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回了頌雅軒, 雲姒還一直沒有回過神來,殿內安靜了許久, 秋媛見主子回來後就一言不發, 有點疑惑:“主子,您在想什麼?”

雲姒蹙了蹙黛眉,有一點煩躁, 她低聲:

“覺得有點麻煩。”

秋媛愣了一下, 沒想到會聽到這個回答。

雲姒抿唇,她想起半個時辰前, 在甘泉殿時和靜妃娘娘的對話——

安靜無聲的殿內, 靜妃娘娘抬眼, 神情很複雜地看向她, 她身子真的很差, 隻坐了這一會兒, 她就咳嗽了許多聲,她低聲說:

“按關係說,你應該叫我一聲表姐。”

雲姒杏眸中忍不住露出一抹錯愕。

表姐?

雲姒倏然回神, 她心底算了一下靜妃娘娘的年齡, 靜妃娘娘體弱多病的原因, 一直靜養在府中, 後來皇上登基, 太後娘娘憐惜這個侄女, 才向皇上要了一個恩典, 讓靜妃娘娘入宮。

女子十五歲及笄,在這個女子十八嫁人都算晚嫁的情勢下,靜妃娘娘和皇後娘娘同齡, 入宮時的年齡卻是過了二十。

雲姒記得格外清楚, 她是在談垣初登基後的一年才被劉公公帶入宮中的,那一年,她十四歲,將要及笄。

也就說,靜妃娘娘比她年長整整七歲。

雲姒想說什麼,但她又忽然想起一件事,邱寶林在和她說起靜妃和皇後娘娘曾是閨中好友時,也隱晦地提到靜妃娘娘生母早逝,後來一直在繼母手底

下討生活。

雲姒幾不可察地輕顫了下杏眸。

她後知後覺意識到,靜妃娘娘在府邸時過得應該也不會如意,否則,太後娘娘也不會憐惜她到非要接她入宮的地步。

雲姒一點點抿緊了唇瓣。

靜妃娘娘垂眸,她想起年少時的事情,仍覺得有點恍惚。

她至今都想不明白,怎麼就一夕之間,所有的事情和人都變得麵目全非。

那時先帝還在,外祖父犯事被拘押,整個衛氏三族內男子砍首、女子流放邊關,衛氏曾經位極一時,誰都沒想到衛氏會淪落到這種地步,都在恨不得立即和衛氏撇清幹係。

衛顧兩家是姻親,顧家逃不了幹係,偏偏顧家有一個女兒嫁入皇室,還成是當時先帝的寵妃,甚至誕下了一位已經長成的皇子。

於是,顧家在這場風波中全身而退。

在靜妃的印象中,她年少時對那位姨母其實是有點抵觸的,其實姨母對她很好,什麼好東西都會惦記著給她一份,隻是她娘親不喜歡姨母。

靜妃年少時不解緣由,後來記事後,才隱約猜到了原因。

誰都不會喜歡自己丈夫惦記的女子,即使這位女子和自己有血緣關係,或者說,正是因此,才會越發抵觸排斥。

衛氏尚在時,父親還把這種心思藏得很好,畢竟,父親再拎不清也知道,衛氏不可能把兩個嫡女下嫁給同一個人。

但等衛氏倒下後,娘親一病不起,誰都不曾想到父親會趁機提出一個

讓人至今都覺得不敢置信的事:

“衛氏女眷無人庇護,就隻能流放邊關,若我納阿瓔為妾,你們姐妹能夠重逢,也能讓阿瓔避免受苦。”

靜妃至今都還記得父親當時恬不知恥的模樣,他甚至洋洋得意,覺得自己的提議是個兩全其美之策。

那一日,顧府的爭執鬧了一夜。

後來娘親的病情越發嚴重,短短兩個月,娘親就撒手人寰,臨死前,娘親還拉著她,一直在哭著說:

“我……不知道我做得對不對……要是她……要是她……”

娘親最終也沒把最後一句話說完,死前也不曾瞑目。

但靜妃知道,娘親是後悔沒答應父親的要求的,不論再如何,那都是她自幼疼大的親妹妹。

做妾再是侮辱,也比前路生死未卜來得強。

許久後,靜妃才了然,衛氏倒台,顧府其實一直都很想擺脫衛氏吧?

所以,她娘親患病後才會久久得不到治愈,最終那麼早地香消玉損,隻有娘親死了,整個京城的人才逐漸淡忘顧府曾經和衛氏也是姻親的關係。

娘親病逝,顧府依舊權勢滔天,靜妃卻是在偌大的顧府中找不到去處。

衛氏女子流放在即,靜妃最終還是找了個機會去見衛氏的人,她就是在京城門口見到的姨母。

官差收了銀子,給了她片刻的說話時間。

靜妃第一次見她那位姨母這般狼狽,姨母一貫是被眾人捧在手心,她生得出水芙蓉,衛氏又是得勢,她慣來

錦衣玉食,敲金弄玉都是尋常而已。

而那一日,姨母穿著一身囚服,披頭散發,當日落了雨,砸在她身上,卻是洗淨了她被染髒的臉,再添多少狼狽,也不過是惹人憐惜。

姨母見到她,立即變了臉色,催促:

“誰讓你來的?快回去!”

靜妃記得那一日姨母的語氣有點凶,那是姨母第一次凶她,靜妃卻是忍不住地掉眼淚,她攥著姨母的衣袖,壓抑地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