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農家書屋”工程書係三、育苗技術3.常用西葫蘆嫁接砧木品種(1)黑子南瓜:根係強大,莖圓形,分枝性強。其根抵抗低溫能力強。西葫蘆根係在溫度10℃時停止生長,而黑子南瓜根係在8℃時還可以生長根毛。黑子南瓜嫁接苗比自根苗素質高,生長旺盛,抗逆性強,前期產量和總產量均比自根苗顯著增產。

(2)中原共生Z101:鄭州中原西甜瓜研究所利用國外種質資源通過遠緣雜交育成的砧木新品種。中原共生Z101較黑子南瓜優點突出,表現發芽勢強,出苗整齊,髓腔緊實,嫁接親和力強,根係發達,吸水吸肥力強,植株生長旺盛,抗寒,耐熱,低溫條件下生長迅速,中後期不早衰。抗枯萎病,耐根結線蟲病。本品種不同於一般黑子南瓜,對西葫蘆品質、風味無任何影響,最大限度保持原品種特性,同時表現坐瓜提前、坐果率高,瓜條順直,單瓜重增加,顏色濃綠有光澤,商品價值高。提早上市,采收期延長,從而產量比黑子南瓜作砧木提高30%。

(3)特選新土佐砧木:日本引進的雜交一代南瓜(筍瓜與中國南瓜的種間雜交種),生長勢強,吸肥力強,與西葫蘆親和力很強,耐熱,耐濕,耐旱,低溫生長性強,抗枯萎病等土傳病害,適應性廣。苗期生長快,育苗期短,胚軸特別粗壯。很少發生因嫁接而引起的急性凋萎,能提早成熟和增加產量,比自根苗減少氮肥30%。

(4)白皮黑子:生長最強健,種子黑色,用作西葫蘆的根砧。西葫蘆嫁接其上,低溫生長性強,吸肥力強,抗土壤病蟲害能力強,可使西葫蘆提早結果,結果良好,產量增加。

(5)壯士:壯士屬中國南瓜,生性強健,根部抗鐮刀菌病“農家書屋”工程書係…………■47害、枯萎病、萎凋病等,適於作西葫蘆的根砧,親和性良好。因南瓜根砧吸肥、吸水力強,低溫生長性亦強,故可使嫁接其上的西葫蘆生育結果更佳。

(6)共榮:利用抗病性南瓜共榮作根砧,西葫蘆嫁接其上,不但可以連作栽培,且嫁接親和性良好,接活率高,低溫生長性強,吸肥力強,嫁接後生育結果良好,產量高,對西葫蘆品質無不良影響。

4.苗床的設置嫁接西葫蘆要設置3個苗床。第1個是西葫蘆苗床,第2個是黑子南瓜苗床,第3個是栽植嫁接苗的苗床。前兩個育苗床按東西向建成寬1.5米、高出地麵7厘米的畦,長度可按苗多少而定。西葫蘆苗床最好建在大棚入口處,以利通風煉苗,育成壯苗。南瓜需要溫度高一些,宜建在大棚裏邊。嫁接苗床,按南北向,建成2.5米寬、高出地麵7厘米的畦,長度視嫁接苗多少而定。3個苗床的培養土質量一樣,其比例是:3份園田土、1份腐熟的圈肥,拌勻過篩,運進棚內做畦。嫁接苗床可施入少量磷酸二銨化肥(每畝大棚用2.5~3千克)。

5.西葫蘆、黑子南瓜的播種方法比較恰當的播種方法是:先取黑子南瓜種,在陽光下曬幾個小時,然後放在70℃的熱水中浸種,不停地攪動,直到水溫降到15℃時,搓掉種皮上的黏液,再換上15℃的溫水,浸泡12小時。然後撈出,放在消過毒的濕布中(外包一層地膜),在29℃的環境中進行催芽。

當黑子南瓜有50%的種子露白時,馬上浸泡西葫蘆種。

48■…………“農家書屋”工程書係三、育苗技術先將曬過的西葫蘆放入55℃的溫水中不停地攪動,直到溫度降到15℃,用手搓掉種皮上的黏液,再換上15℃的溫水浸泡8小時,撈出。和黑子南瓜種一起,播入各自的苗床。

先將苗床灌透水,水滲下2\/3時,將種子逐個撒在苗床上。黑子南瓜種子的距離在1~1.5厘米,西葫蘆種的距離是2~3厘米。種子撒完以後,蓋上土,厚度掌握在2.5厘米。覆土蓋完蕩平,噴辛硫磷農藥300倍液,防治地下害蟲。然後蓋上地膜,地膜以上再蓋拱膜。拱棚內溫度控製在29~31℃。應經常觀察苗床,視出苗情況進行兩種拱棚的溫度調節,使兩種苗同時出齊。

6.最佳嫁接時期兩種苗子都出到2\/3時,揭去地膜,撤去拱膜,適當通風煉苗,使苗子健壯。待兩種苗子的子葉接近平展(呈“V”形)、真葉未露時是嫁接的最好時機。如果錯過這個時機,西葫蘆苗莖空,嫁接成活率降低。在培育苗子的過程中,如果氣溫較高,苗床水分蒸發快,會發生“幹皮”現象,可在清晨用噴霧器或噴壺灑水,保持苗床土壤濕潤。臨到嫁接,要提前準備好需用的工具,如刮臉刀、竹簽、嫁接夾、水、鐵鏟、蓋嫁接苗的薄膜等。嫁接時,無論苗子多少,都要求一天嫁接完,若等到第2天,西葫蘆苗莖可能會空,嫁接不易成活。

7.靠接的技術要點靠接方法,操作簡單,容易掌握,成活率高。具體操作規程是:用竹簽將兩種苗子取出,以南瓜作砧木,先將南瓜苗的頂心剔除,從子葉下方1厘米處,自上而下割一半深,刀口要適“農家書屋”工程書係…………■49當長一點,割完後輕輕握於左手。再取西葫蘆苗從子葉下方1.5~2厘米處,自下而上割一半深,刀口也要適當長一點。然後把兩棵苗子的切茬對好,夾上嫁接夾,立即栽植到第3個苗床(圖11)。嫁接速度要快,切茬要對得準,夾子要夾西葫蘆的一麵,接好的苗立即進行栽植,邊栽邊蓋拱棚膜。

栽植方法:用小鐵鏟在育苗床按東西向、以15厘米的株行距,開5厘米深的溝,澆足水。水滲到2\/3時,把嫁接苗的根輕輕按入泥土中,注意把兩條根分開,然後把溝填平(不要埋住嫁接夾,刀口絕對不能濺上水或沾上泥),邊栽邊蓋拱棚膜,大圖11西葫蘆嫁接操作過程a.砧木與接穗b.砧木與接穗處理c.嫁接d.斷根1.南瓜苗2.西葫蘆苗3.摘除生長點4.嫁接夾棚頂放草苫遮光。嫁接苗床內溫度掌握在25~30℃。

50■…………“農家書屋”工程書係三、育苗技術8.嫁接苗栽植後的管理西葫蘆嫁接後宜采用適當的遮陽保濕、保溫方法進行管理。

(1)控溫:嫁接後的溫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溫17~20℃。

(2)遮光:嫁接後依天氣和苗子的情況決定遮陽的方法。一般采用舊薄膜加麥(稻)草遮光,嫁接後頭3天不見光,不通風。3天後在日出和日落前適當揭開草苫透光,使苗子見一些弱光,以後逐漸加大透光量。待6~7天接口愈合後白天可不再覆蓋。在見光的同時還要注意保濕。

(3)保濕:嫁接後苗床隨即用舊塑料覆蓋,封閉四周,保持空氣相對濕度85%~90%。5~6天後可以開始小通風,並逐漸降低濕度。10天後開始大通風,通風時應注意加大通風量,防止在通風時出現萎蔫。一旦出現萎蔫,應及時遮光噴水,停止通風。

(4)斷根:依據傷口愈合情況,於嫁接後5~7天可進行試探性斷根處理。即把接口下西葫蘆莖用手捏劈。如果在晴天中午西葫蘆的苗子不萎蔫,說明上下已接通,完全愈合,水分能上下進行正常運輸,可去掉夾子,沿接口下方用剪刀或刀片把接穗(西葫蘆)莖切斷進行斷根,即形成一棵完全獨立生活的嫁接苗子。若用手捏劈後開始打蔫,說明還沒有完全愈合,可再停1~2天。仔細觀察接口處,並輕輕地搖動,若離開說明沒有接活,沒接活的苗子不能定植。

嫁接斷根後的管理與西葫蘆自根苗相同,嫁接後10~15天進行幼苗鍛煉,當嫁接苗具有3葉1心時可移栽定植。

“農家書屋”工程書係…………■51移栽前這段時間要注意的問題是:①嫁接時棚內絕對不能進風,嫁接後立即栽植到苗床,馬上蓋拱棚膜。②嫁接苗栽植時,嫁接夾子的方向要一致,這樣便於斷根。③栽植時土不要埋住嫁接夾,否則,西葫蘆很快生出次生根,達不到嫁接目的。

嫁接苗在管理中,如果出現“幹皮”現象,需要澆水,要采用溜水的方法,切忌噴灑,以防水入傷口造成感染。

栽植後3天之內,最好不要澆水,以後注意通風煉苗。

(三)巧用愛多收培育壯苗大棚西葫蘆生產的第一關是培育壯苗。健壯的幼苗,在同樣的肥水和管理條件下可以提高1\/3的產量。

在進行種子消毒時,可用愛多收3000倍液浸種。愛多收能有效地促進種子發芽並提高發芽率,使發芽整齊,培育出健壯幼苗。

發芽期的管理目標是苗全、苗齊、不徒長,要每7天噴施愛多收6000倍液一次,使幼苗根係發達,保證幼苗健壯生長。同時控製好冬暖大棚內白天與夜間的溫度,保持一定的溫差。定植前注意煉苗。

移苗時期宜早不宜晚。移苗時應采取護根措施,要澆透底水,舒展根係。移苗後應提高冬暖大棚內溫度,並噴施愛多收6000倍液1~2次,加快緩苗速度,降低死苗率。

西葫蘆幼苗緩苗後,進入迅速生長階段。此時西葫蘆幼苗應以促進花芽分化為目標,控製好溫度。在此階段要每30天噴施愛多收6000倍液2~3次,以促進營養生長和花芽分52■…………“農家書屋”工程書係三、育苗技術化,防止幼苗徒長和老化。

在西葫蘆幼苗階段,還要防凍害,遇有寒流時,應提前噴施愛多收5000倍液一次,以預防凍害,並做好防寒保溫。如遇嚴重凍害,迅速噴施愛多收4000倍液2~3次,可解除或緩解凍害所帶來的傷害。

(四)讓西葫蘆多開雌花(1)乙烯利處理:當瓜苗長到3~4片真葉時,用150毫克\/千克乙烯利噴灑植株,每隔10~15天噴一次,共噴3次,可增加雌花,減少雄花,提早成熟7~10天,增加產量20%左右。

應用乙烯利控製西葫蘆雌雄花需注意的幾個問題:①必須與栽培措施相結合。應用乙烯利處理西葫蘆固然能多開雌花、多結果,但在肥水條件不能滿足時,其瓜小,結瓜率低,並不能獲得高產。因此,應用乙烯利後要加強肥水管理,促進植株生長良好,方能達到增產的目的。

②把握好使用時期。乙烯利應用時期至關重要,其使用最適時期取決於西葫蘆的發育階段和應用目的。乙烯利用於瓜類誘導雌花形成,必須在幼苗期噴施,西葫蘆為3~4葉期,過遲用藥,則早期花的雌雄已定,達不到誘導雌花的目的。

③注意用藥濃度和使用部位。乙烯利使用的濃度不能過高或過低,一定要按照使用說明書操作,否則不但不能增產,還會造成其他不良後果。使用部位一般為幼苗期葉麵噴施,噴灑過程中不要重複噴。在西葫蘆上應用乙烯利處理時,噴施過的植株雄花減少,故一定要留少量植株不噴施,以利授粉結瓜。

“農家書屋”工程書係…………■53(2)遮陽處理:西葫蘆是短日照作物,縮短光照能使雌花增多。具體做法是:在西葫蘆花形成前,利用黑紙、草苫等物搭在棚架上遮陽,把每天的日照控製在8~9小時之內。

(3)增加水分和氮肥:西葫蘆種在相對濕度為80%的土壤中,要比種在相對濕度為40%的土壤中產量高1倍多。在西葫蘆早期發育中提供充足的氮肥,也可以增加雌花的數量。

(4)二氧化碳氣體調節: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不僅可抑製瓜苗呼吸作用,而且可提高光合效率,對雌花形成十分有利。當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達0.1%時,雌花的比例就顯著提高;當二氧化碳含量達1%時,雌花分化率可達100%。苗期在棚內熏煙,並保持密閉2~3個晝夜,增加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也有較好的效果。

54■…………“農家書屋”工程書係四、主要栽培模式西葫蘆四季生產周年供應,必須考慮市場需求、不同季節的茬口安排和西葫蘆對環境條件的要求,結合當地的生產條件、市場形勢,選擇適宜的栽培茬口,以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在壽光主要有冬春茬、早春茬和秋冬茬3種栽培模式。

(一)大棚西葫蘆冬春茬栽培技術1.品種選擇一般選擇植株低矮、株型緊湊,側枝少,耐低溫、弱光的早熟矮生西葫蘆類型品種,如早青1號、阿太1號、灰采尼、濰早1號、超早青等。

2.育苗(1)確定適宜的播種時間:利用大棚進行西葫蘆的嫁接栽培,目的是讓西葫蘆在元旦前幾天上市,春節前後大量投入市場,提高產量和經濟效益。根據實踐觀察,從育苗到收摘第1茬瓜需要35~40天時間,這樣,最適宜的播種期是10月10~15日。播種偏早,氣溫高導致棚溫難以控製,瓜苗容易出現徒長,花芽分化不良,雌花出現晚,植株細弱而不健壯,影響產“農家書屋”工程書係…………■55量。播種偏晚,寒流不斷侵襲,所需溫度、光照達不到植株發育要求,瓜苗生長緩慢,結瓜期延後,推遲上市時間,春節前收獲量少,影響經濟收入。因此,要因氣候而宜,不可強求一律,在山東壽光,一般在10月上旬左右播種為宜。

(2)育苗應掌握的要點:冬春茬西葫蘆應采用雲南黑子南瓜作砧木進行嫁接育苗。

3.定植大棚西葫蘆在冬春茬栽培時,一定要考慮到其整個生育期間的環境條件。該茬栽培溫度低、光照少,易感病,故從播種到采收都應該考慮到這些特殊性。定植方式也是減輕病害、提高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定植前可按80厘米的寬行、60厘米的窄行做成寬80厘米、高20厘米的小高壟,在壟上開雙溝,溝距60厘米,然後將去掉容器的苗子擺入壟上小溝中,每個苗子周圍澆水1.5~2千克,然後用土將苗子所處的小溝培成小壟,這樣原來的一個大壟就變成了兩個小壟,壟上小壟之間一般50厘米,小壟高15厘米,壟培完後用幅寬1.1米的地膜壓嚴蓋好,最好是先鋪膜後定植。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膜下留小溝的定植模式,小溝為以後膜下暗灌提供了保證,也為減少病害的發生提供了可能。

4.定植後的管理西葫蘆移栽定植以後,很快進入正常的生長,也相繼進入前期和中後期管理。這段時間管理得當,西葫蘆植株健壯,發育正常,可以獲得較高產量,取得較高經濟效益。如果看到苗子已經成活,在管理上掉以輕心,麻痹大意,輕者使植株發育56■…………“農家書屋”工程書係四、主要栽培模式不良,重者前功盡棄,造成經濟損失。在整個大棚的管理中,可按其生長過程劃分為前期管理(春節前)和中後期管理(春節後)。冬春兩季氣候差異很大,西葫蘆在各個生育階段的需求條件也不一樣,所以在管理措施上也不一樣。

(1)前期管理:西葫蘆移栽定植以後的幾天,有一個緩苗期。西葫蘆苗從苗床栽到大棚中,所處的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它的根在移栽過程中,也可能斷掉和受傷。因此,在緩苗期內,要創造一個適宜的條件使其盡快生根。這段時間,大棚內氣溫白天應保持在25~30℃,夜間保持在18~20℃。並選晴天的上午,澆一次緩苗水以利保持濕度。緩苗期過後,要適當降低溫度,白天氣溫應保持在20~25℃,夜間保持在11~14℃,防止秧苗發生徒長,以利雌花的分化,早現雌花,早坐瓜。植株坐瓜以後,棚內氣溫可適當提高,白天氣溫控製在25~28℃,夜間15~18℃,以加速植株生長,提高產量。

嫁接後的西葫蘆最為理想的上市時間是元旦前後的幾天,從單瓜的重量來看,應到300~400克采摘最為適宜。如果采摘過晚,瓜條消耗營養過多,妨礙了植株發育。元旦到春節這段時間,既是北方地區的蔬菜淡季,又臨近春節,精細菜的消費量很大,並且鮮菜也能較長時間的存放和遠銷,行情好、價格高,這時大棚西葫蘆正進入盛果前期。大棚內栽植的延秋直播西葫蘆已到了拔秧階段,嫁接的西葫蘆進入了高產量、高效益的時期,茬口銜接緊密。能在這一個階段內,采取強有力的科學措施,把產量促上去,收入可觀。但春節前雨雪、強冷風不斷出現,給大棚西葫蘆的管理帶來很大難度。

這段時間的管理要求是:延長光照,搞好保溫,適量澆水,力奪穩產。既要注意早揭晚放草苫(兼顧溫度),盡量延長光“農家書屋”工程書係…………■57照時間,如遇特殊氣候變化,也可以在棚內安裝燈泡,給西葫蘆補充光照。為提高西葫蘆葉片的光合效率,可以噴施光合促進劑。連續雨雪、陰天應該考慮利用電、爐火等為大棚加溫。在深冬季節除了在晴朗天氣堅持早揭晚放草苫以外,棚內溫度達不到28℃不要開放風口(多雲天氣溫度達不到27~28℃時,要在中午12時以後放風,縮短放風時間)。溫度降到23℃即迅速關閉風口,使棚內盡可能多地積蓄熱量,以抵禦晚上的嚴寒。無滴膜很容易沾上許多草屑、塵土,要堅持每2~3天擦拭一遍,保持無滴膜的透光率。如果遇到過多的雨夾雪嚴寒天氣,有條件的要在草苫表麵加蓋一層塑料膜,防寒、防雨、防雪、保溫。明火升溫,要注意防止煙害。

春節前後西葫蘆的澆水既要講究方法,注意天氣,又要講究澆水量。方法是:連續出現晴朗天氣,西葫蘆植株健壯不徒長,土壤相對濕度低於85%,看天氣預報往後幾天也是晴朗天氣,這時可以澆一次足水,大溝小溝一塊澆。如果氣候出現大的變化,西葫蘆又很需要澆水,可以隻澆小溝,不澆大溝。西葫蘆棚內的濕度掌握在:土壤相對濕度85%~90%,空氣相對濕度白天75%~85%,夜間90%。棚內土壤濕度過大,地溫又偏低,很容易出現漚根和病害。棚內空氣濕度過大,葉片表麵掛上一層水膜,這層水膜能幹擾氣體交換,阻礙光合作用,並能使葉片蒸騰作用出現障礙,進而影響到整個植株養分和水分的吸收,出現長勢減弱、生育不良,病害也隨之加重。因此,在澆水時,要在晴天的上午澆,下午或者陰天不能澆。澆完水,要把溫度升到28℃才能排風,有利於提高地溫,降低濕度。

澆水後如果遇到陰天和雨雪天氣,可施放煙霧劑殺菌農藥防病。

58■…………“農家書屋”工程書係四、主要栽培模式整蔓是大棚正常的田間管理措施。西葫蘆嫁接技術所采用的是吊繩法整蔓,這樣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棚內空間、光照,加速生長,提高產量。西葫蘆之間長勢不盡一致,有高有矮,需要通過整蔓,把較高的植株落到和整個群體一致,做到互不遮光。主蔓爬到高度1.6米落蔓一次。要注意:落一次蔓一定把底部的老葉打去,帶到棚外。打老葉時或采收瓜條要把傷口離主蔓稍遠一點,否則極易造成感染,爛斷主蔓。

此外,在每天上午8~9時,采下剛剛開放的雄花,去掉花瓣,把雄蕊的花粉輕輕塗在雌花的柱頭上授粉。還可用40~80毫克\/千克的2,4D液塗抹雌花柱頭,也能起到保花保果的作用。若在人工授粉後的第2天再用2,4D處理瓜把和柱頭,效果更佳。

(2)中後期的管理:大棚西葫蘆進入陰曆二月,隨著天氣轉暖而進入盛產期,這時西葫蘆對水肥的需求量加大,同時,隨著澆水次數的增多,受光照、溫度、濕度的變化影響,病蟲害有所加重。這一階段,宜肥水齊攻,防除病蟲害,奪取高產。科學地、充足地施入西葫蘆生長所需要的各種肥料,是奪得高產的關鍵。進入盛果期的施肥方法是:每次澆水前,先把所需追施的肥料放在容器中溶化,澆水時隨水澆入。注意不要澆清水,每次澆水都帶肥。根據長勢的需要,適時追施葉麵肥,以滿足其生長的需要。

利用大棚進行西葫蘆生產,如果有機肥施得足,夜晚分解的二氧化碳會不斷增加。據測定,大棚內在晚上10~12時,二氧化碳含量能增加到800~1000毫克\/千克,這個含量能維持至天亮。草苫拉開以後,陽光照射到棚內,使裏邊的溫度升高,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劇下降,到上午10時以前,棚內二氧化“農家書屋”工程書係…………■59碳含量已降到大氣的自然含量(300毫克\/千克)以下。大棚開始放風以後,棚內棚外的氣體互相流通,二氧化碳含量與大氣平衡。

西葫蘆屬比較特殊的品種,需要的二氧化碳濃度為1000~1600毫克\/千克。二氧化碳氣肥施用時間在拉開草苫後半小時到1小時,到11時結束,共施2~3小時。

用硫酸銨分解法追施二氧化碳氣肥。備好瓷缸、塑料桶、小塑料袋、濃硫酸、碳酸氫銨。以上物料準備好以後,先配製稀硫酸,取水3份(體積)放入瓷缸內,將1份濃硫酸緩倒入缸中,並不斷攪動,直到冷卻到常溫備用。杜絕將水倒入濃硫酸中。具體用法:大棚東西方向每6~7米掛一隻塑料桶,桶內2\/3容積的稀硫酸溶液,稱取一定數量的碳酸氫銨裝入小塑料袋中,紮緊封口,並在袋上紮三四個小孔,放入桶內用重物壓入底部,硫酸與碳酸氫銨化學反應即放出二氧化碳氣體。追施二氧化碳應掌握的原則和注意事項:一是等西葫蘆坐果後施用,隨著葉麵積係數的擴大逐步增加。二是深冬地溫不高於13℃時不宜施用。春節前每7米一隻桶,每桶可放碳酸氫銨150~250克,使棚內二氧化碳濃度這到800~1200毫克\/千克。春節後地溫增高,正值西葫蘆高產期,可適當多施,每桶可放碳酸氫銨250~350克,使棚內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300~1600毫克\/千克。三是掛果多時可適當多施,營養生長過旺、結果較少時要少施或不施。四是要在晴暖天氣施用,陰雨天不宜施。年前年後可連續施用50~70天。以後則不需要再施用。要認真操作,桶內稀硫酸不宜過滿,防止濺出燒傷蔬菜或人身體。碳酸氫銨極易揮發,不要把大袋的碳酸氫銨帶入棚內,小袋要在棚外分裝。因硫酸腐蝕性很強,要忌用金屬60■…………“農家書屋”工程書係四、主要栽培模式器具。

5.采收采收往往被看做是單純的收獲,實際上它也是對植株調整的一個主要手段。據試驗,及早摘取幼瓜,可以比采收成熟的瓜產量提高15%以上。因此,西葫蘆特別強調適時早摘,一般第1個瓜在200克時采收,以後的瓜在開花10天後,達到250克左右時,即可采收上市。適時采收不僅可以及早上市,提高經濟效益,還可以節約植株養分,有利於植株上部的開花、坐果及果實發育,促進莖葉生長,加速植株上層幼瓜的發育,減少落花落果現象的發生。在采收時應根據植株的長勢進行,長勢旺盛的植株適當晚采收,疏果時可多留幾條瓜。

6.冬季保護地增加光照的措施在光照時間短、強度低的冬春季節,使保護地內多接受陽光照射,對提高西葫蘆的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作用。具體措施有以下幾種:(1)合理布局:定植西葫蘆時力求苗子大小一致,使植株生長整齊,減少植株間的相互遮光。同時要南北向做畦定植,使之盡量多接受陽光照射。

(2)保持棚膜潔淨:棚膜上的水滴、碎草、塵土等雜物,會使透光率下降30%左右。新薄膜在使用過程中,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棚內光照會逐漸減弱。因此,要經常清掃,以增加棚膜的透明度。下雪天還應及時掃除積雪。

(3)選用無滴薄膜:無滴薄膜在生產的配方中加入了幾種表麵活性劑,使水分子隨薄膜麵流入地麵而無水滴產生。選“農家書屋”工程書係…………■61用無滴薄膜扣棚,可增加棚內的光照強度,提高棚溫。

(4)合理揭蓋草苫:在保證西葫蘆生長所需要的適宜溫度的前提下,適當早揭和晚蓋草苫,可延長光照時間,增加光量。一般太陽出來後0.5~1小時揭草苫、太陽落前半小時蓋草苫比較適宜。特別是在時陰時晴的陰雨天裏,也要適當揭草苫,以充分利用太陽的散射光。有條件的地方,安裝電動卷簾機揭蓋草苫,縮短揭蓋時間,相對增加棚室內光照。

(5)張掛反光幕:用寬2米、長3米的鍍鋁膜反光幕,掛在棚室內北側使之垂直地麵,可使地麵增光40%左右,棚溫提高3~4℃。此外,在地麵鋪設銀灰色地膜也能增加植株間的光照強度。

(6)搞好植株調整:及時進行整枝、打杈、綁蔓吊蔓、打老葉等田間管理,改善棚內通風透光條件。

7.越冬西葫蘆如何應對陰雨雪天氣冬季陰雨雪天氣,會造成保護地低溫、高濕、寡照等不利於西葫蘆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尤其是連續幾天的低溫陰雨雪天氣會給越冬西葫蘆造成很大的危害。發生低溫冷害的棚室西葫蘆輕者植株生長停止,化瓜,形成花打頂;重者植株萎蔫死棵,提前拉秧。要盡可能地創造適宜西葫蘆生長發育的條件,把損失降到最低。

(1)防寒保溫,增加光照:冬季要注意收看天氣預報,當寒流和陰雨雪天氣到來之前,要嚴閉棚室,夜間加蓋整體浮膜(既蓋草苫,再覆蓋一整體薄膜),棚室後牆和山牆達不到應有厚度的,可在牆外加護草及薄膜等加強保溫。必要時向陽麵的棚室底角夜間增蓋一層草苫,以提高棚室內夜間的溫度,甚62■…………“農家書屋”工程書係四、主要栽培模式至在嚴寒季節可以在棚前臉加蓋麥草或其他覆蓋物以加強保溫。

隻要不下雨、不下雪,都要堅持拉開草苫,利用微弱的散射光增加棚內溫度,補充光照,使西葫蘆植株進行正常光合作用,避免長時間處於黑暗狀態,造成根、莖、葉生長嚴重失衡。此外,還要經常清掃大棚棚膜表麵,增加棚膜透光率,增強西葫蘆植株的光合作用。

為了保溫,陰雨雪天氣時一般情況下不放風,但當棚內空氣相對濕度超過85%時,可在中午前後短時間開天窗,小放風排濕。每天拉開草苫時間的長短可根據棚溫的變化而定,揭開草苫後,若溫度下降,應隨揭隨蓋;若溫度稍有回升,可以在下午2~3時以前把覆蓋物重新蓋好。在陰天時要盡量減少出入棚室的次數,盡可能保持棚溫。

持續陰天時間過長,就應在棚內設置燈泡提溫增光。可在棚室中間,每間設置燈泡1個,若遇上雨雪天氣,上午不能拉開草苫,應打開燈泡。若夜溫過低,可在下午5時左右將燈泡打開,到夜間10時左右關閉,可有效提高棚溫2~3℃。

(2)預防病害發生流行:很多種病害都是在低溫、高濕的條件下發生流行的,所以陰雨雪天氣時降低棚內濕度成為預防病害發生流行的最主要手段。在棚內溫度低、不宜進行通風降濕時,可通過田間撒施草木灰的方法吸濕,降低棚內濕度,減輕病害的發生。病害發生後不宜采用噴霧的方法防治,應采用熏煙或噴粉塵劑的辦法進行防治。使用滴灌對西葫蘆進行澆水、施肥,能大大降低棚內濕度,減少病害的發生。

“農家書屋”工程書係…………■638.冬季連陰天過後如何管理西葫蘆當連陰天過後,天氣轉晴時,不要急於一下子將草苫全部拉開,要避免植株在陽光下直射而造成西葫蘆植株萎蔫。要采取“揭花苫”的方法逐步增溫增光,對受強光照而出現萎蔫現象的植株及時放草苫遮陽,並隨即噴灑10~15℃的溫水,同時注意逐漸通風,防止閃秧閃苗。若保護地使用了卷簾機,可以通過分次拉簾的方法拉簾見光,即第1次先拉開1\/3,不出現萎蔫時再拉起1\/3,第3次才將棚全部拉開,讓西葫蘆有一段適應過程,防止急性萎蔫發生。

另外,若出現了受凍植株,可先通過噴溫水(溫度不能太高,可以掌握在8~15℃,受凍嚴重時,水的溫度要稍低)的方法進行緩解,再用愛多收6000倍或納米磁能液(黑龍江農王磁能新型生物肥料有限公司)2500倍液進行葉麵噴灑,以促進植株生長。

不良天氣時坐下的瓜紐即使沒有焦化,也會因營養不良出現大批畸形瓜,可適當摘除一部分,同時對出現的彎瓜可以用吊小磚瓦的方式使其變直,提高瓜的品質。

當西葫蘆出現了花打頂時,可以適當疏掉一些幼瓜,以利枝蔓伸長。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豐收1號(主要成分:有機質≥20克\/毫升,甲殼胺≥5%),也有利於增強西葫蘆植株機體恢複。

連陰天後,西葫蘆的根係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降低其對水分、養分的吸收能力。天氣轉晴後,可以噴施海天力、施必可、愛多收、增萬金等葉麵肥,增加營養元素,也可以用甲殼素等灌根,補充營養,促進新根生成。

64■…………“農家書屋”工程書係四、主要栽培模式9.減輕大霧對西葫蘆的影響我國北方冬季經常出現大霧天氣。隻要有霧,大棚中的西葫蘆生長發育就受影響,特別是連續的大霧天氣,嚴重影響大棚西葫蘆的產量和品質。

(1)提高大棚的保溫性能:如加厚牆體,挖防寒溝。提高大棚的高度,加大日光入射角,增加日光入射率,提高日光利用率。利用增溫塑料薄膜等,利用保溫性能較好的草苫子,大棚內利用無紡布進行雙層覆蓋,大棚北側張掛反光幕,都能提高冬暖大棚內的溫度。

(2)改善光照條件:在有可能的情況下,用人工補光。由於大霧天氣仍有散射光可供西葫蘆利用,所以隻要溫度條件許可,應及時揭蓋草苫,讓西葫蘆見光。即使溫度較低的時候,也不能連續幾天不揭草苫,應在中午短時間揭草苫讓西葫蘆見光,防止長時間在黑暗環境中捂黃葉片。

(3)及時噴藥防治病害:在噴藥時,加入0.2%磷酸二氫鉀液和有機鈣、鋅、鐵等葉麵肥,補充植株的鉀、鈣素等供應,解決根係吸收障礙,防止植株缺乏上述肥料元素導致的症狀發生。同時,可增加細胞液的濃度,增強植株的抗寒能力。

(4)寒冬季節每20天噴施碩豐481(四川成都新朝陽生物化學有限公司)10000倍液一次,促進光合作用進行,增強植株抗寒力,促進根係的生長發育。

(5)連續大霧天突然變晴後,應在中午光照過強時,“隔一蓋一”蓋上草苫,下午再揭開,防止光照過強導致葉片萎蔫以及泡泡病的發生。

“農家書屋”工程書係…………■65(二)大棚西葫蘆早春茬栽培技術1.選用良種早春茬西葫蘆應選擇株型小、節間粗短、瓜碼密、早熟豐產、抗病毒病和耐高溫的品種。

2.育苗(1)確定適宜的播種時間:早春茬西葫蘆一般苗齡30天左右,定植後約30天開始采收,從播種到采收曆時60天左右。早春茬西葫蘆一般要求在4月前後開始采收,以便到“五一節”前後進入產量的高峰期。由此推算,正常的播期應在1月中下旬。

(2)育苗要點:早春西葫蘆進行護根育苗。出土前晝夜保持溫度25~30℃,出土後保持白天20~23℃,夜間10~15℃,不能低於6℃。

3.定植(1)整地施肥:定植前整地做壟。西葫蘆根係較發達,喜歡肥沃土壤,冬前深翻,早春施肥整地,每畝施優質農家肥5000千克、過磷酸鈣40~50千克、尿素30~40千克。采用地麵撒施和開溝集中施用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溝施時應結合該茬的種植形式進行。撒施以後應深翻40厘米,打碎土塊,使土壤和糞肥充分混勻,整平地麵。

按照80厘米的大行距和55~60厘米的小行距開約10厘米深的定植溝。在開溝後施肥、澆水然後再起壟。壟高大約66■…………“農家書屋”工程書係四、主要栽培模式為25厘米,溝底寬約30厘米,在80厘米的大行間掘起一條可供人行走的壟。把兩個相距55~60厘米的壟間用地膜覆蓋,地膜分別搭在兩壟外側各10厘米左右。

(2)定植時期、密度:早春茬大棚西葫蘆的定植時期,應該根據不同緯度地區、冬暖大棚中的溫度條件、光照條件、本地區的市場銷售情況以及該地區的天氣變化規律來決定。在華北地區,一般應在2~3月份進行。西葫蘆的栽培密度應根據品種的株型以及栽培方式來決定。小型品種每畝1800株左右,大型品種1600株左右。近年來多采用吊蔓栽培的方式,小型品種如早青1號,一般每畝栽苗2000株。因為大棚栽培條件下,早春茬栽培西葫蘆的行距已經固定,大、小行距分別為80厘米、55~60厘米,所以栽培密度主要由株距的變化來決定。一般情況下,定植壟上按45厘米的株距開穴定植。定植時盡量采用前邊密、後邊稀的定植方式,大苗定植在前、小苗在後,前邊株距可為40厘米,後邊株距可適當加大為50厘米,平均株距為45厘米。

(3)定植方法:定植前兩天把育苗床澆透水,定植時邊割坨邊栽苗。定植苗要選擇植株大小一致、生長勢旺、無病蟲害的苗,按規定的株行距,在壟上破膜開穴,把苗坨植入穴中並使苗坨稍露出地麵,分株澆穩苗水,待水滲下後覆土使苗坨麵與膜麵持平,可用土將膜的開口封壓住。由於早春茬定植時,地溫和氣溫都比較低,所以定植應該選擇晴天的上午進行。定植全部結束以後若地溫比較高,可以小水澆緩苗水,切不可順溝澆大水,否則降低地溫,植株緩苗慢,緩苗期長。等緩苗以後再順溝澆一次透水,把壟濕透。

“農家書屋”工程書係…………■674.定植後的管理(1)環境調控:西葫蘆是既喜強光又耐弱光的作物,但是以11~12小時的強光最適宜,尤其幼苗期光照充足,可使第1雌花提早開放,並能增加雌花的數量。進入盛果期更要求強光。晴天多,光照強,能使收獲期提前和提高產量,否則相反。

短日照也可促進雌花的發生,花芽的分化及雌花的生長與溫度有關。溫度與日照相比,溫度是主要因素。日照在8~10小時的情況下,晝夜溫度在15~20℃的範圍內,第1雌花出現的節位和節成性是:溫度愈低,日照時數愈短,雌花出現越早、節成性越高,否則相反。

在白天20~25℃、夜溫10~15℃、日照長度8小時的條件下,不但雌花多,而且子房和雌花都比較肥大。對未受精的花朵來說,日照短於7小時反比長於11小時的坐果少,超過18小時的長日照則不會坐果。受精花朵的坐果則不受日照長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