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麵幾個未成年的弟妹中最聽話的是老叔,而最不聽話的是二叔與二姑。這兩個老二經常打的雞飛狗跳,貓上房,動不動還互相拿著大菜刀你追我趕地攆來攆去,實在讓父親和母親操碎了心。為了不讓這兩個老二經常互相打架鬧事兒,母親常常得把他們的飯菜分開吃,晚上睡覺的時候也得分開睡。當父親上班不在家的時候,稍微大一點兒的大姑就和母親共同承擔起了家務和管教弟妹們的義務來。
那時由於姑姑叔叔們都還小,而父親又經常不在家,所以母親不光要幹家務,看管弟妹們,而且還要幹地裏的活,家裏所有的髒活累活幾乎都落到了母親一個人的身上,母親在生我的前一天還到井台上去挑水,為姑姑叔叔們做飯。
雖然生活是那樣的艱辛,但父親和母親卻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用他們那還不算寬闊的肩膀承擔起這個幾經波折,卻還依然完整的家。他們也在不斷地完成爺爺生前沒有完成的心願,那就是供弟弟妹妹們上學。父親的四個弟妹當中念書最好的就是老叔,所以其他三人大姑念到小學三年級,二姑念到小學四年級,二叔讀完了中學就紛紛下學回家了,隻有老叔一個人一直從小學讀到了大學。老叔軍校畢業後就留在了部隊工作,他算是全家人當中最為出息最有能耐的一個。
父親和母親一邊供著老叔讀書一邊給其他已經長大的弟妹張羅著成家。大姑與二姑先後出嫁後,父親和母親又陸續地給二叔娶了兩個喜婦。等弟妹們一個個都自立成家後,父親和母親就帶著我和弟弟搬離了爺爺留下的那所老房子,在離村路不遠的地方又新蓋了幾間平房,重新安了家,這一年我九歲,而弟弟才隻有七歲,妹妹曉寒還沒有出生。
自從搬進新家後,父親就從鄉機械廠調回村裏當了會計,而母親則在家裏開了個小商店,隨之我和弟弟也都先後上了學,而後母親又生了妹妹曉寒。這時候我們家的情況比從前已經好多了,父親和母親不再像從前那樣累,而且吃穿用都是從前無法相比的。在我和弟弟都上高中的時候,父親就從村部調到了鄉裏當會計,之後又過了幾年,兩個鄉合並成一個鎮之後父親又調到鎮裏當了會計。
父親這一生從水庫調到鄉機械廠,又從機械廠調到村部,又從村部調到鄉裏鎮裏,幾經輾轉升遷,其中的酸甜苦辣也隻有他自己才能體會的到。父親和母親在供我和弟弟上大學時也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父親和母親的一生:是艱苦的一生、操勞的一生,奉獻的一生、光榮而又不平凡的一生。從他們身上所迸發出的那種不畏生活艱辛,敢於吃苦耐勞,敢於奉獻犧牲自己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鼓舞著我,作為他們的兒子,我要把他們的這種精神永遠傳承下去。
現在我站在了爺爺當年所站的位置上,爺爺當年是為了人民的利益而犧牲的,所以我也要繼承爺爺的精神,像爺爺那樣:犧牲自己,服務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隻有這樣我才能對的起全村的父老鄉親,對的起這塊生我養我的土地。不管到了什麼地方,到了什麼時候,我都不會忘記自己是一個農民的兒子這個根本。
聽完何書強的娓娓講述,我的眼淚已經潺潺而下,我深深地被他們的家族精神所感動,我現在和他站在了一樣的位置上,所以我也要像他爺爺那樣:犧牲自己,服務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隻有這樣我才不妄來月亮河走這一趟。想到這兒我先是用手擦拭掉臉上的淚水,而後轉過頭向何書強說道:“你所講的真是太感人了,真的,從你的講述中我打心裏佩服敬重你的家人,尤其是你的爺爺,何大叔與何大嬸,他們的精神和品格不光激勵著你,在以後的生活當中也一樣會激勵著我。”
聽到我這麼說何書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而後說道:“你不會覺得我是在憶苦思甜,賣弄家風吧?”
“怎麼會,你們家,你們家的人不僅是全村人的榜樣,更應該是全社會的榜樣,真的。”我由衷地說道。
“謝謝你能這麼想,其實這沒什麼,爺爺和父親,還有母親都是在做他們應該做的,我也是在做我應該做的,你現在不也一樣嗎?我們大家現在都一樣,都是在做自己能做的,自己應該做的。”
聽到這兒我看著何書強不禁笑了,而後說道:“對,我們就是應該做我們應該做的。”
“好了,我們過去看看吧。”
“嗯。”
說著我與何書強一起站起身朝築路工地那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