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先生:
文宣王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聖誕,香港恭祝,向稱極盛。蓋北方僅得東鄰鼓吹,此地則有港督督率,實事求是,教導有方。僑胞亦知崇拜本國至聖,保存東方文明,故能發揚光大,盛極一時也。今年聖誕,尤為熱鬧,文人雅士,則在陶園雅集,即席揮毫,表示國粹。各學校皆行祝聖禮,往往歡迎各界參觀,夜間或演新劇,或演電影,以助聖興。超然學校每年祝聖,例有新式對聯,貼於門口,而今年所製,尤為高超。今敬謹錄呈,乞昭示內地,以愧意欲打倒帝國主義者:——
乾 男校門聯
本魯史,作《春秋》,罪齊田恒,地義天經,打倒賊子亂臣,免得赤化宣傳,討父仇孝,共產公妻,破壞綱常倫紀。
墮三都,出藏甲,誅少正卯,風行雷厲,鏟除貪官悍吏,訓練青年德育,修身齊家,愛親敬長,挽回世道人心。
坤 女校門聯
母憑子貴,妻藉夫榮,方今祝聖誠心,正宜遵懍三從,豈可開口自由,埋口自由,一味誤會自由,趨附潮流成水性。
男稟乾剛,女占坤順,此際尊孔主義,切勿反違四德,動說有乜所謂,冇乜所謂,至則不知所謂,隨同社會出風頭。
埋猶言合,乜猶言何,冇猶言無,蓋女子小人,不知雅訓,故用俗字耳。輿論之類,琳琅尤多,今僅將載於《循環日報》者錄出一篇,以見大概:——
孔誕祝聖言感 佩蘅
金風送爽。涼露驚秋。轉瞬而孔誕時期屆矣。邇來聖教衰落。邪說囂張。禮孔之舉。惟港中人士。猶相沿奉行。至若內地。大多數不甚注意。蓋自新學說出。而舊道德日即於淪亡。自新人物出。而古聖賢胥歸於淘汰。一般學子。崇持列寧馬克斯種種謬說,不惜舉二千年來炳若日星之聖教。摧陷而廓清之。其詆人也。不曰腐化即曰老朽。實則若曹少不更事。鹵莽滅裂。不惜假新學說以便其私圖。而古人之大義微言。儼如肉中刺。眼中釘。必欲拔除之而後快。孔子且在於打倒之列。更何有孔誕之可言。嗚呼。長此以往。勢不至等人道於禽獸不止。何幸此海隅之地。古風未泯,經教猶存。當此祝聖時期。濟濟蹌蹌一時稱盛耶。雖然。吾人祝聖。特為此形式上之紀念耳。尤當注重孔教之精神。孔教重倫理。重實行。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由近及遠。由內及外。皆有軌道之可循。天不變道亦不變。自有確鑿之理由在。雖暴民囂張。摧殘聖教。然浮雲之翳。何傷日月之明。吾人當蒙泉剝果之餘。傷今思古。首當發揮大義。羽翼微言。子輿氏謂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生今之世。群言淆亂。異說爭鳴。眾口鑠金。積非成是。與聖教為難者。向隻楊墨。就貴詞而辟之。為吾道作幹城。樹中流之砥柱。若乎張皇耳目。塗飾儀文。以敷衍為心。作例行之舉。則非吾所望於祝聖諸公也。感而書之如此。
香港孔聖會則於是日在太平戲院日夜演大堯天班。其廣告雲:——
祝大成之聖節,樂奏鈞天,彰正教於人群,歡騰大地。我國數千年來,崇奉孔教,誠以聖道足以維持風化,挽救人心者也。本會定期本月廿七日演大堯天班。是日演《加官大送子》、《遊龍戲鳳》。夜通宵先演《六國大封相》及《風流皇後》新劇。查《風流皇後》一劇,情節新奇,結構巧妙。惟此劇非演通宵,不能結局,故是晚經港政府給發數特別執照。演至通宵。……預日沽票處在荷李活道中華書院孔聖會辦事所。
丁卯年八月廿四日, 香港孔聖會謹啟。
《風流皇後》之名,雖欠雅馴,然“子見南子”,《論語》不諱,惟此“海隅之地,古風未泯”者,能知此意耳。餘如各種電影,亦複美不勝收,新戲院則演《濟公傳》四集,預告者尚有《齊天大聖大鬧天宮》,新世界有《武鬆殺嫂》,全係國粹,足以發揚國光。皇後戲院之《假麵新娘》雖出鄰邦,然觀其廣告雲:“孔子有言,‘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請君今日來看《假麵新娘》,以證孔子之言。然後知聖人一言而為天下法,所以不愧稱為萬世師表也。”則固亦有裨聖教者耳。嗟夫!乘桴浮海,曾聞至聖之微言,崇正辟邪,幸有大英之德政。愛國劬古之士,當亦必額手遙慶,恨不得受一廛而為氓也。專此布達,即頌輯祺。
聖誕後一日,華約瑟謹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