間,人們互相潑水祝福。緬甸、泰國、老撾等國也過此節。我國的傣族在傣曆六七月(清明節後10日左右)歡度潑水節。而版納是傣族的主要居住地,最大的潑水節也就在此地舉行。
下了車,走在減擺寨的林蔭小道上,沿路參天的古樹遮蔽了陽光,隻聽得樹林裏傳來呼呼的風聲,風裏夾帶著野花的首鬱和野果的清香,多麼迷人,多麼醉人!
再過一段就是減擺寨竹林。這不隻是竹林,還是果林,栽種的都是亞熱帶特有的果樹:芭蕉、香蕉、橘子、黃果、袖子、芒果、椰子、擯榔……
來到獨木橋邊,這是到寨子的必經之路。望著橋下湍急的流水,使人發顫。傣家人說,能走過獨木橋才算勇敢的人,由此可見傣家人的勤勞勇敢。
走過獨木橋,眼前出現一派繁榮景象:熙熙攘攘的人群,花花綠綠的筒裙,星星點點的小棚架下更是別有風味:有賣粽子的,有賣糯米飯的,有賣涼雞的,有賣米線的,有賣甘蔗酒的,還有許多亞熱帶特有的水果,一字擺開。那又香又大的波蘿蜜,那散發著陣陣清香的橘子,還有……簡直讓你站在那兒不想走。那手銀、那耳環、那項鏈的光彩仿佛比以前更加鮮豔奪目,更加金光燦燦,耀眼迷人。
你瞧那位少女,身著質地考究的筒裙:紅紅的,像一團燃燒的火焰;那襯衫,像蟬翅,又像彩蝶的翅膀,輕柔而美麗,簡直跟舞台上的少女沒什麼兩樣。紅的、黃的、綠的、藍的……一塊七彩的天地,一個花團錦簇的世界。
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趕擺,而潑水節期間的趕擺是最熱鬧的,給潑水節增添了斑斕的色彩。
另一個吸引人的項目就是放“高升”。勇敢的小夥子舉著火把,爬上事先準備好的十多米高的竹竿上點火,竹筒裏的“高升”就“哩”的一聲飛出竹筒,衝向天空。“高升”是一種類似禮花的東西,這是傣家人自製的,真是巧奪天工。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財富,用智慧豐富了幸福生活。
潑水節最為有趣的當然也就是潑水了。人們都願意把水潑給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人,大家還互相潑,互相祝福。最興奮的還是那些小夥子和大姑娘,他們潑得可真賣力,把一盆盆水端到人群中,從頭到腳把別人澆個透。真是躲也沒處躲,藏也沒處藏。
舉起相機,想把這個快樂場麵留下,冷不防一盆水把我和相機澆了個透。要在平時,那還得了?可這是過節,過潑水節,到處是一片歡聲笑語。
水,到處都是水,設得你睜不開眼,潑得你慌了神。水潑出了豐收的希望,潑出了富裕的祝福。
一盆盆水像一朵朵閃閃的銀花,歡迎遠道而來的朋友,歡迎他們來看一看傣家人的“風習”。
水還在潑,歌還在唱,打響了腳鼓,敲響了錯鑼。
跳起了孔雀舞,他們在和孔雀比美,為歡樂歌舞,為幸福生活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