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預防措施:遇到連續雨雪天後驟晴,應采取以下方法:連續的陰雪(雨)天,盡管外界的氣溫低、光照弱,但外界的散射光的光強比大棚內強得多,隻要外界不是下著大雪(雨),外界氣溫不會造成揭苫後棚內溫度急劇下降,每天就應該揭草苫見光。如果利用反光膜效果更快。連續的雨雪天過後,早晨應比正常揭苫時間提早,使西葫蘆植株在較低的溫度下多見一些光,便於植株進行強光條件下的適應性調整。可立即在植株上噴15℃左右的溫水,也可於連陰天期間向植株噴1%的葡萄糖水。當太陽出來後,葉片如出現輕度萎蔫,此時就應放下一部分草苫遮光,可隔一放一,待萎蔫恢複後,再度卷起草苫,等萎蔫再度出現,可再將草苫放下,必要時可再度噴18℃左右的溫水。這樣反複幾次,一般的萎蔫即可恢複。當下午陽光弱,揭苫不再萎蔫時,停止進行局部遮光。天黑時可及早放下草苫保溫,並加強夜間保溫。天氣預報有連續晴天時,可采取膜下暗澆補一次水,可減輕萎蔫。
8.西葫蘆低溫冷害低溫冷害是冬春茬西葫蘆生產的主要威脅。主要發生在以下幾種情況。
(1)扣棚前:冬春茬扣棚的時期應該在外界氣溫低於15℃時就及時扣膜。各地區扣膜的時間不相同,壽光地區一般在“農家書屋”工程書係…………■11310月上旬。如此時遇偶爾的氣溫低於8℃就易造成西葫蘆植株的冷害。受害植株表現為葉脈間葉肉隆起、葉肉變黑綠色等。
(2)扣草苫不及時:扣膜之後外界氣溫仍是逐漸變低,按操作日程當外界氣溫降到5℃以前就應及時上草苫,如這時草苫準備不及時突然降溫,就會造成冷害。
(3)連陰天:冬暖大棚冬春茬西葫蘆的冷害多發生在深冬季節,遇到5~7天的連陰雨天,由於缺少太陽直射光的補給,而使大棚中的貯存熱量散失後,使室溫和地溫降至適宜西葫蘆生長的溫度之下而造成冷害。這時的冷害不僅危及葉片,而且傷及根係。
(4)初春冷害:多發生在3月上中旬。進入3月份後,溫度回升快,但這時往往伴隨有倒春寒。由於溫度回升快,往往過早地撤除覆蓋物,倒春寒來後又措手不及,致使西葫蘆受到冷害。若寒流伴有連陰天則易造成漚根、死秧。
預防措施:應本著季節到了不看天的原則及時地扣棚膜。預防初冬時節的冷害,除了扣膜及時之外,上草苫也必須及時。以壽光市為例,一般要求10月25日草苫到位,11月初正式上棚頂,棚外最低氣溫低於5℃,一定及時蓋草苫。預防深冬冷害,有條件的可在大棚張掛反光幕,加扣二道幕。如啟用臨時加溫設施,切記夜溫應保持在10~15℃,以防呼吸消耗過大。發生在3月份的冷害往往是過早地拆除草苫所致,應嚴格掌握外界最低氣溫不穩定通過10℃以上,絕不能過早地拆除草苫。
114■…………“農家書屋”工程書係六、病蟲害防治9.西葫蘆2,4D中毒(1)主要症狀:蘸花後2~3天,嫩葉葉緣上卷,葉片扭曲畸形,失去光澤。葉肉退化,葉脈突出,僵硬,嚴重的呈雞爪狀。生長點僵硬、萎縮,造成生長點的消失。幼果黑綠而短粗,雌花不能正常開放,多呈半開放狀態。瓜柄明顯增粗,有的超過幼果基部。受害瓜多為後部粗而先端細的尖嘴瓜,失去商品價值。受害株莖節短縮,著生葉柄處常呈乳白色,受害嚴重的出現乳白色瘤狀物,縱裂。受害株中下部葉片為深綠色,嚴重的則失去光澤,呈老化狀態。2,4D中毒對大棚西葫蘆生產的影響取決於單株受害的程度及受害株的多少。
(2)發生原因:配製的2,4D溶液濃度偏高或蘸花時用藥液量大。把藥液滴在葉片或生長點上。用大口容器盛藥液,用後不加蓋,水分蒸發導致濃度偏高。使用了某種以2,4D為主要成分配成的不合格的促坐果類藥品。
(3)防治措施:2,4D是人工合成的生長調節劑,為生產無公害蔬菜、防止藥害的發生,在西葫蘆等瓜果蔬菜上,最好不用2,4D蘸花。可剝取西葫蘆雄花采集花粉進行人工授粉。冬季保護地栽培,也可選用對環境、人畜高度安全的植物內源激素(如芸薹素內酯等)進行蘸花,並結合人工授粉,以提高坐瓜率。
使用2,4D藥液時,蘸花濃度不超過30毫克\/千克,噴花濃度不超過25毫克\/千克。為防止重複蘸花或噴花,需在藥液中加入少量紅色廣告色作為標記。忌將藥液灑落或沾到嫩葉或生長點上,並防止人為誤噴誤用2,4D藥液。
中毒症狀出現後,可用400倍的白糖水加500倍尿素混合液,每隔4~5天噴一次,連噴2~3次,能緩解中毒症狀。也可“農家書屋”工程書係…………■115噴施稀土微肥2000倍加赤黴素3000倍液。
大棚西葫蘆的2,4D中毒緩解的快慢與溫度和水分有關,冬季在正常管理條件下40多天才可緩解,在春季高溫條件下,20~30天症狀可緩解,如能適當提高溫度,並增加水分供應,可縮短緩解的時間,減少損失。對發生藥害的植株要及時摘除畸形瓜。對2,4D中毒嚴重的大棚,要拔秧換茬。
10.西葫蘆藥害大棚西葫蘆一旦發生藥害,必然造成葉片老化、硬化,光合作用受阻,光合效率大幅度降低,引起減產,甚至是嚴重減產。西葫蘆葉片出現葉色發暗、無光澤,葉麵粗糙、硬化是輕度藥害發生;葉片變厚、變脆,葉緣壞死、黃化是較嚴重藥害發生,個別嚴重者葉片幹枯、壞死。
病害發生的主要原因:①藥販子為了賺菜農的錢,誤導菜農多打藥、高濃度用藥,並讓菜農幾種農藥混用,從而造成藥液濃度過高,引發藥害。②多數菜農不懂技術,不清楚藥品性質,一旦發生病害、蟲害,急於求成,多種藥混配、高濃度用藥,卻造成了嚴重藥害。③重複打藥。重複打藥提高了藥液的濃度,而誘發藥害。有不少菜農打完藥後,發現噴霧器內還剩有藥液,怕造成浪費,舍不得扔掉,又回過頭來把剩藥重複噴灑到西葫蘆上,結果造成了局部藥害。④大棚周圍的農田噴灑除草劑,正遇上菜農開風口通風,含有除草劑氣霧的空氣進入大棚,從而使棚內西葫蘆發生了除草劑藥害。
為了避免藥害的發生,用藥必須慎重:①用藥前要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仔細檢查藥品的批號、合格證、使用範圍、使用濃度等,了解藥品性質、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等,避免用錯藥116■…………“農家書屋”工程書係六、病蟲害防治和高濃度用藥。②要對症用藥,嚴禁在不了解藥品性質、不知病蟲種類的情況下盲目用藥。③要認真向農業技術人員谘詢,聽取他們的意見,不可盲目聽信藥販子的吹牛和許諾,胡亂打藥。④不可隨意使用所謂的新產品,對新產品要先試驗再應用,或在農業技術人員指導下應用。⑤通風時,注意周圍農田是否在噴灑除草劑,如有噴灑者,立即停止通風或隻開頂風口通風,以免除草劑氣霧進入大棚內,危害西葫蘆,誘發藥害。
一旦發生藥害,受害較輕時應立即噴灑600倍天達2116壯苗專用型+200倍紅糖水+500倍尿素藥液(或2500倍納米磁能液+200倍紅糖水+500倍尿素藥液),每5天左右一次,連續噴灑2~3次,可在很大程度上緩解藥害。
11.西葫蘆缺素症(1)西葫蘆缺氮症:①症狀。植株生長緩慢並矮化,葉片薄而小,黃化均勻,不表現斑點狀,黃化先從下部老葉開始,逐漸向上發展,幼葉生長緩慢。花小,化瓜嚴重。
②發生條件。土壤本身含氮量低。種植前施大量未腐熟的作物秸稈或有機肥,碳素多,其分解時奪取土壤中氮。產量高,收獲量大,從土壤中吸收氮多而追肥不及時。
③診斷要點。觀察從上部葉還是從下部葉開始黃化,從下部葉開始黃化則是缺氮。注意莖的粗細,一般缺氮植株莖細。定植前施用未腐熟的作物秸稈或有機肥短時間內會引起缺氮。下部葉葉緣急劇黃化(缺鉀),葉緣部分殘留有綠色(缺鎂)。葉蟎危害呈斑點狀失綠。
“農家書屋”工程書係…………■117④防治。施用新鮮的有機物作基肥要增施氮肥。施用完全腐熟的堆肥。葉麵噴施0.2%~0.5%的尿素液。(2)西葫蘆缺磷症:①症狀。植株矮化,葉片小,顏色濃綠,葉片平展並微向上挺。老葉有明顯的暗紅色斑塊,有時斑點變褐色,下部葉易脫落。
②發生條件。堆肥施用量少,磷肥用量少,易發生缺磷症。地溫常常影響對磷的吸收,溫度低,對磷的吸收就少。大棚等保護地冬春或早春易發生缺磷。
③診斷。由於溫度低,即使土壤中磷素充足,也難以吸收充足的磷素,易出現缺磷症。在生育初期,葉色為濃綠色,後期出現褐斑。
④防治。土壤缺磷時,施用磷肥,培肥土壤。苗期特別需要磷,注意增施磷肥。施用足夠的堆肥等有機質肥料。可葉麵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或0.5%的過磷酸鈣水溶液。(3)西葫蘆缺鉀症:①症狀。生長緩慢,節間短,葉片小,呈青銅色逐漸成黃綠色,葉片卷曲,嚴重時葉片成燒焦狀幹枯。主脈下陷,葉緣幹枯。果實的中部和頂部膨大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