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龍之介(1 / 1)

芥川龍之介(Akutagawa Riunosuke)生於一八九二年,也是東京大學英文學科的出身。田中純評論他說:“在芥川的作品上,可以看出他用了性格的全體,支配盡所用的材料的模樣來。這事實便使我們起了這感覺,就是感得這作品是完成的。”他的作品所用的主題,最多的是希望已達之後的不安,或者正不安時的心情。他又多用舊材料,有時近於故事的翻譯。但他的複述古事並不專是好奇,還有他的更深的根據:他想從含在這些材料裏的古人的生活當中,尋出與自己的心情能夠貼切的觸著的或物,因此那些古代的故事經他改作之後,都注進新的生命去,便與現代人生出幹係來了。他在小說集《煙草與惡魔》(1917)的序文上說明自己創作態度道:

“材料是向來多從舊的東西裏取來的。……但是材料即使有了,我如不能進到這材料裏去,——便是材料與我的心情倘若不能貼切的合而為一,小說便寫不成。勉強的寫下去,就成功了支離滅裂的東西了。

“說到著作著的時候的心情,與其說是造作著的氣分,還不如說養育著的氣分〔更為適合〕。人物也罷,事件也罷,他的本來的動法隻是一個。我便這邊那邊的搜索著這隻有一個的東西,一麵寫著。倘若這個尋不到的時候,那就再也不能前進了。再往前進,必定做出勉強的東西來了。”

《鼻子》(Hana)見小說集《鼻》(1918)中,又登在羅馬字小說集內。內道場供奉禪智和尚的長鼻子的事,是日本的舊傳說。

《羅生門》(Rashōmon)也見前書,原來的出典是在平安朝的故事集《今昔物語》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