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合作者(1 / 2)

南方沿海的空氣裏麵全都是水蒸汽,空氣裏麵的水分之多,足以把女人泡成水靈靈的仙女,把男人泡成充滿浪漫氣息的詩人。

然而,陳光逸並不喜歡因為水蒸氣太多,多雨的南方氣候。

陳光逸每到雨天,會注意把自己書寫的稿子收藏好,到天晴後,他會拿出來讓稿子曬一曬太陽。

有時候,陳光逸想到,如果自己的稿子遺失了,有人按照自己的稿子中構思去創業,那麼,那個幸運兒會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

如果真有那個幸運兒,並且那個幸運兒相信自己紙上所寫,保守估計,那個幸運兒會有幾個億的財產吧。

畢竟,買一點猴票,淘一點特殊時期郵票、民國郵票、白菜價的古籍字畫。二十年後,成為人人羨慕的富翁,那是不費吹灰之力。

“要先易後難!第一步,必須是賺錢,第二步才是做事業!”

“要做事業,先做好人!走私不去做,犯法不做。一切都要擺在陽光底下,不留一點汙跡!”

“猴票、特殊時期郵票之類的東西,不可沉迷。適當買點,留作未來事業的貯備資金即可。”

“中國股市,其實是一個巨大的金礦,半數以上股票,長期持有的利益,往往是十倍二十倍。可是,狗熊搬玉米一般,搬一根扔一根的人,很少能夠分享到這些實實在在的利益。萬科轉送13次,股本擴張200多倍的過程,是利益百倍的過程。蘇寧電器上市2004年上市,發行價僅10元,2010年複權後的股價相當於1400元,6年140倍的機遇。還有無數的垃圾股,虧損股,二十年的回報率也有幾倍以上。”

“.......人不能貪心,利益均沾可以,分享別人的創業成果可以,但是,千萬不要剝奪了原本創業者的發展路徑。因為,你未必能夠比那些天生的冒險家更聰明,30年之後,我不過是見識短淺的平凡人,但是,那些冒險家們依然是智者!”

******

1980年的深圳,1980年的蛇口工業區。除了大量的勞動力、工程器械、建材之外,可謂是一無所有。

但同時這裏有的是創業激情,有的是探索和學習。

招商局這個既有官方背景又有商人背景的團隊,帶領著數以千計的小夥子們平整土地,建設碼頭。他們準備,用這塊驚人速度崛起的實驗區,吸引來自香港,乃至世界各地的資本參與其中........

在這時候的深圳,大人物在思考戰略大事,小人物在思考吃飯問題工資問題,

又有誰會和自己一個僅有3000塊錢的窮小子合作創業?

有誰看得起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

很快這個疑問就有了答案。

他遇見了香港人李龍生。

李龍生是一名香港青年人,二十七八歲。曾經是長江實業集團旗下一名高級主管人員。在長江實業集團中的事業正是如日中天,李龍生卻突然選擇了辭職創業。

因為,李龍生原本以為自己這番成就,是憑著自己的才學和努力,而不是靠著莫須有的關係。不久之後,他的童話一般的想法破滅了——自己的事業成功,自己受上司重用,起因居然是上司誤以為他與長江實業的老板有著親戚關係,所以才一再提拔。後來,當上司知曉這是一個誤會,李龍生升遷速度也就慢了下來。這也是李龍生毅然辭職的主因之一。

說起來,陳光逸和李龍生也不算是第一次見麵。

半年前,陳光逸生活落魄不堪,主要靠行乞為生。那段時間,他曾經為李龍生當做導遊,交流頗為融洽。

時隔半年,陳光逸換上了一身休閑夏裝,踩著皮實的涼鞋,這個香港人卻能夠一眼認出了他:“嗨,小孩!我認識你!”

陳光逸沒有反應過來:“您好!”

李龍生顯得興致勃勃,笑著問:“你說要乞討300元,之後做點小生意,看來你已經有了第一桶金了吧!”

陳光逸略微謙遜:“是的,先生!”

李龍生很快他明白過來,裝作有點生氣的說:“原來你這小子,根本就不記得我了。枉我這次從香港來到深圳後,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你這小孩還在不在了。我昨天還在想,如果找到了這孩子,正好我在深圳缺少一名助手,就聘用他當我的秘書!”

“我記得您,李先生!”陳光逸終於想起,“可是,我已經決定自己做事業,並不打算做您的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