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對曆史並不熟悉,而這個時候的人也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公元紀年,我一直不知道我究竟到了什麼地方。

現在好了,我遇到了孔子師徒,根據孔子學而優則仕的理論,我有機會改變曆史了!

穿越之後的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的最大的外在價值在於他改變了什麼。由於大自然都以概率分布的形式進行決策,人的先天差異及後天境遇之不同在在皆是,有的人能改變整個世界,有人隻能勉強糊口維持一家人的生計,但隻要盡了個人的最大努力,他的存在就是有價值的。

同樣的道理,一個人最大的內在價值在於調控內心yu望並將最真實最強烈的yu望通過個人實踐宣泄表達出來。也就是說,人的最大內在價值在於對快樂的追求。相比人的外在價值來說,內在價值更重要一些,因為它更加真實,但凡作出大成就的人都是以它為基礎的。

仲由是誰?我一時想不起來,孔子的弟子我隻知道子路、子貢、顏回、冉有、宰予、樊遲、曾參、子夏這幾個,宰予、樊遲還未必在七十二賢徒之列。看年紀,仲由已經是中年人,會是誰呢?似乎孔子門下有幾對父子,會不會是孔子的老徒弟呢?又會是誰呢?

“籲!”馬車突然停了下來,仲由跳下車往前走去。

我撩開車簾觀看,兩個小孩子在路上堆石塊,看樣子是建造城堡。

仲由問道:“你們怎麼在路中央玩耍?趕快讓開路。”

其中一個瘦長小臉的孩子掐著腰問:“憑什麼我們要給你們讓路?”

仲由有點生氣,仰天長呼一口氣。說道:“路自然是要人走的,你們堵在路上是不對的。”

小孩說:“是啊,路是讓人走的,可你們是在走路嗎?”

仲由顯然沒有辦法應付這個難纏的小鬼,又不願以大欺小一腳將石塊踢飛,隻好轉身去第二輛車向孔夫子請教該怎麼辦。

夫子很快就和顏悅色地走了過來,對小孩施了一禮,說道:“這位小朋友,路是用來走的,人走車走都是一樣,你們不應該在把這些石塊堆放在路上。請你們讓一讓吧。”

小孩子搖頭道:“不行!”

夫子也是有脾氣的人,這時帶著怒氣說:“你們究竟怎樣才肯讓路?”

小孩道:“看你像個有學問的人,這樣吧,你問我們一個問題,我問你們一個問題,隻要你們能難住我們,或者回答我們的問題,我們就讓路。”

我在車裏聽到這些話不禁醜醜地咧嘴笑了,這不是班門弄斧父子門前賣學問嗎?

大概夫子也是如此認為,盡管對這個還穿著開襠褲的小孩子提出這樣的問題有些吃驚,還是很爽快地答應了。

開襠褲小孩看到孔夫子同意他的提議,馬上蹲下去壘石塊去了,另一個年歲稍大的圓臉孩子站起來說:“你先問吧。”

孔子想,小毛孩子懂得什麼?便隨口問道:“父母、夫妻孰親?”

我想,這孔老先生也不夠厚道啊,問小孩子這樣的問題。

圓臉小孩想都沒想就說道:“當然是夫妻親。”

夫子道:“錯了,是父母親。沒有父母,何來夫妻?”

圓臉小孩也道:“你錯了,沒有夫妻哪來的父母?”

車中的我被徹底震呆了,這個小孩是不是穿越過來專門找孔夫子麻煩的,怎麼如此伶俐難纏?

夫子想了想,搖了搖頭,似乎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我從車下跳下來,一瘸一拐地走到他們跟前,說道:“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夫子看著我點了點頭,我接著說道:“父母親,子女長,有夫妻。夫妻親,有子女,為父母,這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