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一
一個是靈河岸邊的仙花,一個是良好玉石沒有疵瑕。如果說沒有前世的緣分,這一生為什麼偏偏遇上他;如果說有神秘的因緣,為什麼理想總是冰消雪化?
她徒然地為他憂傷,他無益地為她牽掛。他對她不過是水中的月亮,她對他不過是鏡中的鮮花。試想能有多少眼淚,怎麼經得住從秋流到冬,又從春流到夏?
二
“枉凝眉”,“憂愁有什麼用”,也即曲中所說的“枉自嗟呀”。曹雪芹自創的曲名。脂硯齋在評語中說,“不負作者自創北曲”,這首曲子是其中之一。
“凝眉”,眉毛皺起來的樣子,憂愁的樣子。春秋時越國美女西施因心口痛經常皺眉蹙額,即是“顰”。在書中,賈寶玉給林黛玉起了一個別號“顰卿”。
“閬苑”,傳說中神仙的居處。五代李煜:“閬苑有情千裏雪,桃李無言一隊春。”宋蘇軾:“閬苑千葩映玉宸,人間隻有此花新。”在書中,“閬苑”有多重意思:一是指太虛幻境,賈寶玉夢遊的幻境。二是指“天上人間諸景備”的大觀園,類似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這是曹雪芹以大手筆創造的不朽的空間。三是指林黛玉居住的瀟湘館。
“仙葩”,仙花,比喻林黛玉。林黛玉本為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絳珠仙草。
“美玉無瑕”,美玉沒有瑕疵。在書中,賈寶玉是“銜玉而生”。指賈寶玉心地純潔,沒有沾染功名利祿之心。先民將蒼天之體想象為玉石打造而成,天缺了需要“五色石”即玉石來補。玉石是史前禮器,是人和天或祖先溝通的工具。從《淮南子》到《紅樓夢》,女媧煉石補天的神話已經家喻戶曉。
“水中月”、“鏡中花”,語見《景德傳燈錄》卷三十:“鏡裏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指寶黛的愛情理想雖則美好,終於如鏡花水月一樣不能成為現實。
“淚珠兒”,第一回敘述寶黛故事緣起,說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一株絳珠草,另有赤霞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絳珠草幻形入世化為林黛玉,是為了以淚還債。脂硯齋批注:“知眼淚還債,大抵作者一人,餘亦知之。”寶玉、黛玉初見時,一個因對方沒有通靈玉而狠命摔玉,一個則因之而流淚,說:“倘或摔壞了那玉,豈不是因我之過。”脂批說:“這是第一次算還,不知下剩還該多少!”“後百十回黛玉之淚,總不能出此二語。”曹雪芹寫《紅樓夢》的本意,是“還淚”。脂硯齋批語:“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
三
林黛玉第一次進榮國府時約七歲,正是少小之時。賈寶玉第一次看見林黛玉時說:“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人生能夠遇見一個知己,怎麼能不喜歡?
賈母安排寶玉和黛玉同室下榻,一個在碧紗櫥內,一個在碧紗櫥外。清人富察明義《題紅樓夢》:“錦衣公子茁蘭芽,紅粉佳人未破瓜。少小不妨同室榻,夢魂多個帳兒紗。”說明寶玉、黛玉兩小無猜。
“茁”,是指草剛長出的樣子。“蘭芽”是指蘭的嫩芽。蘇軾:“山下蘭芽短浸溪,鬆間沙路淨無泥”,多麼幹淨!這句是形容少年寶玉像剛長出來的蘭草新芽一樣鮮嫩清秀。
“破瓜”,清代翟灝撰《通俗編·婦女》:“瓜字破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歲耳。”“紅粉佳人未破瓜”應當指林黛玉的年齡未滿十六歲。寶玉黛玉精神相通。有小時候的基礎。
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及寶玉黛玉年齡漸長,薛寶釵來了,並且深得賈寶玉的母親王夫人的喜愛。林黛玉因此同賈寶玉鬧別扭。
寶玉對黛玉說:“你先來,咱們兩個一桌吃,一床睡,長的這麼大了。他是才來的,豈有個為他疏你的?”
丫鬟黃金鶯為通靈寶玉巧結梅花絡時,寶釵主張用金線,別的顏色統統不好,這裏麵似乎也有深意,“金”玉良緣;而她撲蝶的時候,是看見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一上一下迎風翩躚,這是“雙玉”前盟。
不想剛走來,正聽見史湘雲說經濟一事,寶玉又說:“林妹妹不說這樣混賬話,若說這話,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聽了這話,不覺又喜又驚,又悲又歎。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錯,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果然是個知己。“混賬話”,無論是寶釵、湘雲,都不能真正理解寶玉。
賈寶玉“天分中生成一段癡情”。他說女人是水做的:“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氣逼人。”對著燕子呢喃,對著薔薇發呆,這是“情不情”。
他的“癡情”,不僅表現在對黛玉的鍾情,還表現在他對一切少女美麗與聰慧的欣賞,對她們不幸命運的深切同情。
齡官獨自一人在大觀園的薔薇花架下一邊哽咽,一邊用簪子在地下畫“薔”。賈寶玉親眼目睹,“自此深悟人生情緣,各有分定,隻是每每暗傷,不知將來葬我灑淚者為誰?”
賈寶玉在思想上達到了一個新的意境,為女兒們盡心體貼。不求鴛鴦知道並見他的情,這是一種沒有希望的、不求任何報酬的單方麵的癡情。
《紅樓夢》女主人公居瀟湘館,正是個有千百竿翠竹掩映的清幽所在,鳳尾森森,龍吟細細。黛玉可以說是《紅樓夢》中天分最高也最具詩人氣質的人物。
黛玉回瀟湘館時路經梨香院,聽見十二個女孩演習戲文,不禁駐足細聽。“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聽了這兩句,不覺心動神搖。又聽道‘你在幽閨自憐’等句,亦發如醉如癡,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塊山子石上,細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個字的滋味。”
忽又想起前日見古人詩中……眼中落淚。
由此可以看出早慧的黛玉已經能憑詩人的直覺體會出大自然、人生與無情的時間的關係。
寶玉黛玉前世相遇是前緣,少時相處是基礎,感情相通是關鍵,是知己。王夫人對人說晴雯:“眉眼有點像你林妹妹。”晴雯實為林黛玉之副,從晴雯可知黛玉,晴雯的行為舉止品格正是黛玉的不寫之寫。“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才比天高,命比紙薄。就像紅樓夢裏的晴雯,李商隱也是一生襟抱未曾開。黛玉是曹雪芹的影子。“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實為林黛玉寫照,也是曹雪芹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