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互生嫌隙(2 / 2)

“寡人如今尚且安好,便迫不及待要來與君候相約,莫非君候已毀當日之約,如今早盼寡人命歸黃泉不成?”昌平君平日裏雖然狡猾異常,喜怒不形於色,但他當日逃出新鄭之時狼狽異常,先是受了驚嚇,後又在危急關頭,被中年人當做盾牌擋了王賁後來射過的一支長箭,雖說當時逃得已遠,但以王賁怪力,那支箭羽,卻直接將他胳膊上的肉射穿,破了一塊大洞,白天又不敢再露出,實是早已經如同驚弓之鳥,心中有恨有怨亦有怕,此時終於忍不住露出了幾分來。

項燕此時本來先是見熊啟有驚,後又聽其說未死便有些驚喜,可到後來時聽出熊啟口中怨氣,他愣了片刻,接著心裏也跟著湧出怨毒來!

自己為了熊啟,如今身敗而名裂!軍中逃兵如此多,項氏多年聲譽毀於一旦,甚至連自己的大子項榮如今還生死不知,為了一個昌平君,出了如此多事,被王賁三言兩語氣得險吐昏厥,而今昌平君一見麵便開始大加指責。項燕心中一寒,頓時表情就冷冽了起來。

“不知昌平君此言乃是何言?某因君之連累,如今軍中眾兵士心思浮動,且某大子因君之故,如今生死不知,看在君乃是先王血脈,如今某與君臉麵,君速速離去吧,休要再行糾纏,否則某亦不是任人拿捏之輩!”

項燕一翻臉,頓時便給原本暴怒異常的昌平君如同兜頭潑來了一盆涼水般,刹時澆得他透心涼!

如今的情況昌平君心中還是極為清楚的,他先算計嬴政,結果卻被秦國追殺,如今普天之下,秦國勢力強橫,已占兩國,剩餘諸國已成驚弓之鳥,楚國雖為自己故國,且自己心心念念為楚謀劃,可實則熊元當初糊塗,信任春申君黃歇以至引狼入室,勾得李園這樣的布衣庶民竟然也敢如今掌楚國之權,他雖為公子,可實則楚國被三方勢力一占,楚國公子身份於他不止無利,反倒有害,李園等人若知道他還在世,必定欲殺之而後快!

唯今之計,天下之大,竟然昌平君除了依靠項燕之別,別無去處!

一想通這事,昌平君頓時也不再與項燕對立,反倒是軟了態度,低聲下氣求起和來。昌平君此人早年被熊元扔了其母子在秦國自顧回楚,雖說昌平君之母乃是昭王之女,但此時婦人地位一向不高,再者他乃是楚王之子,從小在秦國之中,若是不知見機行事,四處逢迎討好,恐怕如今早不知被扔在哪個亂墳崗中,屍身上的草都已經長人高了。

也正因為如此,昌平君對於察言觀色尤其厲害,他有心交好,又肯放下身段行事,而項燕本來又心係楚國,他將希望寄在熊啟之中,將他看成能拯救楚國之人,對他自然看重,否則當日便不會冒身敗名裂之險,藏他於鄭國王宮之中!項燕欲借昌平君行興楚之大事,此時又見昌平君願意放下身段,心中自然也是歡喜。

隻是項燕一心為楚,又當昌平君對楚國一片忠心,自已對楚之心,亦是可昭日月,二人摒棄前嫌,從此隻一心為楚,應該更加團結一心才是!隻是項燕忽略了昌平君在極度怨恨之下,剛剛又被項燕惡聲相對,卻又不得不強忍心中苦痛,低聲下氣來討好他的痛苦,隻當自己君臣之間從此沒了嫌隙,心生歡喜,那原本慘白的臉色亦是好看了幾分。

楚軍之中本來有一部份人對於項氏父子令人殺降秦楚兵隻為滅口,以防被人知道項燕與昌平君相勾結一事兒是作假,畢竟項燕征戰多年,在軍中聲望極高,許多人不肯信他竟然幹出如此背叛楚國之事,可此時項燕竟然真與昌平君把酒言歡,這一舉動令原本對於項燕忠心耿耿,並隨他征戰多年,願為他獻出性命的諸將心生不滿。

項燕一麵令人送上酒菜,並與昌平君同飲,一麵又令人替昌平君找軍中疾醫與紮棚等,眾人頓時多有不服,有人心中不忍見項燕一世英名,卻與昌平君混在一塊兒,往後於名聲有礙,因此有人不服之下,抱拳上前便道:“將軍,昌平君乃是秦賊,他乃是昭王之女所生,且自小在秦國長大,將軍何苦與他相交,不若一刀殺了,回頭才好與諸位大王交待!”這話引起了不少帳中人的共鳴,都連連稱是:“此言不錯,還望將軍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