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青羊肆宓子尋師 徐州城杜衝報本(1 / 3)

其設教,大抵言生生之類,皆因行業,有過去、未來、現在三世。

識性不滅,凡為善惡,必有報應。

又有五戒,去殺、盜、淫、妄、貪,大意與仁、義、禮、智、信相符。

釋迦治世教化四十九年,乃至天龍神鬼並來聽法,弟子多有證果者。

平居阿耨達山,王舍城在山之東南角,城西又有竹林精舍,有浴佛所。六年苦行處,常樂安隱處。

雪山之陰,雪水流注,百川洋溢,以味清淨,周回屈從而趨大海,無有旱潦。

一切眾生鹹得受生安樂國土。

舍衛之西罽賓、回回王民悉奉佛道,遠近皆修浮屠,七級以為供養。通國人投為沙門,到冬未中前飲少酒,過申不複飲。

凡沙門皆草蓐為床,衣缽隨身,譬如飛鳥,不近一切捕魚鳥人、戲論人、外道人,不蓄象兵、馬兵、車兵、步兵。

沙門又名苾芻,又名比丘,其教遍流西域。

釋迦之首座弟子,乃訶維摩竭陀國人,生於婆羅門家,名摩訶迦葉,波大龜氏。

嚐為鍛銀師,善明金性,吸氣飲光,使其柔伏,誌求出家,以度諸有,從師修持有年。

一日,釋加拈花微笑,謂曰:“吾以清淨法眼,涅般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正法,將付於汝,汝當護持。”

並敕阿難為副貳,以其歡喜而無染,知覺而有行,傳化後人,無令斷絕。而說偈言: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無,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說此偈已,複告迦葉曰;“吾將金縷僧伽黎衣傳付與汝,轉授補處,至慈世佛出世,勿令朽壞也。”

迦葉聞言頭麵禮足曰:“善哉!吾當依敕,恭順佛教。”

爾時世尊至拘屍那城,告諸大眾。我今背痛,欲入般若涅槃。

即往熙連河側娑羅雙樹間,自然有寶床,從地湧出,世尊坐上,右肋累足,泊然冥寂。

那竭王乃作金棺,複檀車送喪。時諸弟子,積香薪茶毗之。

燼後金棺如故,大眾即於棺前模偈讚曰:凡俗諸猛熾,何能致火爇?請尊三昧火,闍羅金色身。

讚已,金棺忽舉,高娑績樹七倍,在空中往反飛騰。

旋見三昧真火燼盡化灰,舍利子如雨下,得八斛四鬥,那竭王載歸宮中,各國皆興兵來爭,迦葉乃以金升量與之,取歸供養。

阿難欲究竟如來真實意,迦葉曰:“倒卻門前刹竿著。”阿難亦微笑受之。

迦葉同諸弟子追敘其語,綴以文字,集為十二部《真經》。

每悼佛辭世,無從聽受,聞老佛毗婆屍昔曾去王位,修道於東土白翟之清涼山,得維衛勝觀,具大智光。

迦葉等齊詣詢佛因由,毗婆屍曰:“解脫色相,不昧靈光,爾佛何嚐不在?”

遂指引至靈鷲山頂,見佛垂眉跌坐。諸弟子悲咽,俯拜岩下。

佛微笑曰:“何執著耶?”

大眾覺悟,頓生歡喜,起侍左右,相與共究無生。

老子分神化氣於西土之後,甲寅歲複從太微宮分身降生於蜀國大官李氏之家,先敕青牛化生為青羊,色如青金,常在所生嬰兒之側。愛玩無斁。

忽一日,青羊失去,兒啼不止,家中令童子往外尋覓,得於市肆中。

尹喜受老子千日之期,丙辰歲往蜀,遍問居民,並無青羊肆。

見童牽羊而過,喜解曰:“聖師所約,其在此乎?”前問牽將何往?

童曰:“我家夫人生一兒,愛玩此羊,失來兩日,今尋得,欲還家與之。”

喜即囑曰:“願為告夫人之子,雲尹喜至矣。”

童如言入告。兒即振衣而起曰:“今喜來前。”

喜既入,其家庭宇忽然高大,湧出蓮花之座。

兒化數丈白金之身,光明如日,頂有圓光,建七曜之冠,衣晨精之服,披五色離羅之帔,坐於蓮座之上。舉家見之,皆大驚怪。

兒曰:“吾老君也。太微是宅,真一為身,太和降精,耀魄為人。主客相因,何相怪耶?”

喜欣慰無量,稽首言曰:“不圖慶會,複奉天顏。”

老君曰:“吾向留子者,以子居世已久,深染愛欲,初受經訣,恐未克成功,是以待子於此。今子保形煉色,已造真妙,麵有神光,心結紫絡,金名表於玄圃,玉劄係於紫房,氣參太微,解形合真矣。”即敕召三界眾真。

時諸天帝君、十方神王洎諸仙眾,頃刻浮空而至,各執香花,鹹稽首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