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緊不慢的過著,轉眼三十年過去了。
\\\"奶,奶,我爺是不是被邀請去天安門觀禮?能帶我一個唄?\\\"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小夥子跑進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
四合院裏已經年近七十的董以珊正在拿著噴壺澆花。孫國興則是坐在院子裏的躺椅上喝茶看報紙。
\\\"大呼小叫的做什麼?要是嚇到你奶奶,你就等著我收拾你吧!\\\"孫國興聽著孫子的大嗓門,放下報紙說道。
\\\"我知道,咱們家裏奶奶最大。奶奶就是我們家的老佛爺。\\\"青年走到董以珊身邊,攬著董以珊的肩膀說道。
\\\"你知道就好。\\\"說完孫國興又拿起報紙看了起來。
\\\"奶奶,你還沒說呢?我你們國慶是不是去天安門城樓上觀禮?\\\"青年鍥而不舍的問。
\\\"是,不過估計帶不了你了。\\\"董以珊笑著對大孫子說。
\\\"唉~,本來我還想蹭我爺爺的光也上去看一看呢。\\\"青年哀嚎出聲。
三十年過去,孫國興和董以珊已經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了。
孫國興做到了大將的位置,現在也已經退休了。
董以珊也一直在京城大學任英語係教授,她比孫國興早幾年退休。
現在老兩口居住在他們以前買的一所四合院裏。
四個孩子也的已經長大成人,各自的事業也都發展的很好。
老大錦晧繼承了他爸孫國興的事業,現在在部隊裏也是副師長了。
錦悅大學畢業以後又出國留學了兩年,現在是一家研究所的科研人員。
小兒子錦暄和小女兒錦怡都繼承了董家的基因,都喜歡做生意。
大學畢業以後從董以珊這裏領了一筆創業基金,現在的公司也發展的很好。
雖然還比不上董氏的規模,但是再發展下去也是不容小覷的。
四個孩子也都早早的就結婚生子了,這方麵也沒讓董以珊和孫國興操過心。
孩子們從小看著董以珊和孫國興夫妻恩愛,家庭幸福。
對婚姻生活也是心生向往,到了年紀就紛紛的走進婚姻的殿堂。
不得不說,孫國興和董以珊給孩子們做的榜樣,都是正麵的,積極向上的。
所以孫國興和董以珊的晚年生活是幸福舒心的。
孩子們結婚以後,一人一套房子的都分了出去。
現在四合院裏就是他們老兩口和保姆。不過孩子們也孝順,隔三差五的隻要有時間就會回來看他們老兩口。
打發走了孫子,董以珊放下噴壺坐到孫國興旁邊的躺椅上。
\\\"孫子走了?你別老慣著他們。慣的他們沒大沒小的。\\\"孫國興把手邊的水杯遞過去:\\\"喝點水。\\\"
\\\"我哪慣著他們,就那個糟老頭子這樣說。\\\"董以珊回說。
\\\"好好,我說錯了,我這個糟老頭子說錯了。\\\"孫國興笑嗬嗬的說道。
董以珊這幾年年紀越大,越發的任性不講理起來。當然了,這隻限於孫國興麵前。在其他人麵前她還是溫文爾雅的董教授。
不過這都是孫國興自己慣出來的。孫國興甘之如飴。
轉眼,就到了十月一國慶這一天。
這一天孫國興穿上了軍裝,軍功章在胸前整整掛了兩排。
董以珊穿了一身金絲絨旗袍,三十年過去,董以珊的體型還是沒有什麼變化。穿上旗袍說是四五十歲的都有人信。
上午八點兩人就被接到了人民大會堂候場。跟他們一起候場的還有很多在各個領域裏做出傑出貢獻的人。
上午九點,一行人登上了天安門城樓。
隨著閱兵儀式的開始,董以珊的心神也被祖國的強大震撼無比。
看著一排排一一列列的士兵邁著整齊的步伐,經過天安門城樓。董以珊心裏的震撼是以前看在電視上看體會不到的。
孫國興就站在董以珊的身邊,兩人相視一笑。
從結婚以後,兩人相攜著一路走來。從當初的兩人世界,到最後的六口之家。再到現在的子孫滿堂。
孫國興真正做到了當初娶董以珊的時候說的話,這一輩子沒讓董以珊受過一點委屈。
兩人這一生家庭幸福,兒孫滿堂。在事業上雖然說不上對國家有多大貢獻。但是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也是兢兢業業。
到現在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兩人相視一笑,覺得這一生到此真是了無遺憾。
此後惟願祖國繁榮富強。國泰民安。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