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十月的秋暖之日,廚川夫人和矢野君和我,站在先生的別邸的廢墟上,沉在散漫的思想中的時候,掘土的工人尋出一個栗色紙的包裹,送到我們這裏來了。那就是這《苦悶的象征》的原稿。
《苦悶的象征》是先生的不朽的大作的未定稿的一部分。將這未定稿遽向世間發表,在我們之間,最初也曾經有了不少的議論。有的還以為對於自己的著作有著鋒利的良心的先生,怕未必喜歡這以推敲未足的就是如此的形式,便以問世的。
但是,本書的後半,是未經公表的部分居多。將深邃的造詣和豐滿的鑒賞的力量,打成不可思議的融合的先生在講壇上的豐采,不過在本書裏,遺留少許罷了。因了我們不忍深藏筐底的心意,遂將這刊印出來。
題名的《苦悶的象征》,是出於本書前半在《改造》誌上發表時候的一個端緒。但是,隻要略略知道先生的內生活的人,大約就相信這題名用在先生的著作上,並沒有什麼不調和的罷。因為先生的生涯,是說盡在雪萊的詩的“They learn in suffering what they teach in song.”這一句裏的。
當本書校訂之際,難決的處所,則請教於新村出、阪倉篤太郎兩先生。而且,也受同窗的朋友矢野峰人氏的照應,都在此申明厚的感謝的意思。
本書中的《創作論》分為六節,雖然首先原有著《兩種力》、《創造生活的欲求》等的標記,但其餘的部分,卻並未設立這樣的區分。不得已,便單據我個人的意見,分了節,又加上自信為適當的標題。此外關於本書的內容和外形,倘有些不備之處,那就是因為我的無知無識而致的:這也在此表明我的責任。
十三年二月二日,山本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