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

幽蘭露,如啼眼。

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

草如茵,鬆如蓋。

風為裳,水為珮。

油壁車,夕相待。

冷翠燭,勞光彩。

西陵下,風吹雨。

蘭花上的露珠,像是含淚的眼。

淒迷如煙的野草花,無法編織成同心結。

綠草猶如席墊,青鬆宛若車蓋。

輕風飄似衣衫,流水響如玉珮。

生前乘坐的車,黃昏準時等待。

幽冷暗淡磷火,殷勤閃爍光彩。

墳上一片肅殺,隻有狂風吹雨。

李賀(790—816),字長吉,祖籍隴西,出生於河南府福昌縣昌穀(今河南宜陽)。“體貌細瘦,巨鼻,通眉,長指爪。”(《全唐書》)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號稱“詩鬼”。

七歲能作詩,經常騎著瘦馬四處遊覽,後麵跟隨一個背著破錦囊的小書童。途中得到好詩句,就隨手寫下,投到囊中。晚上回家,母親見囊中取出許多詩箋,總是生氣地說:“這孩子定要嘔出心來才會罷休。”

由於自幼體弱多病,勤讀苦吟,李賀不到十八歲便已經頭發斑白。他很早就立下為國效勞的宏圖大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少年心事當拿雲,誰念幽寒坐嗚呃?”

李賀善於將無情之物化為有情。《金銅仙人辭漢歌》裏,金銅仙人係漢武帝時物,上有承露盤,漢魏易代,魏明帝下詔拆取,銅人有知有覺,被搬運出宮門時,竟潸然淚下:“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銅駝悲》裏的銅人“曉聲隆隆催轉日,暮聲隆隆催月出”。《官街鼓》裏的鼓聲“幾回天上葬神仙,漏聲相將無斷絕”。銅人、銅駝、鼓聲本都為無情之物,亦能動故國之思,興滄桑之感。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開”,“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等等,這種奇幻風致,與他攝人的種種神靈怪異的意象有關,憑借神話典故展開大膽的藝術想象。

李賀多才,但是到長安應試時,因有人散布流言,認為李賀的父親李晉肅名字中“晉”字與“進士”的“進”同音,觸犯家諱,不能應試。李賀鬱鬱不得誌,死於唐憲宗元和十一年(816),時年二十七歲。

蘇小小(479—502),是南齊錢塘人,容貌出眾,詩才橫溢。幼年父母雙亡,移居杭州西湖西泠橋畔,淪為歌妓。不到十九歲去世,留下遺願:“生於西泠,死於西泠,埋骨於西泠,庶不負小小山水之癖。”

蘇小小生前喜歡一個窮困書生,曾救助他上京趕考,直到死去也未等到書生的到來。書生金榜題名後,將蘇小小葬於西泠,豎碑曰:“錢塘蘇小小之墓。”

李紳在《真娘墓》詩序中說:“嘉興縣前有吳妓人蘇小小墓,風雨之夕,或聞其上有歌吹之音。”《方輿勝覽》載,蘇小小墓在浙江省嘉興市西南。曆來文人吟誦很多。

張祜《題蘇小小墓》:“不知誰共穴,徒願結同心。”沈原理《蘇小小歌》:“墓前楊柳不堪折,春風自綰同心結。”元遺山《題蘇小像》:“隻除蘇小不風流,斜插一枝萱草鳳釵頭。”袁宏道《西陵橋》:“鬆葉細如針,不肯結羅帶。”徐渭《蘇小小墓》:“薤邊露眼啼痕淺,鬆下同心結帶稀。”朱彝尊《蘇小小墓》:“小溪澄,小橋橫,小小墳前鬆柏聲。碧雲停,碧雲停,凝想往時,香車油壁輕。溪流飛遍紅襟鳥,橋頭生遍紅心草。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驄不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