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歐洲投降(2 / 3)

打持久戰歐洲聯軍是不畏懼的。畢竟蒙僖現在等於陷入了整個歐洲的包圍之中,隻要西歐各國重新在組織一批軍隊攻擊蒙僖,那蒙僖就要麵臨腹背受敵的狀況。

可這樣的對峙才經曆十天就結束了。歐洲聯軍忘記了,歐洲拿出全部的實力才武裝他們。如今一時半會哪裏還有實力去武裝另外一批軍隊呢?況且,新招募的士兵也需要訓練,不然上了戰場也隻會一哄而散。蒙僖可沒有給他們時間去積攢實力,隻一天,華沙告破。波蘭政府遷往比利時。隨後,蒙僖加派第五軍團加入對西歐的征討中。大秦軍以兩個甲等軍團,四萬餘人做主力,一路西進。不攻擊小城市,全部攻擊大城。而且招降詔書一路散發。遇到抵抗的地方全部屠殺。雞犬不留。

歐洲教廷召開緊急會議,教皇在梵蒂岡疾呼:“上帝之鞭再次降臨!”

而歐洲民間則把這次大秦軍西征稱為第三次*禍。

無論叫法是什麼,大秦軍的西征順利異常。秦軍一般都是晝伏夜出。以黑夜為掩護攻擊各大城市。歐洲空軍數次轟炸都被中華駐黔首郡的空軍擊退。

華沙告破,格但斯科告破,比利時布魯塞爾也在一日後告破。大秦的鐵騎在十天之內竟然到達了當年蒙古鐵騎所抵達過的地方。這也多虧了歐洲道路係統的完善。沒有什麼天然的險阻。

隻是到達德國東部邊境時,大秦軍接到了暫停進攻的命令。而此時,作為歐洲唯一一個沒有參與歐洲聯軍的國度,德國也已經全民動員。日耳曼民族的高紀律性讓德國幾乎在短短的十天之內就完成了所有戰爭動員。四十萬軍隊陳兵東部。德國總理已經向大秦和中華發出了質問國書。

很快,大秦鴻臚寺給出了答複:“德國為不征之國。然,請德國不要幹涉大秦對歐洲各國的征討。”然後,大秦軍繞過德國,攻擊南部的荷蘭捷克,以及盧森堡等地。

麵對大秦的這種態度。法、意、西等歐洲大國立即召集歐洲大會,並請來了美國大使,商討對策。可出人意料的是,英國竟然沒有派出代表。

“可惡的英國佬,他們難道還打算玩大陸平衡那一套嗎?”法國代表在大會上狂罵。

但這改變不了什麼。英國伊麗莎白女王在歐洲大會開始前突然宣布了英國退出對大秦的討伐陣營,在歐洲聯軍中的英國軍隊將會就近向大秦投降。並且宣布無條件歸還所有中華的國寶,大英博物館中的一切屬於中華之物都會歸還。具體歸還時間,英國會派遣大臣親自與中華交涉。這個變動讓所有人都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一向強硬的伊麗莎白為什麼突然變的低調起來。

德國代表參加了這次歐洲大會。這讓歐洲各國都鬆了一口氣。會議上,歐洲各國一致要求美國出兵歐洲。美國同意了。但是要求歐洲自己能夠堅持三個月時間。否則一切免談。

可在大秦如此兵威之下。歐洲哪裏能堅持三個月?一片愁眉不展中,美國代表突然對一直沉默不語的德國代表提出質問:“德國是不是歐洲國家?”

這個問題一下子讓歐洲各國的代表頓時驚醒。對啊,全歐洲隻有德國還有後續的兵力。如果德國肯加入,那抵擋大秦鐵騎三個月絕對不是問題。

可是在一片希翼的目光中,德國代表卻堅定地搖了搖頭。

“我們德國嚴守中立立場。各國需要的物資德國能夠供給的自然提供。但是絕對不會出兵。”

**,德國人又不是傻子。如今大秦的兵鋒之盛連美國都畏懼。還把半個歐洲都打下來了。這個時候德國怎麼會去摻和?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德國看見了英國的態度。而且了解英國女王為何會突然如同宣布戰敗一樣對待中華和大秦。

原因就是查理王子回國了。曾經隨羅文斯德曼攻擊鹹陽的查理王子被大秦送回了英國。隨行的還有一支秦國的使團。不知道查理王子和大秦使團是如何對這個已經九十歲高齡的女王說的。總之,女王決定退出對大秦的討伐。

英國一直是歐洲最強大的象征所在。不管法國,德國以及其他歐洲傳統國度如何不屑英國人的卑鄙和狡猾,但英國一直對歐洲大陸有高屋建瓴之勢卻是不爭的事實。如今這個傳統帝國的突然退縮,已經可以預見歐洲聯軍的命運。

“女士們,先生們。不管如何,德國是不會參戰的。不過我們會為各位提供一個庇護的場所。如果各位願意的話!”德國代表麵色沉重地說完這句話後就退場了。

其實如果事有可為,德國又何嚐不想幫助一下歐洲各國。隻是,如今真的事不可為啊。俄羅斯戰敗了,莫斯科已經成了大秦的牧場。如今不是大秦被困在歐洲,而是歐洲聯軍被困在了大秦的包圍之中!

歐洲人,或者說西方人,他們崇尚自由。呼喚個性。歐洲大陸這方寸之地之所以凸顯這麼多國度,究其根源就是歐洲人的自由散漫。他們不喜歡約束。對國家的忠誠也遠遠低於亞洲各國。在戰鬥中他們或許勇猛,但那是建立在絕對的優勢上。沒有武器上的優勢,要依靠意誌去獲取勝利時,歐洲人絕對比不上亞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