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赤精子途逢廣壽 紫氣翁道合五行(1 / 3)

更教於夏秋,多積柴薪,冬則煨而煬之,可以祛寒。夏天水煖,令人入洿池沛澤,捕魚鱉烹食。人民更可度日。修結繩之政,教民有大事則綰大結於繩,小事則綰小結於繩,以免遺忘。擇民間聰明易曉事者,先教建占時令, 以正方位;指天布躔,以分七政;指明禽獸草木萬物名色, 以資民識。立一傳教之台,使坐其上,稱為師長。民有事物不諳,便去請教,師長與之開講明徹。師道之始也。又教民日中為市,各以貨食器物之類齊集市上,通國之輕重, 以有易無, 而交易之道以興。 自是貲用轉而不匱, 人情益遂, 又號遂皇。

皇擇戶雒氏之子四人, 曰明繇、 必育、 成博、 隕丘, 協供臣職, 是為四佐。 明繇曉升級, 必育受稅俗, 成博受古諸, 隕丘受延嬉。皇出行,使明繇居前為疑,必育居後為丞,成博居左為輔,隕丘居右為弼,而輔相之道以立。

先是人民木食露飲,欲心淺淡,今得火食血肉,欲火亦以漸熾,男女交接無度,恣情歡樂,多致情血傷枯,形骸骨立,遂成癆瘵之病。同氣者每遭傳染,深為可憫。遂皇因立法度,與先聖人皇相合,製男女歸娶之年,以息其情。凡男子三十歲,可娶一女為妻; 女二十歲, 始嫁一男為夫。 晝同食, 夜同眠。 是參天兩地之數,以歲數規定不許蕩淫,違之眾攻之。 自此生下子女, 始有父母兄妹。遂皇得舉四職, 而大道平, 人事理, 粗成景象。 治世一百六十歲而終。傳世凡八。

有庸成氏出, 治於群玉之山, 平阿無隘, 四徹中繩, 示人以坦易明爽。實有季子,其性喜淫, 庸成怒放之西南。季交儀馬而生子, 身人而尾蹄馬,是為三身之國。庸成之所為治, 皆遵守先皇之法,亦傳八世。

複有軒轅氏作於空桑西北,能紹物開智,見景生情。出遊見風吹蓬葉,旋轉而舞,乃製乘車。將林木輻輳為輪,設轄,駕懸兩旁, 中設坐位,後有轂推之兩輪就地旋動, 無異轉蓬。其上橫木為軒,直木為轅, 以與君長乘之。眾人不得僭用,謂之軒轅之車。故號為軒轅氏。木德為紀。民皆歸之。軒轅權畸羨,審通寒,令四方人民,凡崎嶇不平處,治成康衢,便於車轍往來。山有產五色之金者,教民掘取,熔鑄器用。先冶金為鑊,可盛物以烹飪。 一名釜, 為冶屬之父。 五金分等次: 黃曰金, 白曰銀, 赤曰銅, 黑曰鐵, 青曰錫, 別上下而用, 以明貴賤。 遂伐山取銅, 以為刀貨, 以衡輕重。

時有祝融氏者, 沃土荊沅人。少聞大陸廣壽老人,可三千餘歲,不耐塵煩,居山頤養,乃往拜之。廣壽謂曰:“觀子未有嗜欲,無所造化,當君主天下,非修真時也。吾誠受以屍解之法,後可囑葬於衡山南。得聽赤真人之道即有成矣。而子之後,必有興起焉者。”祝融不忍辭去。老人曰:“吾將遊南極大荒,子毋戀我。”

祝融告退。後至弇州之山,見古木槎牙。有一五采之鳥,仰天而鳴,爰有百鳥鳴集,采鳥與之和鳴。祝融聽其婉轉抑揚,學而以為樂歌,群鳥亦飛集前後,同聲皆鳴。祝融知可以通倫類,諧神明。偶於稠人中歌之,聚聽者忘倦, 向之粗浮情性,化為溫柔,相應和者幾千百人。終日唱和為樂,謂之屬續之樂。移風易俗, 而人多壽。 故號曰祝融, 又曰祝誦, 三曰祝和, 以其歌誦,能使景象融和也。遇人民有疾苦莫識,為其祝說病由,又曰祝由。時軒轅氏治世已久,欲尋賢能者讓之。 聞祝融得民情之和,乃以軒轅之車召至,遜以大位。軒轅遂退入深岩。祝融不得已,乃治都於郇,築土圜居,以盛君民。 自軒轅氏以下,為禪通紀,言其讓禪之德,通乎天道也。

是時三綱正,九疇敘,天下洽和,萬物鹹若。祝融常患毒蟲惡獸,藏於草莽林木間,民或卒逢其害;乃教民於燥烈之時,舉火焚之,遍處延及,凶惡之物,逃匿遠竄,不敢逼人矣。祝融又思軒轅氏將五金冶鑄為器,性脆易敗,教民煆煉成熟,用鉗錐打就物件。民從之,果覺更為堅利。因其以火施化功多,又號曰赤帝,以火為紀。在世二百餘歲,臨終,召臣民謂曰:“主治天下,非庸俗所能。爾等宜擇有德者歸之。”乃令子孫避居於南之烈山,配合火德。其後世為火官。不忘廣壽老人之言,遺命葬衡山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