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認為部屬學識經驗豐富且能對事情負責;
②自己善於協調且能作有效的信息提供。
但管理者不可基於下列原因而選用放任的領導,即不願管事、對事不肯負責任、自己對工作毫無主張。2.部屬的特性
部屬具有下列特性者,對之宜采用獨裁的領導:
①具有獨裁權威感者;
②對主管采取敵視態度者;
③依賴性甚大或能力甚差者;
④年齡較輕者。
部屬具有以下特性者,對之宜采用民主的領導:
①年齡較大者;
②學識經驗優異且工作熟練者;
③平和而不願管製他人者;
④極願合作者;
⑤喜歡群居且團體觀念濃厚者。
部屬具有如下特性者,對之宜采用放任的領導:
①學識經驗優異且工作熟練者;
②自由氣氛較為濃厚者;
③抱個人主義態度者;
④傾向孤獨及遁世主義者。
3.當時的情況
遇到下列情況時,宜采用獨斷的領導:
①遇到情況危急者;
②必須於短期內完成工作者;
③處事原則、方法、程序已有嚴格規定,處理時不能有違者;
④內部發生裂痕,采用民主領導而仍無法彌補者;
⑤需運用尊嚴恢複屬員之信心者。
遇到下列情況時,宜選用民主的領導:
①工作原則、方法、程序,尚有商討餘地者;
②需增加屬員對工作之興趣者;
③需增進屬員對全盤工作之了解者。
遇到下列情況時,宜選用放任的領導:
①對工作原則、方法、程序,尚需從長考慮者;
②需研討全盤性計劃者;
③需考慮某種內容複雜之問題者;
4.團體士氣與態度
團體對主管人員采取敵對態度者,宜:
①將原有領導方式改為獨裁領導,以適應此種態度之需要。
②在原有領導方式下,采取某種措施以改善現有團體態度,使適合於原有領導方式的要求。
團體對主管人員采取散漫鬆懈態度者,宜:
①改用獨裁領導以適應改善態度的需要。或
②改用民主或甚至放任領導,以引誘態度的改善。或
③在原用領導方式中,采取適當措施來培養團體態度,使適合原有領導方式的要求。
團體對主管人員及主管部門業務具有高度熱忱者,主管對部屬的領導關係,隻應逐步放寬而不應加嚴,即應由獨斷領導放寬為民主領導,由民主領導放寬為放任領導。
5.考慮因素需注意先後順序
選擇獨裁、民主、放任領導方式時,需考慮的管理者特性、部屬特性、當時的情況及團體士氣與態度四個因素,在考慮時需注意其順序:
①先根據管理者的特性,選用對部屬之領導方式;
②如果所選用的領導方式對某部屬的特性不相適應,對該部屬的領導,宜改用適合該部屬特性的領導方式;
③如果所選用或改用的領導方式,與該工作當時的情況不適應,對當時工作的完成,應改用適合於該工作當時情況的領導方式;
④如果根據管理者的特性所選用的領導方式,與團體士氣及態度不適合時,則應根據原有領導方式來改善團體士氣與態度,或改用適合團體士氣與態度的領導方式。
6.領導方式的調整
選用獨裁、民主、放任領導方式需考慮的四個因素,其實質並非永遠不變,而是經常在變。因此,對所選用的領導方式,遇到因素的裨有變化時,應該調整原有的領導方式。
基於管理者特性的改變而調整領導方式如:
①管理者希望對自己所處理的工作能有機會更加熟悉時,應該考慮對部屬的領導是否應該加嚴;
②管理者欲培植得力助手時,對助手的領導就應考慮放寬;
③管理者認為部屬的工作不夠理想或未達到標準時,應考慮對屬下的領導是否該加嚴。
基於部屬特性之改變而調整領導方式如:
①新進部屬在工作指派後,工作進展情況甚好時,應考慮是否將原來的管製放鬆;
②對某部屬用民主領導未獲成功時,應考慮是否該改用更嚴格的領導;
③由於部屬年齡增高,學識經驗有長進,應考慮將領導放寬。
基於情況的變化而調整領導方式如:
①辦公地點由集中而分散,應考慮是否需要更寬的領導;
②屬下心理受外界不安因素所困擾時,應考慮是否將領導加嚴;
③機構的壓力,對所領導部門業務的進行構成威脅時,應考慮是否需要將領導再加強。
基於團體士氣及態度的改變而調整領導方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