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後悔了,媽媽。如果能重來一次,我一定聽你和爸爸的話。我……\\\"。董以雅彌留之際,拉著大女兒的手喃喃自語著。

\\\"我要去找你外公外婆了,我要向他們道歉,我不是一個好女兒。讓他們操碎了心不說,他們臨死前都惦記著我。

我這一生啊,就因為你們的父親,我是眾叛親離啊……。

當初我也是董家的小公主,是你們外公外婆捧在手心裏的寶。……\\\"董以雅像是回光返照般跟兩個女兒回憶起了從前。

我叫董以雅,家裏父母兄長都叫我小雅。

我出生在一個資本家家庭,因為出生的時候上麵已經有了兩個兒子,作為第一個女兒。我從小就被父母捧在手心裏。

可以說是要星星不給月亮的長大,在我麵前,兩個哥哥都要倒退一射之地。

在我六歲的時候,我的母親又懷孕了。十個月後給我生了一個小妹妹。

我的小妹妹很是漂亮可愛,不光是父母喜歡,我也是喜歡的很。

就在妹妹幾個月的時候,家裏來了一個老道士。我不知道老道士跟父母說了什麼?

我隻知道老道士來的那兩天,母親每天都眼睛紅腫,父親也一直沉默。

就連兩個哥哥都不打鬧了,他們每天就是看著小妹妹沉默著。

我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家裏的氣氛不好,我也不敢撒嬌胡鬧了。

兩天後,老道士走了。家裏的氣氛慢慢的恢複到了以前。

不過自己卻慢慢的發現,大家對小妹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不是對小妹不好了,而是太好了。

原來他們對自己和小妹是一樣疼愛的,現在則不是,現在是凡事都把小妹放到第一位。

還反複叮囑自己要讓著小妹。

這種落差讓當時還是孩子的董以雅很是接受不了。

而且董以雅慢慢的就發現,原本挺機靈的小妹,現在木呆呆的。逗她都不知道笑了。

小董以雅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兒。不過她也不關心,現在她就是每天都爭取父母的注意力。

想讓他們不要偏心小妹。

這樣過了幾年,董以雅就發現,隻要自己在學校表現的好,或是得了什麼獎。父母就會高興,就會誇獎她。

尤其是母親,每當她取得了好的成績的時候,母親就會帶著她出門去和她的朋友們聚會。

而且每次都不會帶小妹,這讓董以雅很高興。

回去以後就更努力學習,以期讓母親高興,然後再帶著她出去。

後來她也感覺到母親更喜歡自己了,沒看母親從來不帶小妹出門嗎?

除了母親,董以雅還想讓父親也更喜歡自己。

不過她的這個目的始終都沒有達成。倒不是說父親不喜歡董以雅。

董父對董以雅還是跟從前一樣好,隻是他的時間有限,董以珊又癡傻。所以隻要他在家裏,注意力一般就會放到董以珊身上。

這就讓董以雅很不滿。

這種情況一直到董以珊18歲,國內的形勢越來越不好。

他們不得不放下國內的一切出國。

不過他們都可以出去,但是小妹卻不行。

現在董以雅已經知道了,父母兄長之所以對董以珊這麼好,都是因為董以珊是因為家裏的原因才癡傻這麼多年的。

自己也已經放棄了跟董以珊爭寵,自己一個正常人跟一個傻子有什麼好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