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二大神來謁,口稱:“小神有失遠迓。”
玄女問二神:“何名?”
木公曰:“一名鬱壘,一名神荼。兄弟二人,惟能執鬼。山有二門,西南曰神門,神荼守之。凡有邪神入山偷桃,以木劍砍其項,桃枝貫其腮,投海中,與毒龍為餌。東北曰鬼門,守以鬱壘。若貪饕之鬼上樹殘食,即以葦索縛之,射以䄻弧,投山坳與猛虎食之。俱以十壯士為副,”眾視之,果然雄風赳赳。
木公曰:“先一童曰靈真子居此,常食桃膠,已成道,遣服他役矣。”乃命青衣女童二十對,提籃荷鐮,從曲折處飛騰樹杪,捷如小鳥。
頃刻躍下,向筐籃中探出,薦於金盤,大如盎鬥,色如火焰。勻二十五盤,令玉女捧獻。群仙剖而食之,甘美非常。核可盛二升許,遍擲於地。
宛丘曰:“盛筵難再,後會何期?未知桃熟又幾時也?”
金母曰:“凡世果品,皆春華夏實至秋成熟者多。惟此樹千年開花,千年結實,千年始熟,三千年方得一食。此桃已三熟矣。
在初熟時,予摘數顆回昆侖,沉核於瑤池赤水之旁,漸自萌蘗,抽條布葉。其枝幹從小如虯龍蟠屈,及長交連千裏。至理鈞劫中,始發蕊吐花。
正憂鹿銜蟲蝕,蝶采蜂殘,有九源丈人者,為方丈宮主,領天下水神及陰精水獸蛟鯨之類,以開明天獸撥來供役,餘令照守九門。又得精衛棲止樹上,賴無虧損。今結實如拳,再俟千年紅熟,當屈諸道翁過我也。”群仙歡喜稱謝。
水精子曰:“前次桃熟時,承王公遣吏送至須彌,黃道長邀我同享,棄核於地,徑發生暢茂。近日不知如何?”
黃老曰:“前報洞口桃木試花,含葩將綻。昨下山赴會,已爛漫馨香,呼童好生護守。至結實之秋,正瑤池成熟之候。逮餘啟筵之後,又輪王公作東之期。如此周而複始,隻千年可圖一會也。”眾踴躍大喜。
時夕陽倚山,木公邀至樹陰處,不次而坐,舉杯更酌。海波中湧出一片冰輪,照耀如晝。對此清景,興致愈豪。半酣,不禁聳身起舞,抱膝長吟。
赤精曰:“祝融,若能聽鳥聲作歌,何不當筵一曲,以助幽賞?”
宛丘曰:“對客清歌,誠為韻事。若允賜教,餘與女弟鼓樂和之。”
祝融微笑。宛丘索樂具來用,金童取至。女皇捧瑤笙。浮丘自出葦籥吹之。宛丘遞鳳簫於大庭氏,授錦瑟於王倪,自鼓離徵之琴。眾音始作。
應元真君喟然曰:“惜泠倫之不在也。”至精子默投象管於海,化白魚而逝。
西南角早有人乘鶴吹管飛來,頓覺眾樂和協。應元見是泠倫,喜出望外。
泠倫至至精前繳旨。令其朝見群真。振衣欲拜,群真命坐。木公親抹一桃與之。食畢,遂同調音審律,伺候起歌。
祝融即手拍按節而歌曰:
惟至人兮開洪荒,柄生成兮位青陽。啟紫府兮碧雲鄉,毓靈根兮歲月長。召真侶兮盛筵張,薦奇果兮甘且芳。羅珍饌兮進霞觴,霞觴醉兮發清狂。調絲竹兮葉宮商,開心顏兮樂洋洋。隨人世兮幾滄桑,願聖壽兮永無疆。
各讚美不已。
赤鬆子曰:“聆此妙音,當醉臥月明中也。”木公呼童遍進巨觴。
玉晨曰:“今日之會,可雲樂矣。然不可極,我等亦宜告止。”
眾曰:“唯。願隨丈者之後。”木公固留,皆離席辭謝。
頃刻渡碧海至尾閭,見水縈回,窪下無底,怪問之。
木公曰:“前有嶠,曰陰嶠。上通泥丸巔,下徹湧泉穴。是為天地根、生死戶、複命關也。有神名桃康主之,常守弗離。日飲泉水,嘿嘿如醉。使真氣永聚,故其處水中火發,雪裏花開。”
眾聞之猛省,複至方諸。見紫府西有台高聳,停步問:“何為而設?”
木公曰:“餘與金母共理陶鈞,分治東極,統三十五所司命,以隸天上人間罪福,餘為大司命總統之。化東華至真之氣,結成此台,曰東華台。餘以丁卯日登台觀望學道之人,凡天下男子登仙者,名籍悉所掌焉。”
群真複問“紫府”名義,木公曰:“踞三島之間,較量群仙功行,轉劫升天之所。仙有九品,一曰九天真王,二曰三天真王,三曰太上真人,四曰飛天真人,五曰靈仙,六曰真人,七曰靈人,八曰飛仙,九曰仙人。凡此品次,皆由遷轉靈官校品真仙所司,自地仙而至神仙,神仙而至天仙,天仙而轉真聖,入虛無洞天,凡三遷焉,皆予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