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善後(1 / 3)

回到辦公室,我像往常一樣打開電腦編稿。

忽然一種強烈的失落感襲來,我心中隱隱作痛。

此時我意識到,伴隨我多年的采訪、寫作、編輯、策劃、評職稱、勾心鬥角------以往生命中所有這些重要內容將不複存在。新聞生涯帶給我的快樂與欣慰,成功與光環,痛苦與煩惱,艱辛與尷尬等等精神和物質的諸般好處及壞處將統統離我而去。

我很清楚,此去美國對於我不過是利弊參半的等值交換。我不得不犧牲為之付出半生心血的事業和社會圈子,來換取感情的歸宿和女兒的前程。雖然懂得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卻不料這抉擇來得如此悲壯,我隻好痛並期待著,保住的魚或熊掌物有所值。

思前想後,我決定設法退休。我可以放棄事業,卻不能失去安全。

退休金和公費醫療是我留給自己的後路,有了後路,萬一婚姻失敗我和女兒才不至於沒著沒落。

我到單位人事部門查詢了有關病退的文件,在一處條款上找到了自己申請退休的依據:工齡滿30年,年齡滿50歲,有慢性疾病的職工可以申請病退。

我有胃病和失眠症多年,這當然是慢性疾病,於是我順利拿到了北大醫院的疾病診斷書,病情為:難治性抑鬱失眠症。

我很快寫好病退申請報告交給部領導。

不出我所料,編輯部一片嘩然。

報社正處在一個微妙的特殊時期,因為近年的整改讓大家拿錢少了、幹活難了、人際關係緊張了,所以單位上下怨聲載道,不時有人另謀高就。每一次歡送會總是引得大家意馬心猿,感慨萬千。

正常調動不管去哪兒都是人往高處走。而我的退休報告卻反其道而行之,居然要回家歇菜。這自然引得同僚們大惑不解,議論紛紛------畢竟這是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我占據的又是大家眼熱的職位。

分管采編室的編輯部副主任林濤叫我去他辦公室一趟。我知道肯定是談退休的事。

“退休報告怎麼回事?跟誰賭氣呢?工作有什麼問題想辦法解決嘛,幹嗎非要走這一步呢?我告訴你,退休,從我這兒就通不過。”林濤儼然在批評一個鬧情緒的孩子。

這下麻煩了,沒想到領導會以為我在鬧情緒。我在報告裏言詞切切地陳述了自己病情的嚴重和痛苦,以及退休對我的身體和工作的好處。看來我的退休理由令人生疑,而且現在的人思維方式,越來越趨於忽略說法直猜隱情了。隻是他不知我的底細,自然猜不準了。

“領導誤會了,我真是因為長期失眠太痛苦了,最嚴重的時候連續一個月睡不著,你想那是什麼滋味?現在整天考核,工作壓力這麼大,我睡不著覺還得寫稿、編稿、出差,你看我都瘦成什麼樣了,再這麼下去非得癌症不可。”我愁眉苦臉地訴說,信不信是他的事。

“那你想過沒有,退休以後天天憋在家裏,你的憂鬱症不更得加重?要不這樣,我幫你爭取一下,病休半年怎麼樣?這可完全是為你著想,畢竟我們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林濤懇切地說。

我心裏著實感動。林濤為人仗義,他當記者的時候我們就經常合作,他當了領導我也很配合他的工作。我知道報社不缺我這樣的老家夥,等著提拔的年青人早就望眼欲穿地盯著我的職位了。我相信他是為我好,但我別無選擇,也不能告訴他真正的原因。

“謝謝,領導的好意我心領了。可我真的不想幹了,退休以後的生活也打算好了,我的要求符合規定,就讓我去吧。”

“這樣吧,先別忙著決定,回去再好好想想,說不定過兩天想法又變了呢。”不愧為領導,說話周全而有分寸:“等你深思熟慮以後,真的拿定了注意,咱們再談好嗎?”

林濤的好意讓我既感激又為難。我希望他隻是做一下挽留的姿態,不是真的打算留住我。因為按照規定,雖然我“可以申請退休”,但領導也可以不批準。現在我隻能給領導麵子,假裝回去好好考慮。

第二天一上班,編輯室主任、頂頭上司老於就來找我。我想應該是林濤派他來做我工作的。

老於開門見山:“你申請退休真是因為身體情況,沒別的原因嗎?”

“是呀,還能有什麼呢?”我把跟林濤說過的理由,添油加醋地重複了一遍。

“咱倆不是外人,我就跟你說句大實話吧。”老於壓低了聲音語重心長地說:“身體比什麼都重要,你看咱們現在一天到晚累死累活的,還動不動就罰錢,幹得有什麼意思啊,說實在的我都想退。你聽說經濟室小劉了嗎?小夥子幹活不要命啊,這個獎那個獎還真沒少得,上禮拜五騎著自行車去采訪,路上突然心口憋悶透不過氣來,上醫院想采取點措施再接著幹,當時就被留下做手術了,大夫說再晚一會兒就沒命了,這都是累的呀。你看看咱們這兒,這幾年多少得癌的?所以呀,身體第一,我覺得你的想法特別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