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鬼穀縱然是看在蘭陵玉兒的份兒上,往後對於她肚腹中的主子,恐怕也不得不多加維護,不過是一個未出世的嬰孩兒,卻能換來鬼穀一脈忠心相護,順手而為之的事情,偏偏王禪想通了,可又不得不心甘情願踏入嬴政的算計之中!鬼穀避世多年,往後若是再避世下去,恐怕最後真正的結果便是消弭與世俗之中,也不知是否天意,但如今既然鬼穀已與嬴政有緣,那說不得鬼穀中人便也要出仕一回了!
嬴政十六年,玉夫人有孕,這是嬴政頭一個子嗣,秦國上下得知這個消息時,舉國狂歡!而與此同時,邯鄲城中,一個嬌媚的少女在聽到這個消息之時,臉上露出驚愕與不敢置信,以及隱隱有一絲嫉妒扭曲與難受的神色來。
與此同時,楚國之中竟然傳出受楚國三方勢力而同封的楚陽候項燕叛楚的消息來!這消息一旦傳出,世人對於項燕頓時都唾罵不已,項氏一族本來在楚國之中聲望頗高,如此一來,項燕叛楚的消息一傳出,緊接著又傳出項氏父子為了隱瞞叛楚之事,而誅殺楚兵的消息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個時代消息閉塞,一切隻靠口耳相傳,消息越演越烈,到最後已經一發不可收拾,李園等人在如今潛伏在楚國中的王敖領人挑撥下,又得知項燕與昌平君勾結,意圖收複楚國,自然對項燕亦是恨得咬牙切齒。在秦國一些探子的作用之下,項燕叛楚的消息自然在天下大肆傳誦!內又有李園與負芻等人對其大加口誅筆伐,項氏一族尚在楚國之中的人盡數被抓了起來,如此一來,項燕腹背受敵,敵我雙方都口稱其叛國,他便是一片忠心可昭日月,自然亦是無人可信!
隻是項燕亦並非普通之輩,他如今雖然臭名加身,就連項氏一族亦受他連累,在楚國之中的項氏族人已被李園等人抓起來砍殺大半,但越是如此,項燕越是堅定了要匡扶楚國,鏟奸除李園等小人的決心!他如今尚有兵力在手,雖然兵力不足五萬,但這些留下來的人中,都是對他極為忠心之輩,個個都是精銳,項燕此時也不敢再回楚國都之中,就怕李園等人設套等他回去。
如今既然已經背了一個奸邪之名,項燕心中一狠,也索性便應了那逆賊的名聲,將隊伍自新鄭出來,又後怕王賁有追兵到,一路東躲西藏,在楚國郢陳處停了下來,與楚國現在的國都巨陽隔著河水相對,項燕此時已經被逼得毫無退路,他索性也一不做,二不休,令人將郢陳處將李園等人留在此處的勢力連根撥起!郢陳昔日作為楚國的舊都,李園等人對此處自然頗為看重,三方勢力各自都在此設了軍營,隻是項燕為人老謀深算,由他親自領兵,再利用幾方勢力的相互猜忌,輕易便將郢陳收入了囊中。
既然在當世之中項燕已經背上了叛徒之名,他索性就在此處擁立昌平君熊啟為王,並立誓輔助熊啟一統楚國,驅除李園等奸侫小人!
昌平君稱王一事傳回鹹陽之中時,縱然是嬴政如此一向冷性情的人這會兒聽到亦忍不住笑了起來。楚國原本一分為三,國力便大大消減,可偏偏現在項燕又擁立昌平君為王,一國卻出四王,傳揚出去,當真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話!秦兵尚未踏入楚國之中,楚國便已經自己起了內亂,縱然項燕能輔佐熊啟一統楚國,可經曆過這場內亂,楚國國力大為消耗,莫非他還當楚國光憑一些經曆過內亂,身心皆疲憊的士兵擋住秦國兵力?
嬴政雖然未曾親自與項燕相對,但隻從影武者等人的回訊中,以及王賁與其對戰的三言兩語便已經隱約能猜得出些此人性格來,如今他已經為楚國一統而著了魔,楚國分裂對於他來說,已經成為一個心結,此結不解,恐怕項燕此生難以瞑目!就算明知楚國內亂易遭人入侵,但他依舊是卻是一意孤行。
曆史的腳步雖然因為嬴政的努力而輕微改變,但該要發生的事情,卻依舊會如數發生。曆史上的項燕擁立昌平君熊啟為王之時,已經是多年之後的事情了,可偏偏如今王賁之毒計卻逼得這兩人不得不倉促行事稱王。該來的總會到來,縱然因為嬴政派遣王敖為間之故,使得楚國一分為三,但項燕依舊是領兵殺入巨陽之中,斬殺李園等人。一時間楚國血流成河,屍骨堆積成山!