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上)(2 / 3)

由於之前的保密工作做的好,等到中華大軍雲集,秦聖的部隊已經逼近伏爾加河時,莫斯科軍部才反應過來。

俄國不愧是曾與美國並列的超級大國,軍事實力和軍事反應能力都堪稱第一。在發現中華和大秦從東、南兩個方向逼近後僅僅五天時間,莫斯科又從新調集了圖拉州、卡盧加州、梁讚州、雅羅斯拉夫爾州四個州的部隊雲集莫斯科。

圖拉州軍隊包括,俄軍南方麵軍(司令為科涅夫上將)轄第22(司令為沃斯特魯霍夫少將)、第29(司令為馬斯連尼科夫中將)、第30(司令為霍緬科少將)、第19(司令為盧金中將)、第16(司令為羅科索夫斯基中將)、第20集團軍(司令為葉爾沙科夫中將)在圖拉什科夫、雅羅斯尼亞西北寬達300餘公裏的地區占領防禦。預備隊方麵軍(司令為國防部中將羅文斯德曼.帝道)以第24(司令為拉庫京少將)、第43集團軍(司令為索邊尼科夫少將),在圖拉州首府方向100公裏正麵進行防禦,而將其餘第31(司令為多爾馬托夫少將)、第49(司令為紮哈爾金中將)、第32(司令為維什涅夫斯基少將)、第33集團軍(司令為奧努普裏延科旅長)置於西方麵軍後方。

卡盧加州方麵軍(司令為葉廖緬科上將)轄第50(司令為彼得羅夫少將)、第3(司令為克列伊澤爾少將)、第13集團軍和1個集團軍級集群,扼守雅羅斯拉夫爾以西及其以南寬達300餘公裏的地區。總計在西方向上的3個方麵軍共有125萬人,坦克1990輛,重炮7600門,飛機1677架。

從這個布置上來看,俄軍並不是很重視來自東麵的中華軍,而是將主力和重點都放在了南麵。同時,莫斯科總部似乎也並沒有叫遠在鼓風的俄軍回援的意思。雖然俄軍不論是從坦克數量、重炮數量、戰機數量乃至如今最關鍵的兵力人數上都遜色於中秦聯軍,可他們依然固執地認為中華和大秦的聯合入侵會如法國拿破侖和德國希特勒入侵一樣的結局。

說句實話,也多虧是現代國家都有預備役體製,而且國家民族軍隊的觀念深入人心,在憑借冷兵器作戰為主的現在,隻要有足夠的人口,就有足夠的實力。不然俄國臨時組織起來的這一百多萬軍隊到底有沒有戰鬥力還是個未知數。

在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寬大戰場上。湖泊、草地、平原、丘陵、高地。。。。。。各種地貌都有。初來的秦聖和廖國忠並沒有急於進攻,而是安下營寨和俄軍開始了陣地拉鋸戰。雙方都沒有派遣主力衝鋒,在各個地形各個地貌下各個小隊,各個斥候都在互相搏殺。沒有嘶天震地的喊殺聲,但鮮血卻沒有少流。

雙方互相博弈了三天,最大規模的交戰是在圖拉以南的伏爾加河支流,秦聖投入了兩個羽林軍團,兩萬餘人,俄軍投入了一個半師,共計一萬四千餘人。雙方在搶奪伏爾加河的控製權。廝殺了整整一夜,雙方都付出了近四千人的傷亡代價。照明彈和閃光彈簡直將整個夜晚都變成了白天。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照下時,伏爾加河兩岸已經屍如枕藉。

斜cha的長槍,破碎的戰旗,殘斷的屍首,野狗的哀鳴。。。。。。組成了一副淒慘的悲涼畫卷,仿佛這不是太陽初升之際,而是世界末日的開篇。

這次碰撞是莫斯科攻防戰中的第一次慘烈搏殺。它帶給了雙方最大的震撼。

秦聖由此戰發現原本以為不堪一戰的俄軍竟然還有如此強悍的戰鬥力,這讓對這次西征保持著樂觀情緒的秦軍將領們都暗暗警醒。不敢再盲目輕敵。特別是王開,他是這次搶奪伏爾加河戰役的策劃者和指揮者。原來他以為自己投入了兩萬人,要奪取伏爾加河的一個據點,完全不是問題。可是卻沒想到俄軍僅僅一萬四千人就攔住了他的步伐。這讓他在秦聖麵前有些拉不下臉來。因為是他信誓旦旦地向秦聖保證,隻要兩個隨便的羽林軍團就能拿下伏爾加河。可是卻是這個局麵。

而其實俄軍方麵也並不好過。秦軍被俄軍的戰鬥力所震撼,俄軍統帥科涅夫元帥又何嚐不震驚?他雖然名義上統帥了六個集團軍。可真正能戰敢戰的部隊卻是很少。隻有他的嫡係部隊七個師而已。伏爾加河爭奪戰中,他一下就投入了一個半師的精銳力量,可竟然與秦軍的普通部隊打成了平手。這讓科涅夫蹙著濃密的眉頭不知如何是好。

這還隻是秦軍的普通羽林軍,若是那傳說中的甲等軍團和陷陣之士又該是何等雄風?科涅夫簡直不敢想象。

王開抱著再次進攻以在秦聖麵前證明自己的念頭,在伏爾加河爭奪戰的第二日又連續調動了三個羽林軍團,一個藍田甲士軍團對俄軍發動進攻。而對秦軍已經有敬畏之心的科涅夫卻開始緩緩收縮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