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懺悔(1 / 2)

方丈院內,了然麵對佛像打坐誦經,佛祖金身,右手施印左手說法,佛像雙眼微睜,仿佛能看清世間一切罪惡。

了然虔誠誦經,絲毫沒有留意惠德前來。

惠德在了然身後坐下,同他一道打坐誦經,待誦經完畢,了然雙手合十,對著佛像再次祈禱。

祈禱完畢,了然睜開眼,見惠德在一旁,才道:“你何時趕來?”

惠德道:“方才,弟子隨師父念完最後一遍。”

“可有何悟?”

“弟子愚鈍,每日所感所悟皆是一樣。”

了然在惠德的攙扶下起身,坐到窗前,看著窗外的牡丹歎息,惠德望去,牡丹一如既往開得甚好,仍有蝴蝶願意停留。

“人生於婆娑世界,每日所感皆是不同,昨日見牡丹花開紅豔,今日見其中枯敗蕭條,紅豔時心中歡喜,蕭條時心中悲切,眼前之景時時不同,心中時時更變。”

惠德道:“師父曾教導弟子心如止水,不當為萬物所累,牡丹花開花敗皆在眼前,眼前之物不當掛心。”

惠德替了然倒了杯水,轉而也看著窗外牡丹,看在眼中,不掛心中。

了然端起水杯,卻未嚐,隻道:“事事不掛心豈非無情?為師教你心如止水,而非淡漠無情,人生於世間如何做到無情?心如止水,不為外物所累,當時刻警醒內心,所謂不悲不喜,是大悲大喜,而非無悲無喜,人生於世怎能不悲不喜?你可做到了?”

惠德慚愧低頭,

若要心如止水,他尚未做到。

了然讓他看著牡丹園,道:“當時長公主送來牡丹便栽種滿園,如今想來不當種牡丹,當種糧食,春耕夏種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時時除草,時時收獲。”

惠德道:“牡丹也可收獲,可入藥,可沏茶,可入畫,也便是時時收獲。”

了然看著他,問道:“心如園中地,若是你,你願種什麼?”

惠德心中詫異,低頭無言。

了然道:“心中可種草,可種花,可栽樹,但切記不可不植一物,若讓雜草瘋長,再想除草可就難了。”

惠德愧然點頭,他心中有一棵樹,而樹下全是雜草,雜草已然生,而樹未必可活。

了然為他倒了杯水,規勸道:“往事如何皆是過往,過往種種皆已懺悔,諸福盡隨喜。”

“弟子會悟。”

惠德雙拳微握,方才在佛像前已經懺悔,過往罪惡也向佛祖懺悔,南無堅德佛,南無無垢佛,今諸佛世尊,眾罪皆懺悔,諸福盡隨喜,福盡隨喜。

了然見他這般,知他心中苦楚,道:“心中有悔為之不晚,為師望你以德觀自心自省,心中以靜,聽山間水鳴,常靜常清,凡世間種種皆為虛妄,勿為虛妄而動,水滴鳥鳴自會解你心中傷痛。”

“弟子謹記。”

惠德退出方丈院,眼中泛起霧色,將心包裹起來,看不透摸不著,徒增恐懼。

……

菜園內,放眼皆為青綠,深秋時節果蔬成熟,園中果蔬長得正好

周澍站在亭上遠眺著菜園,這菜園不算大,離膳堂不遠,另有一處菜園在佛堂之北,在那種植的果蔬比這多,不過周澍不比去那。

顧川提著一包東西放在涼亭下的石桌上,打開來裏麵是雪白如毛發的雪山白絨。

顧川臉色陰沉下去,道:“屬下搜查了僧院,惠德惠善房中都沒有,這是在崔小爺房中找到的。”

“崔二?”

周澍震驚,他想過會在孫九葉房中,卻沒料到是崔儀房中。

這也在顧川意料之外,“今早九爺被帶走後,崔小爺便留在南風齋守著馮姑娘,一時忘了他房中也需警戒,是屬下失職。”

周澍並未責怪,無論是崔儀還是孫九葉,都不過是栽贓。

陸空趕來,將一封信遞給周澍,信上所寫卻是白四。

“屬下派人查了彭三,發現在入寺前兩日他托人帶了一封家書,隨著家書一道的還有一百兩白銀,據其他羽林衛所說,他平日節儉,但絕不可能存下一百兩之多。另外,這封信是從白四包袱中搜出,屬下覺得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