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屠殺第十天的晚上。莫斯科郊外的第一夜是在劇烈的炮擊聲中度過的。
這夜俄軍九個集團軍對秦軍發動了前所未有的攻勢。俄軍以一種一往無前的態勢發動了全線進攻。從各個據點。各個陣地中傾巢而出。凝聚成幾股強大集群主要衝擊秦軍的主陣地。
麵對俄軍這種突如其來的攻勢,秦軍明顯準備不足。前沿兩道陣線連續被攻破。幸好秦軍一向有組織三道防線的習慣。在第三道防線上,王開將藍田甲士軍團五千人組織成一個反衝鋒的弧度,以騎兵為前導發動反擊。
俄軍的進攻是夜裏九點開始的。秦軍的反擊卻是在十二點才出動。這點時間差裏俄軍已經隱隱有力竭的態勢。
如這種冷兵器的大兵團對決作戰,“戰至最後一人”其實是一種詩意的誇張。這種對決大部分是前期的戰鬥激烈,然後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擊潰對手,讓敵人喪失繼續作戰的勇氣產生大潰退。最大的殺傷也肯定是在後來的追擊過程中出現的。
但衝殺了三個小時,秦軍雖然連續丟失兩道防線,可秦軍依然沒有崩潰,反倒是俄軍有些吃不消了。秦軍的防線不是簡單的壕溝陣地。有著優良作戰傳統的秦軍總喜歡在陣地前擺放看似無用的井欄和鹿角,以此遲滯敵軍的進攻速度。
若不是俄軍背kao的就是國都莫斯科,其重炮集群大多就在大軍的後方,秦軍怕是連戰壕都不會去挖。結果就是這些縱橫勾芡的戰壕和磕磕絆絆的井欄鹿角讓俄軍筋疲力盡。
秦軍由於準備不足,兩道防線上總共損失了一萬餘人。這些人遭受了俄軍的第一波炮擊,然後又遭到俄軍的瘋狂衝擊,除了幾個利用地利天險的位置,秦軍沒有崩潰撐了下來,其他地方都淪陷了。在淪陷的地方,秦軍倒是做到了“戰至最後一人”的說法---沒有人投降。事實上,俄軍也不會允許逼迫到莫斯科郊外的秦軍投降。
等到王開的反擊開始時,俄軍元帥科涅夫已經決定撤軍了。這次出擊戰果有了。足夠向國防部交代。這就夠了。不是他不想繼續擴大戰果,而是秦軍的防守實在太瘋狂。比如在莫斯科郊外的一處沼澤農場。俄軍一個營出動了四輛坦克,六輛裝甲運兵車結果卻被兩百名秦軍死死的拖住動彈不得。秦軍借助著農場的各個設施進行阻撓作戰,隱藏在草垛中,乘俄軍路過時突然衝出來引爆手雷,或者捅死一兩個俄軍之後再嘶喊殉國。更有些秦軍直接沉溺到沼澤裏,將俄軍坦克和裝甲運兵車引到邊上,再冒出來用人肉炸彈給予殺傷。。。。。。
麵對這麼頑強和凶殘的敵人。科涅夫僅僅是看了看報告就覺得不寒而栗。這種頑固據點,科涅夫都是直接派空軍轟炸一了百了。又或者在炮群能勾到的範圍都是定點炮擊,直接摧毀。
但隨著戰事推進,俄軍的攻擊力度放緩,秦軍卻開始慢慢彙聚到幾個重大堅固的據點據守。在這個情況下,秦軍又展開了反擊。俄軍已經無法擴大戰果。所以科涅夫決定撤軍。
俄軍這種撈一票就跑的作戰方式徹底把秦聖激怒了。他剛剛睡下,卻被劇烈的爆炸聲驚醒。赤著腳光著上身秦聖就衝進了指揮室。沒想到這麼快俄軍又要撤了。
“媽的。來我家偷菜還敢嫌老子腳臭。王開,出動藍田甲士軍團的所有騎兵軍團,沿左中右三個方向同時突擊。呼叫中華空軍立即給予支援。媽的,絕對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占了便宜!”
秦聖跳腳大罵。一副痞子相完全沒有平時當王爺的風度。但這並不影響下屬對他的敬畏。他跟秦旭一樣,都是拖了光鮮的衣服就可以做流氓的人。這樣的人,能屈能伸,該拚的時候豁得出去,該裝灰孫的時候又比誰都孫子。絕對是個人才!
接到命令的王開這才將小反擊變成了秦軍的大規模進攻。
藍田甲士騎兵軍團總共有一萬餘騎,都是百戰精銳。雖然放到三個方向以後兵力減少,但卻隱然有千軍萬馬的氣勢。奔騰起來讓天地為之色變。
俄軍又擺出長蛇陣阻擋騎兵進攻。由於此時天色大黑,戰馬都不習慣野戰,即使有閃光彈和照明彈在天空閃爍,但依然不能改變戰馬天生的習性。這也是俄軍為什麼選擇夜戰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次王開的進攻沒有取得太大的成果。
天明之後,秦軍主動後撤三十裏。拖離了與俄軍的接觸。這是秦聖的命令。
能屈能伸嘛。
接下來的三天。俄軍和秦軍互有攻防。但都止於小規模的接觸戰。雙方的斥候和偵察兵不斷在各個陣線上交火。互有傷亡。但是誰也奈何不了誰。
到了第四天,第涅格河方向突然出現秦軍時,莫斯科才知道自己的援軍被阻隔在了西方。此時莫斯科才恐慌起來。國會一度有人提交議案,要動用核武將地球毀滅,讓所有人同歸於盡。隻是這個瘋子一樣的方案沒有受到任何人的支持。
笑話。同歸於盡?老子還沒活夠呢。秦軍來了大不了投降。俄國領土這麼大,秦軍總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殺光。隻要他還要統治這片土地,那他秦皇就絕對少不了借助我們的地方。同歸於盡?傻子才幹。
當然,也有人提出將鼓風的俄軍抽調回莫斯科。畢竟現在總體的態勢來說,俄軍不論是兵力還是火力都處於下風。
但這個計劃被擱置了。戰爭,是國防部和指揮部的事。國會無權過問。國會隻決定是否發動戰爭。而怎麼戰爭就不是他們所能約束的了。
莫斯科軍方的考慮卻遠遠不止這些。他們也想過將鼓風的俄軍抽調回來。但這樣一來就等於俄國先宣布自己退出歐洲聯軍。否則那支作為歐洲聯軍先鋒的俄軍又有什麼理由抽調回來呢?如果宣布退出歐洲聯軍,那歐洲各國定然不忿。這所引起的連鎖反應可能會導致整個戰爭的失敗。
直到雅羅斯拉夫爾淪陷,東六個集團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傳來之後。莫斯科軍方這才無奈地宣布抽調鼓風的俄軍回援。隻是,這個時候,對俄軍最有利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鼓風。這個黔首郡最東北的戰略要地已經經曆了十天的慘烈戰鬥。龍驤軍、戰象軍團、中華第一騎兵師輪番拉到鼓風口外與俄軍交戰。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的同時也讓俄軍膽寒。
秦軍的戰旗下往往堆砌著數不清的屍首。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