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少帝之死(1 / 2)

《詩經》中有一句名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意思是說天下萬物都是皇帝的,誰也別搶。

天下雖大,沒有亂臣賊子的一處容身之地,同樣,天下之大,也沒有落魄皇帝的一處立椎之所

曆史上被轟下台的皇帝能夠善終的極少,趕盡殺絕是皇位鬥爭中的不二法則。唐太宗李世民不但把他的哥哥弟弟殺了,而且把他們的十個兒子殺了。少帝劉辯雖然曾經富有天下,但同樣不能避免這個法則。

少帝二月登基,九月被廢,前後總共做了八個月皇帝,然後就被以自身能力不夠,不能勝任為由轟下台,由皇帝搖身一變成為弘農王。別開皇帝和王爺之間就差一級,這一級卻是極難跨過的,因為王爺可以很多,但皇帝隻有一個,絕大多數王爺都在這個位置上老死了,隻有極少數升到皇帝位置上,當然從皇帝退休成為王爺的,往往不得善終,生存下去的幾率很小

少帝與何太後被囚禁在永安宮,禁止百官接見,當然董卓給出的解釋是“保護”,說怕居心叵測的官員趁機謀殺少帝,所以要“保護”起來,賊最愛喊捉賊,因為想謀殺少帝的正是董卓自己

董卓無時無刻不再惦記少帝,當然少帝也無時無刻不再擔心董卓惦記他,現在朝廷裏的大臣雖然暫時被董卓的武力嚇住了,但是心裏並不服從,隻要少帝還活著,他們就沒有放棄重新扶立他當皇帝的打算

董卓明白,隻有把少帝殺了,才能消除隱患,況且靈帝就生了兩個兒子,殺了另一個,剩下的這個就成了唯一的選擇,隻能擁護他當皇帝,而有擁立之功的自己,待遇總不會太差

但殺皇帝跟換皇帝不同,換皇帝還可以大言不慚的忽悠一把:我是為了大漢朝的江山社稷著想,但殺皇帝就不能用同樣的理由了

謀殺皇帝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況且沒有個合適的理由是不能貿然動手的,做什麼事情都得先給個理由,董卓這樣的土匪也不例外

董卓天天派人監視少帝,看看有沒有什麼反動言論,有沒有什麼可疑舉動,少帝也明白自己的處境,一直老老實實,一句不好聽的話都不說,一件不合適的事情都不做

董卓看沒有效果,用起了陰招:不再好酒好菜招呼,每天都送些粗茶淡飯,看你嘴軟

少帝一生嬌貴,什麼時候受過這樣的苦,心裏果然不高興,但也不敢說出來,隻是做了一首怨氣十足的詩,當然,這首詩剛作出來,就傳到了董卓耳朵裏

董卓大喜,終於有機會整治你小子了,立刻派李儒帶著數十個武士去殺少帝

少帝剛作出詩來,自己感覺有些不對仗,好像也不是很押運,正在仔細修改,還沒有修改好,李儒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