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朝鮮倭亂(3 / 3)

我想說的話在那一刻停噎住了。我頹然倒在龍椅上,腦中隻回憶起我新生的當晚,那個因為我的饑渴而無辜死去的女子。我仿佛又看見她的身影,她的靈魂,在我身邊縈繞不休,空氣中蔓延著她飄渺的呼喚與淒涼的眼淚。

“顧憲成,我決定去前線給李如鬆督軍。你馬上起草密詔給李如鬆,除了他誰也不能知道我的行蹤。我離開的這段時間國事由你負責。”

他抹去眼淚,沉默著的等待我下麵的話語。他很清楚我離開的真正原因。“是的,顧憲成。我要離開你些許日子,有些事情我需要單獨想一想。”

18

遼東已經下了很久的雪。凜冽的寒風在軍營中縈繞,正是瀚海闌幹百丈冰的時節。我以朝廷督軍的身份,坐在帳篷中享受黑夜。血族的身份給予我出色的敏捷,至少除了那位成為我的獵物的倭寇,沒有人注意到在晚霞之下,我越過鴨綠江潛入倭首小西行長的軍營,看遍他的軍隊與裝備,並將一個倭寇作為今夜的盛宴。

我在營帳裏的等待李如鬆來見,這是我早在密詔裏說好的。

帳篷的卷簾被掀開,李如鬆身著冰冷的護甲緩緩走來。“拜見聖上。”我聽出他聲音裏的不卑不亢,聽出他護甲下的傲骨與火熱的靈魂。

和我上次見到他時一樣,他蒼白幹淨的麵龐,總會讓人誤認他是一位飽讀聖賢經典立誌重整朝綱的狂生。可他眉宇間的孤傲與眼神中的明亮,讓我把剛準備說出的慰問咽了回去。這不是一個要人監督的人,這是個胸中百萬甲兵的天才。

“聖上,末將認為前線危險,您應趁早回宮,等待末將的捷報。”果然是來者不善,我默念著。他說得對,前線萬分危險。我已親身感受到倭寇的氣焰與他們十裏聯營的勢力,以及地圖上那等待我們三萬軍隊列次攻下的城池。

“李如鬆,你膽敢這樣和朕說話。”機敏的李如鬆迅速聽出我表現出的憤怒的虛假,用誠懇但不失孤傲的微笑回應我。“末將有一事相問。”還未等我點頭同意,他已經說了下去。“聖上為何終日不上朝議事?若說內閣可以管理,聖上不需勞心,又何必前來督軍?”

果真是名將之子,目光敏銳獨到。我用血紅的眼睛凝視著他,又拿起桌上一柄燭台,讓蠟燭的光芒照耀我的麵龐。李如鬆看得很仔細,透過瞬間驚訝的表情,卻迅速化回日常的鎮定和孤傲的氣質。他隻是心領神會,竟沒有後退一步。

“我在少年時,所居城中有一次類似的災禍。夜裏萬籟俱寂,然而街道上卻橫陳著很多屍體。屍體全身隻有脖頸上有一道被撕開的傷口,就是因為失血過多而死。”

我倒抽一口冷氣。“李如鬆,你還知道些什麼?”

“也沒有多少了。”他對我說話的聲音其實相當的舒緩溫柔,可是在我聽來有如愁雲慘淡的鋒利劍刃,刀刃沾著的白雪上滴落這殷紅的鮮血。“我隻聽到有老人說是一群黃發紅眼的怪物,眼窩深陷,麵色蒼白,瘦弱卻矯健敏捷。而其他的,老人也諱莫如深。”

真相就是這樣。我沒有繼續聽到他的聲音。他的沉默刺痛了我的靈魂,我突然大聲的向他怒吼,“你說朕該怎麼辦!朕又能怎麼辦?”

他向我作揖。“聖上,您不用因為您的天性而痛苦。末將隻希望您能一直分出精力,考慮這天下黎民和萬裏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