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考王封其弟揭於河南,以續周公之官。考王在位十五年崩,子午立。
趙桓子浣卒,子籍立,而韓虔嗣韓,魏斯嗣魏,齊田和嗣田,四家相結益深。
威烈王二十三年,雷擊九鼎,三晉以為周運將終,遣使求為諸侯。王不能製,即賜韓、趙、魏為諸侯。三家廢晉靜公為庶人。
魏文侯斯賢而下士,訪於李克,對曰:“聞鄴人犢子,少在黑山采鬆子、茯苓為餌,且數百年,時壯時老,時美時醜,未敢遽謂其賢也。”
文侯問其所為?克曰:“犢子常過陽都酒家。有一女眉秀而連,耳細而長。眾以為天人之相。會犢子牽一黃犢來酤,女見而悅之。一日隨犢子去,隔宿同返。取桃李皆連兜,與家人食,味極甘美,複隨犢子去。父糾多人追逐之,二人共牽犢而走,其行足不踐地,速如飛鳥。明日複賣桃李於市。酒家複逐,恒不能及,遂任之。雖冬日,桃李棗栗新鮮可愛,在市中數十年,夫婦俱他往,今有見在磻山下,皆謂其得仙道焉。”
文侯遣使入山,犢子知之,攜女奔秦隴。
路逢一人,亦與一女同行,觀其神色不凡,因邀坐石上,叩問。
其人曰:“予楚狂生陸通也。遊昆倉之丘,見風景清幽,將挈老妻徙於彼。”
犢子問其得道之由,通曰:“予避世入峨嵋,與妻安居自樂,高臥鬆間,以受霞氣。脫幘掛鬆枝,有鶴銜去水濱,子遂逐之。鶴棲於身畔,戲跨之,忽負予飛起,因得朝見天真皇人。
既而翱翔於昆侖,是丘實惟帝之下都,有神肩吾司之。其神與吾同姓,常顯法像,人麵、虎身、虎爪、九尾,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
見予問今之治天下者何?予對曰:‘猶涉海鑿河而使蚊負山也。’肩吾然之。因與吾誌合,故往就之。”
犢子曰:“無處不佳,何必舍中夏而去?”
接輿拂然曰:“何言之鄙也?且鳥高飛以避繒繳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以避薰鑿之患。予方遊於渾漠之外,又何論天之下乎?”
犢子愧謝,猛見山頭隊仗旌旗紛紛隱現,問何仙官?
接輿曰:“周威烈王在位二十四年崩,上帝敕王為天曹,遣其下迎周亮為秦隴真人,出入太清,朝謁諸聖,予會於蕊珠宮。會見金母,贈其號曰“太素”。年已一百九十餘矣。”
正在談論,有官吏二員恭身而前曰:“真人奉請一會。”
接輿令妻與陽都女待與林間,與犢子上山及半,真人迎候,敘問犢子,接與曰:“即皇甫犢子也。”
覷周真人但握手立談,不邀入洞,因問匆匆將欲何往?
亮曰:“當今大國凡七,齊、楚、魏、趙、韓、燕、秦,強略相等。越雖稱王,日就削弱。至於宋、魯、鄭、衛,益不足道。惟秦僻在西戎,中國擯之不與會盟,國用不費,而天地瑞氣又鍾於此。今早上帝有命,令我往祖師金母處,會集諸真,降瑞於秦,以兆王跡。”
接輿曰:“帝命不可淹留,請君速駕,予接踵來也。”
與犢子告別下山。亮乘雲車而去,接輿夫婦亦即相別。
犢子居秦隴年餘,周真人常延上山宴會,因念故鄉風景,複帶陽都女南行,聞王子喬在桐柏,往訪其道。
初子喬攜妹觀香入陸渾修道,積三十九年,屍解去,惟衣履存焉。
其兄眉壽,宋姬所生,與觀香同母。聞妹得仙,相棄繁華入山,苦行真修,觀香降而度之。
至是子喬迎弟、妹入桐柏團聚,上帝降敕為紫清宮內傳妃,領東宮中侯真王夫人,正設家宴慶賀。
報犢子、陽都女至,邀入相款,自此留居東南。
後至周亮雨金事畢,來桐柏候謁子喬,犢子始與複遊秦隴。
周自威烈王崩,子安王驕立。是歲,盜殺楚聲王,子悼王立。齊田和深與魏結好,求轉請於周。安王乙未歲,始賜和為齊侯,遷齊康公貸於海上。魏文侯薨,子擊立,田和篡二年卒,子午立。
秦自哀公薨,立傳至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亦祠黃帝。至太子師隰立,即齊桓公午嗣位之年,後六年午薨,子因齊立。
二年,安王崩,子烈王喜立。是歲,韓哀侯被弑,立世子若山。
明年,趙成侯立,秦獻公之丁未十一年也,十月豐鎬之地,雨金三日,有司具奏,公問群臣,莫知其義,乃招致賢士,詢其休咎。
老子初與泠倫東歸,泠倫往仙華。
自入來子國,為萊夷不明孝道,投身於老萊家為子,性至順孝,奉二親極其甘脆,年七十言不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