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同心協力 第六節 爺爺的故事(1 / 2)

“爺爺當年是大隊書記,也就相當於我現在的村支書一職。那時村裏根本就沒有路通往外界,人們要想出村去縣城,那就隻能翻過一座山,而後繞到鎮上的公路,再打車去縣城,往來一趟大概得兩三天時間,自從爺爺當選大隊書記後就一門心思的想為村裏人修一條路。

想當年村裏的老百姓要比現在窮的多,根本就沒法與現在相比,其實那個時候不光是月亮河村窮,整個國家都窮,想讓國家拿錢來為村裏修路,那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村裏要想有自己的一條路,那就隻能是靠自己。

爺爺上任後就把自己想為村裏修路的想法告訴了大家,當時大家夥兒聽了爺爺的想法後都特別讚成,但卻沒有一個人能想出從哪兒去籌集這修路的錢,最後爺爺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全民大會戰,群眾的力量是最偉大的,隻要大家齊心協力一條心,群策群力,眾誌成城,就沒有什麼事兒是辦不成的,以前修梯田的時候都是搞全民大會戰,結果很成功,現在修路搞全民大會戰也一樣會成功。

當爺爺向大夥兒說了自己的這一想法後大夥兒都一致同意,紛紛表示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爺爺看到大夥兒這樣積極地支持他的全民大會戰策略,高興的簡直不知說什麼才好,他對大夥兒說開山所需的炸藥完全由他來弄,他可以通過關係低價買到那些炸藥,爺爺是有這個把握的,所以才這麼說。爺爺的三弟,也就是我的三爺爺當時在公社當鄉長,所以爺爺通過他從鄉上的礦山那兒花低價買些開山所需的炸藥還是沒問題的。很快爺爺和大隊幹部們商議後,就把隊裏所有的羊都賣了,然後用賣羊的錢買了炸藥。

一切準備就緒後,村路終於開始修了。

當時不像現在這樣有各種各樣的機械設備,而是基本上都得靠人力畜力來完成。路修的雖然很慢,但卻很順利,因為三爺爺不光從鄉礦上花低價給爺爺弄來了炸藥,而且還特意請來了礦上的爆破專家來到村裏給爺爺他們做開山指導。在爆破專家的幫助下,擋在村路前麵的大山很快就被爺爺他們炸開了一個口子,這樣一來就可以通過這個山口修一條公路把村子與外界連接起來。

在爺爺的帶領下,全村人經過不懈的努力拚搏,終於將村裏第一條通往外界的土路修成了。為了慶祝這一盛大喜事兒,爺爺和大隊幹部們共同商議決定,兩天後在小學校的操場上搞一個慶典慶祝一下。

本來一切都準備就緒了,隻等著爺爺兩天後來主持這個慶典的舉行,可當時由於修路工地上還有一些大隊部的東西沒有運回來,所以得需要先派兩個人趕一輛馬車到工地上把那些東西運回大隊部。但當時由於村民們都收工回了家,其他隊幹部也都有各自的工作,所以大隊部除了爺爺以外再沒有別的人,於是爺爺想來想去隻好找來三姑爺,讓他與自己一起趕著一輛馬車第二天去運東西。之所以讓三姑爺陪著去,是因為三姑爺對趕馬車很在行,而爺爺對此並不在行。

頭一天晚上說好的事兒,第二天卻因為三姑爺喝多了酒不能陪著爺爺一起去,所以爺爺一氣之下就隻好自己趕著馬車到工地上去拉東西。當爺爺趕著馬車向工地上走去時,半路上馬卻突然不聽使喚,毛了起來。看到馬不聽自己的使喚,爺爺就使勁兒地用鞭子抽它,哪知這一抽馬更是受了驚,而後完全失去了控製,無論爺爺怎麼做就是無法再控製住那匹受驚的馬,最後馬車一下子就翻了過去,把爺爺壓在了下麵。

當村裏人知道這件事情來到現場後,爺爺早已經犧牲了。

爺爺去世後村裏的慶典立即被取消了,小學校的操場也從慶典廣場變成了追悼會舉辦地,全村人都聚集到這裏為爺爺舉行送別儀式。鄉裏也在三爺爺的主持下為爺爺開了一個追悼會,並授予爺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大隊幹部稱號,而且還給爺爺評了一個一等功。當縣裏也知道了這件事情以後,便立即號召全縣的領導幹部都向爺爺學習,學習爺爺犧牲自己,服務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本來一個生活殷實的家庭自從爺爺去世後就一下子中道衰落,早在五年前奶奶就因為肝癌而去世,一直都是爺爺一個人拉扯著五個孩子艱難地生活著。雖然在生活上有很多困難,但有爺爺這根頂梁柱在,全家人過的還算安定幸福,可這一下頂梁柱突然倒塌了,幾乎一下子使全家五個孩子頓時陷入進絕望迷茫之中。當時作為大哥的父親,不得不辭去在水庫馬上就要轉正的工作而回到家裏,擔負起撫養弟妹的職責來,那時的父親隻有21歲,也才剛剛成年。

由於父親是中專文化,所以從水庫回來後就很快在鄉機械廠找到了一份工作,但工資非常低,每月隻有三十元,這是家裏唯一的經濟來源。

爺爺去世的那年冬天母親就和父親結了婚,與父親共同承擔起撫養弟妹的義務來。那時大姑十六歲,二姑十四歲,二叔十歲,而最小的老叔才隻有八歲,姐弟四個都尚未成年。這一大家子的人就隻靠父親那每月三十元錢的工資和母親在家種幾畝地維持生活,如此可想而知那時全家人的生活會有多麼艱難,在那樣的條件下家裏常常需要親朋好友和左鄰右舍們的幫助才能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